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彩鋼瓦光伏支架系統,包括邊軌道、雙面底軌道、支撐鋼結構、彩鋼瓦夾具、太陽能電池板及用于固定太陽能電池板的電池板夾塊。邊軌道上設有固定太陽能電池板前邊沿的卡槽,邊軌道和雙面底軌道分別與支撐鋼結構固定連接。支撐鋼結構通過彩鋼瓦夾具固定在屋頂上。電池板夾塊包括設置于彩鋼瓦夾具左右兩側的支撐塊和連接支撐塊的連接板。彩鋼瓦夾具包括第一夾塊、第二夾塊以及用于第一夾塊和第二夾塊之間鎖緊的螺栓;所述第一夾塊和第二夾塊上設置有與彩鋼瓦端部形狀對應的定外部;所述支撐塊頂端設置有向支撐塊外側延伸的限位片。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的彩鋼瓦光伏支架系統,保證了太陽能電池板的穩定性,結構簡單實用。(*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太陽能光伏
,尤其涉及一種彩鋼瓦光伏支架系統。
技術介紹
隨著能源供應日趨緊張,太陽能光伏發電作為新型能源的應用領域日益擴大。屋頂太陽能光伏系統由于充分利用了閑置不用的屋頂,降低了用地成本,節約了資源,因此其發展前景尤為可觀。彩鋼瓦太陽能光伏支架系統是一種常用的屋頂太陽能光伏支架系統,在采用彩鋼瓦屋頂的建筑頂端設置太陽能電池板時,由于彩鋼瓦表面不平整,導致太陽能電池板的固定難度較大,拆卸困難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術提供一種彩鋼瓦光伏支架系統,能將太陽能電池板牢固固定在彩鋼瓦屋頂上,保證了太陽能電池板的穩定性,結構簡單實用,提高了安裝效率以及使用效果。本技術為了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彩鋼瓦光伏支架系統,包括相互平行設置的邊軌道、相互平行設置的雙面底軌道、支撐鋼結構、彩鋼瓦夾具、太陽能電池板及用于固定太陽能電池板的電池板夾塊,所述邊軌道上設有固定太陽能電池板前邊沿的卡槽,所述太陽能電池板通過所述卡槽固定在所述邊軌道上,所述邊軌道和所述雙面底軌道分別與所述支撐鋼結構固定連接,所述支撐鋼結構通過彩鋼瓦夾具固定在屋頂上,電池板夾塊包括設置于彩鋼瓦夾具左右兩側的支撐塊和連接支撐塊的連接板;所述彩鋼瓦夾具包括第一夾塊、第二夾塊以及用于第一夾塊和第二夾塊之間鎖緊的螺栓;所述第一夾塊和第二夾塊上設置有與彩鋼瓦端部形狀對應的定位部;所述支撐塊頂端設置有向支撐塊外側延伸的限位片。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所述雙面底軌道位于太陽能電池板邊框的四分之三處。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更包括支撐板,所述支撐板水平設置于所述第一夾塊頂端。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連接件為用于連接所述連接板和支撐板的螺栓和限位螺套,所述限位螺套下端設置有限位凸頭。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限位片下端面上設置有防滑面,該防滑面上設置有防滑花紋。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提供的彩鋼瓦光伏支架系統,其中支撐塊設置于彩鋼瓦夾具的兩側,因此一個彩鋼瓦夾具能夠同時連接兩片太陽能電池板,通過設置多個彩鋼瓦夾具可以將多片太陽能電池板牢固地固定于彩鋼瓦上,保證了太陽能電池板的穩定性,結構簡單實用,提高了安裝效率以及使用效果。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彩鋼瓦光伏支架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中A部位的放大示意圖。圖3為圖2中沿剖面線B-B’的剖面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不限于所述實施例。圖I為本技術的彩鋼瓦光伏支架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中A部位的放大示意圖。如圖I和圖2所示,一種彩鋼瓦光伏支架系統,包括相互平行設置的邊軌道I、相互平行設置的雙面底軌道2、支撐鋼結構3、彩鋼瓦夾具4、太陽能電池板5及用于固定太·陽能電池板5的電池板夾塊6。在所述邊軌道I上設有固定太陽能電池板5前邊沿的卡槽,所述太陽能電池板5通過所述卡槽固定在所述邊軌道I上,所述邊軌道I和所述雙面底軌道2分別與所述支撐鋼結構3固定連接。所述支撐鋼結構3通過彩鋼瓦夾具4固定在屋頂上。所述雙面底軌道2位于太陽能電池板5邊框的四分之三處。下面進一步說明彩鋼瓦夾具4及電池板夾塊6的結構。圖3為圖2中沿剖面線B-B’的剖面示意圖。如圖2及圖3所示,電池板夾塊6包括設置于彩鋼瓦夾具4左右兩側的支撐塊61和連接支撐塊61的連接板62。所述彩鋼瓦夾具4包括第一夾塊41、第二夾塊42以及用于第一夾塊和第二夾塊之間鎖緊的鎖緊螺栓43。第一夾塊41和第二夾塊42上設置有與彩鋼瓦端部形狀對應的定位部44。所述支撐塊61頂端設置有向支撐塊外側延伸的限位片63。