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汽車用非接觸式充電器,包括升壓逆變器、高頻耦合器一次側、高頻耦合器二次側、二次整流器,其中,所述升壓逆變器的輸入端與交流電源的輸出端連接,所述高頻耦合器一次側的輸入端與所述升壓逆變器的輸出端連接,所述高頻耦合器一次側的輸出端與所述高頻耦合器二次側的輸入端之間為非接觸式感應連接,所述高頻耦合器二次側的輸出端與所述二次整流器的輸入端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將一般交流電源經過升壓逆變器升壓后,用高頻耦合器進行電流的無線傳輸,接收端再將耦合而得的交流電源變為直流電源給汽車蓄電池充電,整個過程采用無線操作,操作簡單、使用方便,更重要的是因為沒有裸露電線,大大提高了充電安全性。(*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汽車用充電器,尤其涉及一種通過感應傳輸電能給蓄電池充電的汽車用非接觸式充電器,屬于汽車用充電器的生產領域。
技術介紹
今年來,因為汽油和天然氣燃燒后產生大量廢氣對空氣污染嚴重,二氧化碳的持續排放讓地球變暖以致威脅人類的安全,所以全世界都在大力提倡電動或電油雙動力汽車的發展和普及,以盡量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對于電動或電油雙動力汽車來說,最大的問題就在于電池的持續供電能力和充電 是否方便的問題,因為受到電池容量的限制,現有車用蓄電池的蓄電能力始終無法突破,這就要求汽車在行駛一段時間后必須要充電,所以汽車用充電器成為電動或電油雙動力汽車普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汽車用充電器還是采用傳統電線連接充電的方式,其缺陷在于每一次充電都要接線,比較麻煩;更大的問題在于由于汽車電池充電電壓較高,一般都在安全電壓36V以上,甚至達到100V以上,所以在接線過程中有較大的觸點危險,直流100V的威力遠大于交流100V的威力,所以發生觸點事故的概率較大,具有很大的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通過感應傳輸電能給蓄電池充電的汽車用非接觸式充電器。本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包括升壓逆變器、高頻耦合器一次側、高頻耦合器二次側、二次整流器,其中,所述升壓逆變器的輸入端與交流電源的輸出端連接,所述高頻耦合器一次側的輸入端與所述升壓逆變器的輸出端連接,所述高頻耦合器一次側的輸出端與所述高頻耦合器二次側的輸入端之間為非接觸式感應連接,所述高頻耦合器二次側的輸出端與所述二次整流器的輸入端連接。實際使用中,升壓逆變器、高頻耦合器一次側安裝在充電站,高頻耦合器二次側和二次整流器安裝在汽車上,充電時將汽車上的高頻耦合器二次側和充電站的高頻耦合器一次側置于非常靠近的位置即可。本技術通過將一般交流電源經過升壓逆變器升壓后,用高頻耦合器進行電流的無線傳輸,接收端再將耦合而得的交流電源變為直流電源給汽車蓄電池充電,整個過程采用無線操作,所以既方便、又安全。具體地,所述升壓逆變器包括一次整流器、DC-AC轉換電路、放大器,所述一次整流器的輸入端與所述交流電源的輸出端連接,所述一次整流器的輸出端與所述DC-AC轉換電路的輸入端連接,所述DC-AC轉換電路的輸出端與所述放大器的輸入端連接,所述放大器的輸出端與所述高頻耦合器一次側的輸入端連接。進一步,所述升壓逆變器的輸入端并聯電容C、串聯電感L后與所述交流電源的輸出端連接。進一步,所述升壓逆變器為MOSFET升壓逆變器。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通過本技術可實現電能的無線傳輸,充電時只需將汽車上的高頻耦合器二次側和充電站的高頻耦合器一次側置于非常靠近的位置即可,整個過程不用連接任何電線,更沒有裸露的電線,即使一個小孩都可以完成充電操作,所以操作簡單、使用方便,更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充電安全性,為電動或電油雙動力汽車的普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中安裝于充電站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電路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如圖2所示,本技術包括升壓逆變器5、高頻耦合器一次側2、高頻耦合器二次側6、二次整流器7,其中,升壓逆變器5的輸入端與交流電源3的輸出端連接,高頻耦合器一次側2的輸入端與升壓逆變器5的輸出端連接,高頻耦合器一次側2的輸出端與高頻耦合器二次側6的輸入端之間為非接觸式感應連接,高頻耦合器二次側6的輸出端與二次整流器7的輸入端連接。