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紡粘無紡布專用升頭器,其本體內設三條一端相交在一起的通道,這三條通道另一端均設在本體表面,本體前部設一個通道的端口,其與吸絲導管固定端螺紋連接,本體后部設兩個通道的端口,其中一個端口為與壓縮空氣導管相連的進氣口,另一個端口為與排放導管相連的排氣及排廢絲口。在升頭器本體的前通道上設有與其垂直并將其包含在內的上開口槽孔,該槽孔內設有與其對應的切絲刀。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克服了升頭過程中需要用剪刀手工剪斷絲束的弊端,既減輕勞動強度又減少了廢絲產生;操作方便、快捷;結構簡單。(*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化纖生產裝置的輔助設備。
技術介紹
滌綸和丙綸紡粘無紡布的制造均是高溫聚酯熔體通過熔體計量泵進入紡絲箱體,然后從該箱體的紡絲組件的噴絲孔噴射出來,形成多股絲束,這些絲束通過側吹風或環(huán)吹風冷卻后需將這些絲束剪斷投到牽伸管里,按工藝要求進行牽伸,之后擺絲和鋪絲,進行后道工序。目前已有專用的升頭器,其主要包括有升頭器本體和吸絲管。其中升頭器本體內設三條通道,它們位于本體內的一端相交在一起,這三條通道另一端均設在本體表面,本體 前部設一個通道的端口,其與吸絲導管固定端螺紋連接。本體后部設兩個通道的端口,其中一個端口為進氣口,其與壓縮空氣導管相連;另一個端口為排氣及排廢絲口,其與排放導管相連。上述升頭器的不足之處是升頭投絲為手工操作,即操作者用剪刀將絲束剪斷再投絲到下道工序中,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升頭時產生的廢絲多。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省時、省力、又可減少產生廢絲的紡粘無紡布專用升頭器。本技術仍然是本體內設三條一端相交在一起的通道,這三條通道另一端均設在本體表面,本體前部設一個通道的端口,其與吸絲導管固定端螺紋連接,本體后部設兩個通道的端口,其中一個端口為與壓縮空氣導管相連的進氣口,另一個端口為與排放導管相連的排氣及排廢絲口。本技術主要是在升頭器本體的前通道上設有與其垂直并將通道孔包含在內的上開口槽孔,該槽孔內設有與其對應的切絲刀。該切絲刀可以設計成各種形狀,如旋塞式、閘板式和轉盤式等,但它們有一個與本體前通道對應的通孔,并且它們位于本體前通道外的部分設切刀操縱機構,如轉柄、升降壓柄及條棱等。該切絲刀在通常情況下處于開通狀態(tài),即壓縮空氣進入,絲被吸進;當需要將絲切斷時,轉動或下壓切絲刀,切絲刀通孔的邊沿便與本體前通道進行相對運動,將絲切斷,當切絲刀關閉時,壓縮空氣被阻,絲束停止進入。上述切絲刀可用手操作,也可用機械操作。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yōu)點I、克服了升頭過程中需要用剪刀手工剪斷絲束的弊端,既減輕勞動強度又減少了廢絲產生。2、操作方便、快捷。3、結構簡單,適合對現有技術的改造。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例I切絲刀開通狀態(tài)主視局剖示意簡圖。圖2是本技術例I切絲刀關閉狀態(tài)局部放大主視剖面示意簡圖。圖3是本技術例2切絲刀開通狀態(tài)局部放大主視剖面示意簡圖。圖4是本技術例2切絲刀關閉狀態(tài)局部放大主視剖面示意簡圖。圖5是本技術例3切絲刀開通狀態(tài)局部放大主視剖面示意簡圖。圖6是本技術例3切絲刀關閉狀態(tài)局部放大主視剖面示意簡圖。圖7是本技術例4切絲刀開通狀態(tài)局部放大主視剖面示意簡圖。 圖8是圖7的A向視圖。具體實施方式在圖I所示的紡粘無紡布專用升頭器使用狀態(tài)主視剖面示意簡圖中,升頭器本體I內設三條通道,它們位于本體內的一端相交在一起,這三條通道另一端均設在本體表面,本體前部設一個通道的端口,其與吸絲導管2固定端螺紋連接。本體后部設兩個通道的端口,其中一個端口為進氣口 3,其與壓縮空氣導管相連;另一個端口為排氣及排廢絲口 4,其與排放導管相連。