本申請公開了一種發電系統,包括:用于產生出力的發電機組、用于測量發電機組出力的第一出力測量裝置,用于配合發電機組運行的儲能系統,用于測量儲能系統出力的第二出力測量裝置,以及用于將發電機組出力和儲能系統出力之后進行上報的合并處理設備。應用本申請,避免了由于儲能系統的接入對原有發電機組出力控制系統的擾動,并且使發電系統的總體出力更好地滿足功率調度指令要求。(*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電力
,特別涉及一種發電系統。
技術介紹
電力系統包括電網、提供電能的發電機組以及各種用電設備。希望的是,發電機組所提供的電能與用電設備所消耗的電能實時平衡。為此,在發電機組的機端接入了儲能系統,以平衡發電機組所提供的電能與用電設備所消耗電能,提高整個電力系統的穩定性。儲能系統接入電廠內發電機組的機端后,電廠內遠動終端(RTU)向外提供的總體出力由原有的發電機組出力,變為發電機組與儲能系統的出力總和。也即,發電系統向外提供的總體出力由原有的發電機組出力,變為發電機組與儲能系統的出力總和。儲能系統接入后,如何對儲能系統的出力進行控制,避免由于儲能系統的接入對原有發電機組出力控制系統的擾動,以及如何使發電系統的總體出力更好地滿足功率調度指令要求成為亟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發電系統,通過對儲能系統出力的控制避免由于儲能系統的接入對原有發電機組出力控制系統的擾動,使發電系統的總體出力更好地滿足功率調度指令要求。—種發電系統,包括用于產生出力的發電機組、用于測量發電機組出力的第一出力測量裝置,用于配合發電機組運行的儲能系統,用于測量儲能系統出力的第二出力測量裝置,以及用于將發電機組出力和儲能系統出力之后進行上報的合并處理設備;其中,所述發電機組包括發電機組處理單元,在檢測到功率調度指令更新后,計算功率調度指令更新時刻的發電機組出力與發電機組當前出力的差值,根據所述差值構造出發電機組出力指令,將所述發電機組出力指令進行機爐協調控制后傳送給爐機執行機構;爐機執行機構,根據所述發電機組出力指令中所指示的出力執行操作;所述儲能系統包括儲能系統處理單元,用于當檢測到功率調度指令更新后,根據發電機組和儲能系統各自的運行信息確定發電機組當前所處的狀態;根據所述發電機組的當前狀態確定所述發電系統總體出力修正目標;根據所述發電系統總體出力修正目標生成儲能系統當前的出力指令;儲能執行機構,根據所述儲能系統當前的出力指令中所指示的出力執行操作;所述第一出力測量裝置,用于測量所述發電機組的爐機執行機構產生的出力,將測量結果上報給合并處理設備;所述第二出力測量裝置,用于測量所述儲能系統的儲能執行機構產生的出力,將測量結果上報給合并處理設備;合并處理設備,分別接收來自第一出力測量裝置和第二測量裝置的測量結果,對所述測量結果進行合并處理,獲得發電系統的總體出力信號,將所述總體出力信號上傳至電網。其中,所述發電機組為火電機組、水電機組、風力發電機組、或燃氣輪機組。其中,發電機組中包括一臺或多臺發電機;儲能系統中包括一套或多套儲能系統。其中,所述合并處理設備為遠動終端。其中,所述合并處理設備包括合并設備,用于分別接收來自第一出力測量裝置和第二測量裝置的測量結果,對所述測量結果進行合并處理,獲得發電系統的總體出力信號,將所述總體出力信號上傳至遠動終端;遠動終端,用于將所述總體出力信號上傳至電網。應用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發電系統,通過對儲能系統出力的控制,使其同時監控發電機組和儲能系統自身的出力,不需要對發電機組原有控制系統軟硬件進行改造,避免了由于儲能系統的接入對原有發電機組出力控制系統的擾動,使發電系統的總體出力更好地滿足功率調度指令要求。并且,降低了實際工程費用和對機組控制系統改造帶來的額外風險。再有,降低了發電機組頻繁響應功率調度指令時帶來的發電機組設備磨損,能量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等問題,提高了傳統發電機組運行的經濟性和環保性。應用本技術實施例所提供的發電系統,由于儲能系統的接入和退出均不影響發電機組原有控制邏輯,因此不會對發電機組出力控制造成擾動。應用本技術實施例所提供的發電系統,不增加額外的集中控制和協調單元,減少不必要的單一故障點,提高了系統運行可靠性。應用本技術實施例所提供的發電系統,通過儲能系統充放電狀態修正量可以有效控制儲能系統的充電狀態運行在設定的目標值,提高了儲能系統的可利用率。同時,有效避免了儲能系統的過充和過放,提高儲能系統使用壽命。