如圖2所示,升壓逆變器5包括一次整流器9、DC_AC轉換電路11、放大器10,一次整流器9的輸入端與交流電源3的輸出端連接,一次整流器9的輸出端與DC-AC轉換電路11的輸入端連接,DC-AC轉換電路11的輸出端與放大器10的輸入端連接,放大器10的輸出端與高頻耦合器一次側2的輸入端連接。如圖2所示,升壓逆變器5的輸入端并聯電容C、串聯電感L后與交流電源3的輸出端連接。如圖2所示,升壓逆變器5為MOSFET升壓逆變器。如圖2所示,升壓逆變器5、高頻耦合器一次側2安裝在充電站,見圖中虛線所示的充電站部分4,高頻耦合器二次側6和二次整流器7安裝在汽車上,見圖中虛線所示的汽車部分8。如圖I所示,本技術的充電站部分4集中安裝在外殼I內,只有高頻耦合器一次側2外露與表面,但是經過絕緣處理的,所以不存在漏電的危險。結合圖I和圖2,充電時將汽車上的高頻耦合器二次側6和充電站的高頻耦合器一次側2置于非常靠近的位置即可。本技術通過將一般交流電源經過升壓逆變器5升壓后,用高頻耦合器進行電流的無線傳輸,接收端再將耦合而得的交流電源變為直流電源給汽車蓄電池充電,整個過程采用無線操作,所以既方便、又安全。權利要求1.一種汽車用非接觸式充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升壓逆變器、高頻耦合器一次側、高頻耦合器二次側、二次整流器,其中,所述升壓逆變器的輸入端與交流電源的輸出端連接,所述高頻耦合器一次側的輸入端與所述升壓逆變器的輸出端連接,所述高頻耦合器一次側的輸出端與所述高頻耦合器二次側的輸入端之間為非接觸式感應連接,所述高頻耦合器二次側的輸出端與所述二次整流器的輸入端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汽車用非接觸式充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壓逆變器包括一次整流器、DC-AC轉換電路、放大器,所述一次整流器的輸入端與所述交流電源的輸出端連接,所述一次整流器的輸出端與所述DC-AC轉換電路的輸入端連接,所述DC-AC轉換電路的輸出端與所述放大器的輸入端連接,所述放大器的輸出端與所述高頻耦合器一次側的輸入端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汽車用非接觸式充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壓逆變器的輸入端并聯電容C、串聯電感L后與所述交流電源的輸出端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汽車用非接觸式充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升壓逆變器為MOSFET升壓逆變器。5.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汽車用非接觸式充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壓逆變器為MOSFET升壓逆變器。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汽車用非接觸式充電器,包括升壓逆變器、高頻耦合器一次側、高頻耦合器二次側、二次整流器,其中,所述升壓逆變器的輸入端與交流電源的輸出端連接,所述高頻耦合器一次側的輸入端與所述升壓逆變器的輸出端連接,所述高頻耦合器一次側的輸出端與所述高頻耦合器二次側的輸入端之間為非接觸式感應連接,所述高頻耦合器二次側的輸出端與所述二次整流器的輸入端連接。本技術通過將一般交流電源經過升壓逆變器升壓后,用高頻耦合器進行電流的無線傳輸,接收端再將耦合而得的交流電源變為直流電源給汽車蓄電池充電,整個過程采用無線操作,操作簡單、使用方便,更重要的是因為沒有裸露電線,大大提高了充電安全性。文檔編號H02J7/02GK202798094SQ20122034289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6日專利技術者車華明, 馬曉英, 車小華 申請人:成都創圖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汽車用非接觸式充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升壓逆變器、高頻耦合器一次側、高頻耦合器二次側、二次整流器,其中,所述升壓逆變器的輸入端與交流電源的輸出端連接,所述高頻耦合器一次側的輸入端與所述升壓逆變器的輸出端連接,所述高頻耦合器一次側的輸出端與所述高頻耦合器二次側的輸入端之間為非接觸式感應連接,所述高頻耦合器二次側的輸出端與所述二次整流器的輸入端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車華明,馬曉英,車小華,
申請(專利權)人:成都創圖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