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家具裝飾材料技術領域,尤其是指一種包角條,它由第一壓塊和第二壓塊一體成型構成包角基體,所述第一壓塊和第二壓塊所成的夾角的角度在80?~89?之間,所述包角基體的外表面設置有復合膜。在墻壁、窗框邊緣、或者家具的轉角處采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包角條,使較尖銳的轉角被包角基體包覆,不需要對轉角進行修邊或者磨邊處理,節省裝修的成本,施工容易,改善施工環境;另外,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包角條對轉角處起到保護作用,防止碰撞傷人,保證轉角處的美觀。(*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室內裝修材料
,尤其是指一種包角條。
技術介紹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內裝修已經普遍進入城鄉居民的家庭。在裝修墻壁、窗框邊緣或者家具等時,常常存在轉角處,這時需要對墻壁、窗框邊緣或者家具進行修邊或者磨邊處理,修邊或者磨邊處理費時費力,增加了裝修的成本,而且在修邊或者磨邊時,經常伴隨著刺耳的操作設備的噪音及滿布的塵屑,施工環境差。特別是木制家具在加工時由于裁切等工序而使其邊角處較尖銳,這樣一方面容易被碰傷損壞,另外在使用時也不美觀,而且容易傷手。 現有技術中,通常采用定型板、轉角條、封邊條組合構成。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在于一是定位板體較厚,成本高,相應增加了整體裝修的原材料成本;二是施工中各裝飾組件安裝連接操作工藝技術要求復雜,工作效率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針對現有技術的問題提供一種降低裝修成本、結構簡單、施工容易的包角條。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包角條,它由第一壓塊和第二壓塊一體成型構成包角基體,所述第一壓塊和第二壓塊所成的夾角的角度在80° 89°之間,所述包角基體的外表面設置有復合膜。其中,所述第一壓塊比第二壓塊的寬度大,包角基體的橫截面呈L型。其中,所述第一壓塊和第二壓塊的厚度均為Imm 3mm。其中,所述第一壓塊、第二壓塊的邊沿呈弧形。其中,所述第一壓塊、第二壓塊之間的夾角的大小與基面轉角所形成的夾角相匹配。其中,所述第一壓塊和第二壓塊所成的夾角的角度在85° 89°之間。其中,所述第一壓塊和第二壓塊的內表面設置有助粘層。其中,所述第一壓塊和第二壓塊設置有安裝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本技術通過一種包角條,它由第一壓塊和第二壓塊一體成型構成包角基體,所述第一壓塊和第二壓塊所成的夾角的角度在80° 89°之間,所述包角基體的外表面設置有復合膜。在墻壁、窗框邊緣、或者家具的轉角處采用本技術的包角條,使較尖銳的轉角被包角基體包覆,不需要對轉角進行修邊或者磨邊處理,節省裝修的成本,施工容易,改善施工環境;另外,本技術的包角條對轉角處起到保護作用,防止碰撞傷人,保證轉角處的美觀。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一種包角條的立體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一種包角條的橫截面示意圖。在圖I至圖2中的附圖標記包括I 一包角基體2—復合膜11一第一壓塊 12—第二壓塊。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理解,下面結合實施例與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方式提及的內容并非對本技術的限定。參見圖I至圖2,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進行詳細的描述。如圖I、圖2所示的一種包角條,它由第一壓塊11和第二壓塊12 —體成型構成包角基體1,所述第一壓塊11和第二壓塊12所成的夾角的角度在80° 89°之間,所述包角基體I的外表面設置有復合膜2。在墻壁、窗框邊緣、或者家具的轉角處采用本技術的包角條,使較尖銳的轉角被包角基體I包覆即可,不需要對轉角進行修邊或者磨邊處理,節省裝修的成本,施工容易。由于尖銳的轉角已被包角基體I完全覆蓋,從而起到保護人體,防止碰撞傷人,保證墻角外形美觀。另外在包角基體I上設置復合膜2,根據不同場合的需要設置不同樣式的復合膜2,使得裝飾更具有高雅的視覺感受。復合膜2可使用仿真木紋復合膜,仿真木紋復合膜應用于包角條時,仿真木紋復合膜使得包角條與裝修格調更為自然和諧。復合膜2也可使用仿金屬復合膜。仿金屬復合膜具有耐腐蝕、耐刮傷、耐高溫等性能,仿金屬復合膜可實現顏色多樣化,從啞光到高光的不同光澤度效果。使用這些效果的復合膜的包角條更顯的豐富多彩,大大提高產品的檔次及品位。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壓塊11比第二壓塊12的寬度大,包角基體I的橫截面呈L型。