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利用鋼渣處理印染廢水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下述步驟:S1.在光源照射下,將印染廢水、鋼渣和過硫酸鹽混合并攪拌均勻后獲得混合液;S2.采用磁分離器將所述混合液進行固、液分離后獲得上層清液,并將下層鋼渣進行回收處理。本發明專利技術以鋼渣作為吸附劑,利用鋼渣具有一定的吸附性能、易于固液分離、性能穩定、無毒害作用、來源廣泛、殘留金屬等優點,與光催化氧化相結合,充利用鋼渣的特點實現對印染廢水的深度處理,為印染廢水的處理開辟一條新的思路,大大提高鋼渣的利用率,解決鋼渣利用率低、占用大量土地等一系列問題。既能回用工業廢棄物鋼渣,又能大幅度降低印染廢水處理成本,達到“以廢治廢”的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環境污染治理
,更具體地,涉及。
技術介紹
印染廢水由于排放量大、危害大已引起人們的不斷關注,由于其具有色度大、水質變化大、PH變化大、水溫水量變化大等特點,逐漸成為研究的熱點。目前國內外印染廢水的處理技術和工藝比較多,名稱也多種多樣,主要有吸附法、膜分離技術、化學混凝法、臭氧氧化法、Fenton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生物處理法。國內外實際應用的印染廢水處理技術及工藝雖然較多,但大多存在著結構龐大、污水停留時間長、污水傳遞次數多能耗大、操作管理繁瑣不易實現自動化、季節因素的制約等缺點。 我國每年鋼渣的排放量非常大,但因技術限制,利用率很低,僅為20%,目前累積堆存量已近I億噸,而且每年仍以數百萬噸的排渣量遞增。鋼渣的大量堆棄不僅占用了大量土地,還嚴重污染了生態環境,同時也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因此鋼渣的綜合利用勢在必行。鋼渣由于其疏松多孔,比表面積大,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傳統上的應用是將其改性后作為吸附劑,但改性的過程較復雜、費用較高、且吸附的效率不高。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簡便有效、成本低廉的利用鋼渣處理印染廢水的方法。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了,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驟SI :在光源照射下,將印染廢水、鋼渣和過硫酸鹽混合并攪拌均勻后獲得混合液;S2 :采用磁分離器將所述混合液進行固、液分離后獲得上層清液,并將下層鋼渣進行回收處理。更進一步地,所述過硫酸鹽包括過硫酸鉀、過硫酸鈉或過硫酸銨。更進一步地,所述光源為氙燈、紫外燈或太陽光。更進一步地,所述鋼渣的粒徑小于20目。更進一步地,在所述混合液中,所述鋼渣的質量濃度為10g/L,所述過硫酸鹽的濃度為 2mmol/L。更進一步地,所述磁分離器將上述混合液進行固、液分離的時間不少于3分鐘。本專利技術不僅以鋼渣作為吸附劑,利用鋼渣具有一定的吸附性能、易于固液分離、性能穩定、無毒害作用、來源廣泛、殘留金屬等優點,與光催化氧化相結合,充利用鋼渣的特點實現對印染廢水的深度處理,為印染廢水的處理開辟一條新的思路,大大提高鋼渣的利用率,解決鋼渣利用率低、占用大量土地等一系列問題。既能回用工業廢棄物鋼渣,又能大幅度降低印染廢水處理成本,達到“以廢治廢”的效果。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的實現流程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實現利用鋼渣處理印染廢水的方法的裝置的結構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I中投藥處理的效果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2中鋼渣投加量與印染廢水處理效果關系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3中過硫酸鉀投加量與印染廢水處理效果關系圖。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專利技術。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的印染廢水處理方法,并實現鋼渣的資源化利用,以廢治廢。圖I示出了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的實現流程;具體包括SI :在光源照射下,將印染廢水、鋼渣和過硫酸鹽混合并攪拌均勻后獲得混合液;S2 :采用磁分離器將混合液進行固、液分離后獲得上層清液,并將下層鋼渣進行回收處理。