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整體式空氣能熱水器,包括有:殼體部件及位于殼體部件內部的水箱部件、通風部件、壓縮機以及蒸發器,殼體部件上設置有氣流吸入口和氣流吹出口;由于所述通風部件包括有貫流風葉以及風道裝置,貫流風葉位于風道裝置與蒸發器之間的區域內,風道裝置的空氣入口與出口分別與殼體部件的氣流吸入口和氣流吹出口連通;因此整機外形結構小,適合于各個家庭的安裝環境,同時機組在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噪音低,以減小對消費者日常生活的影響。(*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空氣 能熱水器
,特別是涉及一種整體式空氣能熱水器。
技術介紹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人們對沖涼洗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燃氣熱水器、電熱水器、太陽能熱水器等都已遠遠滿足不了人們對舒適節能安全的需要。在歐美發達國家,冷、熱水使用的比例是I : 9(中國是9 1),歐美國家的冷水只作飲用或沖廁、洗車用,而在其他方面都是使用熱水。歐美國家家庭中央熱水器的市場占有率在90%以上,(中國不到1% )。空氣源熱泵熱水器,通常稱之為空氣能熱水器,這種熱水器對比傳統熱水具有節能、安全、環保、省心等特點,逐漸走向社會最基層組織家庭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環保意識的增強以及節能理念的普及,空氣能熱水器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喜愛。由于生活環境的限制,消費者希望購買一款既襯心如意又能同所居的環境配合起來的產品,市場上提供的空氣能熱水器品種較少,可選擇的余地比較小。空氣能熱水器中的冷媒(例如R22、R417A等)把空氣中的低溫熱能吸收進來,經過壓縮機壓縮后轉化為高溫熱能,加熱水溫。這種熱水器(空氣源熱泵熱水器)具有高效節能的特點,其節能效果是電熱水器的4倍,是燃氣熱水器的3倍,是太陽能熱水器的約2倍。空氣能熱水器內部結構主要由四個核心部件壓縮機,冷凝器,膨脹閥,蒸發器組成。其工作流程是這樣的壓縮機將回流的低壓冷媒壓縮后,變成高溫高壓的氣體排出,高溫高壓的冷媒氣體流經纏繞在水箱外面的銅管,熱量經銅管傳導到水箱內,冷卻下來的冷媒在壓力的持續作用下變成液態,經膨脹閥后進入蒸發器,由于蒸發器的壓力驟然降低,因此液態的冷媒在此迅速蒸發變成氣態,并吸收大量的熱量。同時,在風扇的作用下,大量的空氣流過蒸發器外表面,空氣中的能量被蒸發器吸收,空氣溫度迅速降低,變成冷氣釋放。隨后吸收了一定能量的冷媒回流到壓縮機,進入下一個循環。現有的整體式空氣能熱泵熱水機,內部的通風裝置都采用軸流風葉部件,蒸發器、軸流風葉設置在水箱部件的上部,水箱部件設置在下部,這種布置的結構形式,導致產品整體外形尺寸比較大,占用空間比較大,且高度較高,不安全;同時由于軸流風機的噪音比較大,家庭內部的安裝將對家居的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整體式空氣能熱水器,整機結構緊湊、外形尺寸小,運行整機時噪音低,使用更舒適安全。本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整體式空氣能熱水器,包括有殼體部件及位于殼體部件內部的水箱部件、通風部件、壓縮機以及蒸發器,其中,殼體部件上設置有氣流吸入口和氣流吹出口 ;所述通風部件包括有貫流風葉以及風道裝置,貫流風葉位于風道裝置與蒸發器之間的區域內,風道裝置的空氣入口與出口分別與殼體部件的氣流吸入口和氣流吹出口連通。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風道裝置為一種蝸殼,貫流風葉的中心線與所述水箱部件的中心線平行設置。進一步地,所述殼體部件包括底盤,風道裝置與貫流風葉均豎直設置在底盤上。進一步地,殼體部件的內腔中設置有中間隔板,殼體部件的內腔被中間隔板分隔成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壓縮機、蒸發器和通風部件位于第一腔室內,水箱部件位于第二腔室內。 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術的整體式空氣能熱水器,由于通風部件包括有貫流風葉以及風道裝置,貫流風葉位于風道裝置與蒸發器之間的區域內,風道裝置的空氣出口與殼體部件的氣流吹出口連通;因此整機外形結構小,適合于各個家庭的安裝環境,同時機組在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噪音低,以減小對消費者日常生活的影響。