在轉角處,有時兩邊需要包履的邊的長度不同,因此設置成L型,既能達到包覆轉角處的功能,又可節省材料。其中,所述第一壓塊11和第二壓塊12的厚度均為Imm 3_。包角條的厚度不宜過厚,厚度Imm 3_之間最佳,既能滿足強度、硬度的要求,又可節省生產用料,大規模生產可節約一定的成本;厚度大其強度高,更持久耐用,可根據用戶的實際需要在生產中調整第一壓塊11和第二壓塊12的厚度。其中,所述第一壓塊11、第二壓塊12的邊沿呈弧形。在轉角處使用包角條的目的之一是為了減少尖銳的邊角裸露,以免傷害到人體;因此所述第一壓塊11、第二壓塊12的邊沿呈弧形,在使用過程中更安全。其中,所述第一壓塊11、第二壓塊12之間的夾角的大小與基面轉角所形成的夾角相匹配。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壓塊11和第二壓塊12所成的夾角的角度在85° 89°之間。在實際工作中,無法保證轉角處完全呈90°,會出現角度偏差,但是不會偏差太多。因此把第一壓塊11和第二壓塊12所成的夾角的角度設置在85° 89°之間,不僅能符合匹配要求,又能在轉角處的實際大小比第一壓塊11和第二壓塊12所成的夾角稍大的時候,第一壓塊11和第二壓塊12對轉角處的基面產生一個收緊力,使得轉角的縫隙更小,包覆連接更牢固。其中,所述第一壓塊11和第二壓塊12的內表面設置有助粘層。助粘層便于包角條的粘貼。作為另一實施例,所述第一壓塊11和第二壓塊12設置有安裝孔。在墻壁、窗框邊緣、或者家具的轉角處可使用螺釘固定連接方式,在安裝孔處用螺絲釘把第一壓塊11和第二壓塊12固定在墻壁、窗框邊緣或者家具的轉角上即可 。以上內容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依據本技術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權利要求1.一種包角條,其特征在于它由第一壓塊和第二壓塊一體成型構成包角基體,所述第一壓塊和第二壓塊所成的夾角的角度在80° 89°之間,所述包角基體的外表面設置有復合膜。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包角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壓塊比第二壓塊的寬度大,包角基體的橫截面呈L型。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包角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壓塊和第二壓塊的厚度均為Imm 3mm。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包角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壓塊、第二壓塊的邊沿呈弧形。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包角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壓塊、第二壓塊之間的夾角的大小與基面轉角所形成的夾角相匹配。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包角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壓塊和第二壓塊所成的夾角的角度在85° 89°之間。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包角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壓塊和第二壓塊的內表面設置有助粘層。8.根據權利要求I 7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包角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壓塊和第二壓塊設置有安裝孔。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家具裝飾材料
,尤其是指一種包角條,它由第一壓塊和第二壓塊一體成型構成包角基體,所述第一壓塊和第二壓塊所成的夾角的角度在80o~89o之間,所述包角基體的外表面設置有復合膜。在墻壁、窗框邊緣、或者家具的轉角處采用本技術的包角條,使較尖銳的轉角被包角基體包覆,不需要對轉角進行修邊或者磨邊處理,節省裝修的成本,施工容易,改善施工環境;另外,本技術的包角條對轉角處起到保護作用,防止碰撞傷人,保證轉角處的美觀。文檔編號E04F19/02GK202787899SQ201220374039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包角條,其特征在于:它由第一壓塊和第二壓塊一體成型構成包角基體,所述第一壓塊和第二壓塊所成的夾角的角度在80o~89o之間,所述包角基體的外表面設置有復合膜。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譚洪汝,謝志昆,
申請(專利權)人:東莞市華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