本專利技術實施例采用“鋼渣吸附一氧化一磁分離”處理方法,利用鋼渣具有優異吸附性能、易于固液分離、性能穩定、無毒害作用、來源廣泛、殘留金屬等優點,投加過硫酸鹽,最后在磁分離的作用效果下,對殘留鋼渣進行回收處理,實現對印染廢水的深度處理,為印染廢水的處理開辟一條新的思路。在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過硫酸鹽是目前人們所知的水溶液中最強的氧化劑之一,其氧化性(標準氧化還原電位Etl = 2. 01V)甚至高于H2O2 (Eci = I. 76V)。但在常溫下,過硫酸鹽與有機污染物的反應速度較慢,因此需要激發過硫酸鹽來加快反應速率。目前,已有研究表明,金屬離子如F/+對過硫酸鹽有一定的激發作用,產生硫酸根自由基(Etl = 2. 5 3.IV),與Fenton反應類似,Fe2++過硫酸體系由一種過渡元素和一種氧化劑組成,反應式如下S2082>2Fe2+ — 2Fe3++2S04 · ^S2O82 +Fe2+ — Fe3++S042 +SO4 ·Fe2++S04 · ^ — Fe3++S042_本專利技術利用鋼渣中殘留金屬激發過硫酸鹽,產生具有強氧化性的硫酸根自由基,氧化難降解的印染廢水。且已有研究表明加熱、紫外光均對過硫酸鹽有一定的激發作用,產生硫酸根自由基,迅速將有機污染物降解。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過硫酸鹽包括過硫酸鉀、過硫酸鈉或過硫酸銨。光源可以為氙燈、紫外燈或太陽光。鋼渣的粒徑小于20目。鋼渣的質量濃度為10g/L,所述過硫酸鹽的濃度為2mmol/L。磁分離器將上述混合液進行固、液分離的時間不少于3分鐘。圖2示出了可以實現利用鋼渣處理印染廢水的方法的裝置的結構,I表示鋼渣、2表不磁分離器、3表不排洛口、4表不投藥口、5表不控制器、6表不石英套管、7表不氣燈;石英套管及冷卻水主要是防止氙燈溫度過高,造成燈管損壞。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將鋼渣研磨、篩選,用去離子水洗滌、烘干,備用;取一定量的印染廢水加入反應器中;在紫外可見光光照條件下,同時投加鋼渣及過硫酸鉀,攪拌使其充分混合反應。停止攪拌,在磁分離器的作用下,實現固液分離;上清液排放,鋼渣回收。本專利技術不僅以鋼渣作為吸附劑,并利用其含有金屬殘留物等特性,與光催化氧化相結合,充利用鋼渣的特點,大大提高鋼渣的利用率,解決鋼渣利用率低、占用大量土地等一系列問題。通過“鋼渣吸附-氧化-磁分離”處理方法對印染廢水進行深度處理,使印染廢水處理水質達到國家頒布的《紡織染整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4287-92)I類標準要求,實現以廢治廢,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的目標。為了更進一步的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利用鋼渣處理印染廢水的方法,現結合以下具體實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I(I)將鋼渣研磨、篩選,用去離子水洗滌、烘干,備用;(2)取含20mg/L的活性艷紅X-3B印染廢水加入反應器中; (3)在紫外可見光照射條件下和非光照條件下,分別投加鋼渣,過硫酸鉀,鋼渣/過硫酸鉀,并攪拌使其充分混合,對比各個處理效果。(4)停止攪拌,在磁分離器的作用下,實現固液分離;上清液排放,鋼渣回收。處理效果如圖3所示,結果表明單獨投加鋼渣的效果不好,吸附效果僅有10%左右,表明鋼渣的吸附性能不佳;在紫外可見光條件下和非光照條件下,分別單獨投加過硫酸鉀,處理效果均不佳,但紫外可見光條件下處理效果略好,表明紫外對過硫酸鉀有一定的激發作用;在紫外可見光條件下同時投加鋼渣和過硫酸鉀,X-3B的去除率達70%以上,且處理效果高于非光照條件下,表明鋼渣和紫外可見光對過硫酸的激發有一定的協同作用,。反應在10分鐘時,已基本完成,因此將反應時間控制在lOmin。實施例2(I)將鋼渣研磨、篩選,用去離子水洗滌、烘干,備用;(2)取20mg/L的活性艷紅X-3B印染廢水加入反應器中;(3)在紫外可見光照射條件下,固定過硫酸鉀的投加量為2mmol/L,并分別投加2、4、6、8、10、15g/L的鋼渣,并攪拌使其充分混合。(4) 10分鐘后停止攪拌,在磁分離器的作用下3分鐘后實現固液分離;上清液排放,鋼渣回收。處理效果如圖4所示,結果表明隨著鋼渣投加量的增大,處理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利用鋼渣處理印染廢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驟:S1:在光源照射下,將印染廢水、鋼渣和過硫酸鹽混合并攪拌均勻后獲得混合液;S2:采用磁分離器將所述混合液進行固、液分離后獲得上層清液,并將下層鋼渣進行回收處理。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勇,郭一舟,王宗平,梁勝文,黃凱,
申請(專利權)人:華中科技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