在升頭器本體的前通道上設有與其垂直并將通道孔包含在內的上開口槽孔,該槽孔內設有與其對應的旋塞式切絲刀5,該旋塞式切絲刀為圓柱體,其中部設有與前通道同軸線的通孔,該切絲刀位于升頭器本體前通道外的上端設轉柄6。該旋塞式切絲刀非工作時,絲束可從旋塞的通孔內通過,當需要將絲束切斷時,轉動旋塞式切絲刀轉柄,切絲刀通孔邊沿與本體前通道進行相對運動,將絲束切斷,同時將生頭器壓縮空氣流關閉,如圖2所示,使生頭器吸的絲束輕易地轉移到牽伸管中。在圖3和圖4所示的本技術例2切刀局部放大主視剖面示意簡圖中,其結構基本與例I相同,只是該旋塞式切絲刀為圓錐體。在圖5和圖6所示的本技術例3切刀局部放大主視剖面示意簡圖中,閘板式切絲刀7為孔板,該孔板下部設與本體前通道同軸線的通孔,在與該切絲刀對應的槽孔底部設回位彈簧8。該切絲刀位于升頭器本體前通道外的上端設斜面升降壓柄9。該閘板式切絲刀非工作時,絲束從閘板式切絲刀的通孔內通過,當需要將絲束切斷時,用外力下壓切絲刀,切絲刀向下運動的同時閘板切絲刀的通孔邊沿與升頭器本體前通道進行相對運動,將絲束切斷。當斜面升降壓柄回到非工作狀態(tài)時,在回位彈簧作用下,閘板式切絲刀自然回到原始位置。在圖7和圖8所示的本技術例3切刀局部放大主視剖面示意簡圖中,轉盤式切絲刀10呈圓盤形,其上設有兩個以圓心為對稱的通孔11,該圓盤中心設與吸絲導管平行的轉軸12,該轉軸兩端設在吸絲導管的支耳13上,并且轉盤式切絲刀兩通孔的軸線可分別與吸絲導管軸線同軸。切絲刀外周面設條形槽或凸棱或滾花。該轉盤式切絲刀非工作時,絲束可從轉盤的通孔內通過,當需要將絲束切斷時,轉動轉盤式切絲刀外周面,切絲刀通孔邊沿與本體前通道進行相對運動,將絲束切斷。權利要求1.一種紡粘無紡布專用升頭器,其本體內設三條一端相交在一起的通道,這三條通道另一端均設在本體表面,本體前部設一個通道的端口,其與吸絲導管固定端螺紋連接,本體后部設兩個通道的端口,其中一個端口為與壓縮空氣導管相連的進氣口,另一個端口為與排放導管相連的排氣及排廢絲口,其特征在于在升頭器本體的前通道上設有與其垂直并將通道孔包含在內的上開口槽孔,該槽孔內設有與其對應的切絲刀,它們有一個與本體前通道對應的通孔,并且它們位于本體前通道外的部分設切刀操縱機構。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紡粘無紡布專用升頭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切絲刀可用手操作,也可用機械操作。專利摘要一種紡粘無紡布專用升頭器,其本體內設三條一端相交在一起的通道,這三條通道另一端均設在本體表面,本體前部設一個通道的端口,其與吸絲導管固定端螺紋連接,本體后部設兩個通道的端口,其中一個端口為與壓縮空氣導管相連的進氣口,另一個端口為與排放導管相連的排氣及排廢絲口。在升頭器本體的前通道上設有與其垂直并將其包含在內的上開口槽孔,該槽孔內設有與其對應的切絲刀。本技術克服了升頭過程中需要用剪刀手工剪斷絲束的弊端,既減輕勞動強度又減少了廢絲產生;操作方便、快捷;結構簡單。文檔編號D01D13/02GK202786553SQ201220381868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3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8月3日專利技術者井孝安 申請人:井孝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紡粘無紡布專用升頭器,其本體內設三條一端相交在一起的通道,這三條通道另一端均設在本體表面,本體前部設一個通道的端口,其與吸絲導管固定端螺紋連接,本體后部設兩個通道的端口,其中一個端口為與壓縮空氣導管相連的進氣口,另一個端口為與排放導管相連的排氣及排廢絲口,其特征在于:在升頭器本體的前通道上設有與其垂直并將通道孔包含在內的上開口槽孔,該槽孔內設有與其對應的切絲刀,它們有一個與本體前通道對應的通孔,并且它們位于本體前通道外的部分設切刀操縱機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井孝安,
申請(專利權)人:井孝安,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