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I是根據本技術一實施例的控制儲能系統出力的方法流程圖;圖2是生成儲能系統充電狀態修正量的邏輯示意圖;圖3是根據本技術一實施例的發電機組和儲能系統協調響應AGC指令的控制邏輯示意圖;圖4a是儲能系統接入發電機組的一種可能的結構示意圖;圖4b是儲能系統接入發電機組的另一種可能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根據本技術一實施例的一種控制儲能系統出力的裝置的邏輯結構示意圖;圖6是根據本技術一實施例的一種發電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儲能系統接入后,需要對發電機組與儲能系統總體出力進行控制,以更好地滿足功率調度指令要求。同時,儲能系統的接入應避免對機組原有發電機組出力控制系統穩定性的影響,盡量減少對原有發電機組出力控制系統軟硬件的變更,儲能系統在接入和退出情況下均應不影響原有發電機組對功率調度指令的響應。下面以自動發電量控制(AGC,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為例,對本技術再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參見圖1,其是根據本技術一實施例的控制儲能系統出力的方法流程圖,本實·施例用于發電系統中,所述發電系統包括用于產生出力的發電機組、用于配合發電機組運行的儲能系統;所述方法包括在儲能系統側,步驟101,當檢測到功率調度指令如AGC指令更新后,根據發電機組和儲能系統各自的運行信息判斷發電機組和儲能系統當前各自的運行狀態是否正常,若判斷結果均為是,則執行步驟102 ;其中,若未檢測到功率調度指令更新,則可以定時或實時循環檢測;其中,上述步驟101中的兩個判斷并沒有嚴格的先后順序,即可以先判斷發電機組當前的運行狀態是否正常,也可以先判斷儲能系統當前的運行狀態是否正常,只要兩者的判斷結果均為是,即可執行步驟102,若有其中之一的判斷結果為否,則重復執行步驟101,以循環等待。其中,上述發電機組和儲能系統的運行狀態可以包括分別包括各自的運行溫度、壓力、并網連接狀態、功率變換裝置狀態、系統故障狀態等;判斷發電機組和儲能系統當前各自的運行狀態是否正常的步驟可以具體為分別獲取發電機組和儲能系統各自的運行溫度、壓力、并網連接狀態、系統故障狀態;當發電機組和儲能系統的運行溫度和壓力分別處于各自已設定的運行范圍內,且各自都處于并網連接狀態,無系統故障,則判斷發電機組和儲能系統當前各自的運行狀態正常;步驟102,確定發電機組當前所處的狀態;本步驟具體為如果功率調度指令更新時刻后,發電機組出力未出發電機組調節死區,則發電機組當前處于調節響應狀態;如果發電機組已出調節死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產生出力的發電機組、用于測量發電機組出力的第一出力測量裝置,用于配合發電機組運行的儲能系統,用于測量儲能系統出力的第二出力測量裝置,以及用于將發電機組出力和儲能系統出力之后進行上報的合并處理設備;其中,所述發電機組包括:發電機組處理單元,在檢測到功率調度指令更新后,計算功率調度指令更新時刻的發電機組出力與發電機組當前出力的差值,根據所述差值構造出發電機組出力指令,將所述發電機組出力指令進行機爐協調控制后傳送給爐機執行機構;爐機執行機構,根據所述發電機組出力指令中所指示的出力執行操作;所述儲能系統包括:儲能系統處理單元,用于當檢測到功率調度指令更新后,根據發電機組和儲能系統各自的運行信息確定發電機組當前所處的狀態;根據所述發電機組的當前狀態確定所述發電系統總體出力修正目標;根據所述發電系統總體出力修正目標生成儲能系統當前的出力指令;儲能執行機構,根據所述儲能系統當前的出力指令中所指示的出力執行操作;所述第一出力測量裝置,用于測量所述發電機組的爐機執行機構產生的出力,將測量結果上報給合并處理設備;所述第二出力測量裝置,用于測量所述儲能系統的儲能執行機構產生的出力,將測量結果上報給合并處理設備;合并處理設備,分別接收來自第一出力測量裝置和第二測量裝置的測量結果,對所述測量結果進行合并處理,獲得發電系統的總體出力信號,將所述總體出力信號上傳至電網。...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薛飛,王澍,牟鏐峰,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睿能世紀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