所述第一夾塊41頂端具有水平設置于的支撐板45。所述連接件為用于連接所述連接板62和支撐板45的螺栓70和限位螺套71,所述限位螺套71下端設置有限位凸頭72。所述限位片63下端面上設置有防滑面64,該防滑面64上設置有防滑花紋。綜上所述,本技術提供的本技術提供的彩鋼瓦光伏支架系統,其中支撐塊設置于彩鋼瓦夾具的兩側,因此一個彩鋼瓦夾具能夠同時連接兩片太陽能電池板,通過設置多個彩鋼瓦夾具可以將多片太陽能電池板牢固地固定于彩鋼瓦上,保證了太陽能電池板的穩定性,結構簡單實用,提高了安裝效率以及使用效果。當然,本技術還可有其他多種實施例,在不背離本技術精神及其實質的情況下,熟知本領域的技術人員當可根據本技術做出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但這些相應的改變和變形都應屬于本技術權利要求所限定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彩鋼瓦光伏支架系統,包括相互平行設置的邊軌道、相互平行設置的雙面底軌道、支撐鋼結構、彩鋼瓦夾具、太陽能電池板及用于固定太陽能電池板的電池板夾塊,所述邊軌道上設有固定太陽能電池板前邊沿的卡槽,所述太陽能電池板通過所述卡槽固定在所述邊軌道上,所述邊軌道和所述雙面底軌道分別與所述支撐鋼結構固定連接,所述支撐鋼結構通過彩鋼瓦夾具固定在屋頂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池板夾塊包括設置于彩鋼瓦夾具左右兩側的支撐塊和連接所述支撐塊的連接板;所述彩鋼瓦夾具包括第一夾塊、第二夾塊以及用于所述第一夾塊和所述第二夾塊之間鎖緊的鎖緊螺栓;所述第一夾塊和第二夾塊上設置有與彩鋼瓦端部形狀對應的定位部;所述支撐塊頂端設置有向支撐塊外側延伸的限位片。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彩鋼瓦光伏支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雙面底軌道位于太陽能電池板邊框的四分之三處。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彩鋼瓦光伏支架系統,其特征在于,更包括支撐板,所述支撐板水平設置于所述第一夾塊頂端。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彩鋼瓦光伏支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為用于連接所述連接板和支撐板的螺栓和限位螺套,所述限位螺套下端設置有限位凸頭。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彩鋼瓦光伏支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片下端面上設置有防滑面,該防滑面上設置有防滑花紋。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彩鋼瓦光伏支架系統,包括邊軌道、雙面底軌道、支撐鋼結構、彩鋼瓦夾具、太陽能電池板及用于固定太陽能電池板的電池板夾塊。邊軌道上設有固定太陽能電池板前邊沿的卡槽,邊軌道和雙面底軌道分別與支撐鋼結構固定連接。支撐鋼結構通過彩鋼瓦夾具固定在屋頂上。電池板夾塊包括設置于彩鋼瓦夾具左右兩側的支撐塊和連接支撐塊的連接板。彩鋼瓦夾具包括第一夾塊、第二夾塊以及用于第一夾塊和第二夾塊之間鎖緊的螺栓;所述第一夾塊和第二夾塊上設置有與彩鋼瓦端部形狀對應的定外部;所述支撐塊頂端設置有向支撐塊外側延伸的限位片。本技術提供的彩鋼瓦光伏支架系統,保證了太陽能電池板的穩定性,結構簡單實用。文檔編號E04D13/18GK202787757SQ201220448259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4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4日專利技術者蔡浩 申請人:中信博新能源科技(蘇州)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彩鋼瓦光伏支架系統,包括相互平行設置的邊軌道、相互平行設置的雙面底軌道、支撐鋼結構、彩鋼瓦夾具、太陽能電池板及用于固定太陽能電池板的電池板夾塊,所述邊軌道上設有固定太陽能電池板前邊沿的卡槽,所述太陽能電池板通過所述卡槽固定在所述邊軌道上,所述邊軌道和所述雙面底軌道分別與所述支撐鋼結構固定連接,所述支撐鋼結構通過彩鋼瓦夾具固定在屋頂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池板夾塊包括設置于彩鋼瓦夾具左右兩側的支撐塊和連接所述支撐塊的連接板;所述彩鋼瓦夾具包括第一夾塊、第二夾塊以及用于所述第一夾塊和所述第二夾塊之間鎖緊的鎖緊螺栓;所述第一夾塊和第二夾塊上設置有與彩鋼瓦端部形狀對應的定位部;所述支撐塊頂端設置有向支撐塊外側延伸的限位片。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蔡浩,
申請(專利權)人:中信博新能源科技蘇州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