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整體式空氣能熱水器的實施例一的內部俯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整體式空氣能熱水器的實施例二的內部俯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整體式空氣能熱水器的實施例三的內部俯視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整體式空氣能熱水器的實施例四的內部俯視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整體式空氣能熱水器的實施例五的內部俯視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技術整體式空氣能熱水器的實施例六的內部俯視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技術整體式空氣能熱水器的實施例七的內部俯視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技術整體式空氣能熱水器的外形結構示意圖;圖9為本技術整體式空氣能熱水器的內部結構立體示意圖;圖10為本技術整體式空氣能熱水器的水箱部件一側內部結構立體示意圖;圖11為本技術整體式空氣能熱水器的內部分解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I、裝飾板,2、水箱部件,3、右側板,4、后側板,5、中間隔板,6、壓縮機,7、左側板,8、氣流吸入口,9、前面板,10、蒸發器,11、氣流吹出口,12、貫流風葉,13、蝸殼,14、電機,15、電機壓板,16、接水托盤。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問題,提出了一種整體式空氣能熱水器,如圖I、8、9、10、11所示,包括有包括有殼體部件及位于殼體部件內部的水箱部件、通風部件、壓縮機以及蒸發器10,其中,殼體部件上設置有氣流吸入口 8和氣流吹出口 11 ;所述通風部件包括有貫流風葉12以及風道裝置,貫流風葉12位于風道裝置與蒸發器10之間的區域內,風道裝置的空氣入口與出口分別與殼體部件的氣流吸入口 8和氣流吹出口 11連通。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風道裝置為一種蝸殼13,貫流風葉12的中心線與所述水箱部件的中心線平行設置。進一步地,所述殼體部件包括底盤,風道裝置與貫流風葉12均豎直設置在底盤上。進一步地,殼體部件的內腔中設置有中間隔板5,殼體部件的內腔被中間隔板5分隔成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壓縮機6、蒸發器10和通風部件位于第一腔室內,水箱部件2位于第二腔室內。以下結合附圖對實施例進一步詳細說明實施例一如圖1、8、9、10、11所示,殼體部件包括有裝飾板I、前面板9、右側板3、后側板4和左側板7,裝飾板I和前面板9均位于前方,氣流吹出口 11位于所述前面板9上,氣流吸入口 8位于所述左側板7上。 優選地,氣流吹出口 11采用長方形結構,氣流吸入口 8采用長方形結構。所述蒸發器10的截面為U形或多折形結構,貫流風葉12位于蒸發器10的U形結構或多折形結構的內凹部與蝸殼13形成的空腔內。所述蝸殼13位于所述蒸發器10的對面,且所述蒸發器10的U形或多折形的兩個端面與蝸殼13的兩外側面分別連接;所述通風部件還包括有電機14和電機壓板15,所述電機14位于所述貫流風葉12的頂端,電機14固定在蝸殼13上;電機壓板15位于蒸發器10頂端,且與中間隔板5固定連接。所述整體式空氣能熱水器包括有接水托盤16,位于蒸發器10的底部。其所起的作用是收接蒸發器10產生的水滴,同時還起封閉蒸發底端面的作用。貫流風葉12與電機軸剛性連接,所述電機壓板15設置有電機安裝部,電機壓板15通過螺釘與蝸殼13固定。所述水箱部件2包括水箱內膽及設置在水箱內膽外周或水箱內膽內側的換熱銅管。在上述新型結構方案的整體式空氣能熱水器中,由氣流吸入口 8,蒸發器10’蝸殼13,電機壓板15,接水托盤16,氣流吹出口 11所組成一個空氣流動的通道,空氣由吸入口 8進入,經過與蒸發器10換熱,再貫穿貫流風葉12,最后從氣流吹出口 11出來,完成了機組與空氣換熱的一個過程。經過壓縮機6工作,將從空氣中所換得的熱能通過管路與儲存在水箱部件2中的水產生交換,以達到加熱水箱部件2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整體式空氣能熱水器,包括有:殼體部件及位于殼體部件內部的水箱部件、通風部件、壓縮機以及蒸發器,其特征在于,殼體部件上設置有氣流吸入口和氣流吹出口;所述通風部件包括有貫流風葉以及風道裝置,貫流風葉位于風道裝置與蒸發器之間的區域內,風道裝置的空氣入口與出口分別與殼體部件的氣流吸入口和氣流吹出口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董明珠,李紹斌,蘇運宇,謝有富,
申請(專利權)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