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彎管成型裝置。
技術介紹
現有彎頭通常采用兩個半彎管板件拼接后,再焊接而成,在實際使用中,接縫處受焊接作業質量的影響較大,容易產生各種問題,且該種生產方式作業量較大不適宜小規格的彎管的生產作業,因此需要一種無焊接且適宜于小規格彎管生產的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目的在于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彎管成型裝置,具體由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彎管成型裝置,該裝置包括底座、兩個限位從動輪以及主動輪,所述限位從動輪可轉動地對稱設置在底座上,倆限位從動輪的轉軸互相平行,所述主動輪高度可調節地設置在倆限位從動輪之間的中心線上。所述的彎管成型裝置,其進一步設計在于,所述限位從動輪與主動輪的外緣均設有沿圓周分布的凹槽。本技術可以直接將直管壓成彎頭,無焊接作業,作業量較小且彎管質量較高。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以及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說明。該彎管成型裝置,包括底座I、兩個限位從動輪2以及主動輪3,限位從動輪2可轉動地對稱設置在底座上,倆限位從動輪的轉軸互相平行,主動輪3上部與一液壓桿31連接使其高度可調節地設置在倆限位從動輪之間的中心線上。限位從動輪與主動輪的外緣均設有沿圓周分布的凹槽。凹槽與彎管的外壁規格相適應,作業時將原料直管置于量限位從動輪上,主動輪在液壓桿的下壓之下使得原料直管彎曲成彎管,限位從動輪2可轉動,從而避免了在下壓過程中原料直管與限位從動輪之間的摩擦,進一步提高了彎管質量。本技術可以直接將直管壓成彎頭,無焊接作業,作業量較小且彎管質量較高。
【技術保護點】
一種彎管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底座、兩個限位從動輪以及主動輪,所述限位從動輪可轉動地對稱設置在底座上,倆限位從動輪的轉軸互相平行,所述主動輪高度可調節地設置在倆限位從動輪之間的中心線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彎管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底座、兩個限位從動輪以及主動輪,所述限位從動輪可轉動地對稱設置在底座上,倆限位從動輪的轉軸互相平行,所述主...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鳴,唐巧生,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華陽金屬管件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