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快速收魚網衣,具有張開后近似呈封閉圓柱形的主體網,其中:主體網上部中心具有一個較小的開口,并且開口連接有網頸;主體網的外側繩索上設有能與外部剛性框架快速連接的可拆卸活扣連接部件。開口連接的網頸能在平時養殖過程中保持主體網上側與水面有一個開口,便于生產時的管理。外部剛性框架具有的半潛塔能杜絕波浪對網頸的作用。本發明專利技術克服了現有網箱主體網位于水面,易與波浪同時波動進而對網箱框架強度造成疲勞性損傷的缺陷。因而,本發明專利技術具有結構新穎、布設穩定性好、抗風浪性強、養殖容量大、護魚效果好、管理方便的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一種外海大型水產養殖網箱設備,尤其涉及快速收魚網衣。
技術介紹
水產品是人們攝取動物蛋白的主要來源之一。從長遠看水產品將與畜產品在非主食消費中占主導地位,水產品不但將成為人們攝取動物蛋白的主要來源之一,而且也可以緩解人增地減、食品不足的問題。外海養殖離岸較遠,交通運輸、養殖管理均與傳統的養殖模式有較大不同,養殖管理必須基于自動化、智能化、現代化、機械化加以實現。傳統的人工投喂、巡視、采樣分析等手段遠遠滿足不了外海養殖產業發展的需求。現有技術如中國 專利技術專利《外海抗流防風浪升降養殖網箱》,專利號200610071322. 0,公開了一種外海抗流防風浪升降網箱,網箱框架由立式浮力管、三道平行的臥式浮力管,加強的框架浮力管連接件、框架支管連接件,網箱升降進排氣系統、網箱下降平衡控制系統及網箱降到水底的地錨固定裝置構成。其特征是網箱框架由中空的高強度塑料管組成,立式浮力管承擔網箱的總重量并可調節進排水量控制網箱的升降,臥式浮力管用于承擔網箱受海流作用產生的下沉力、人員在網箱上工作及物資重量使網箱增加的外來重力,并按計算網箱下降時網箱重量與網箱浮力的浮力差所需要臥式浮力管的浮力及網箱下部加強的連接支管內的配重,立式浮力管的下部留有進排水口,上部裝有網箱下降時的平衡裝置及進排氣系統保證網箱的平穩升降,每根立式浮力管的底部都與帶連接盤的地錨相連,網箱降到水底后可穩固網箱。然而該設備自動化水平較低,配套程度低,操作效率有限,且網衣抗風浪能力差,有進一步改進的空間,其收網過程也存在諸多缺陷,有待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提供一種結構新穎、布設穩定性好、抗風浪性強、養殖容量大、護魚效果好、管理方便的快速收魚網衣。本專利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快速收魚網衣,具有張開后近似呈封閉圓柱形的主體網,其中主體網上部中心具有一個較小的開口,并且開口連接有網頸;主體網的外側繩索上設有能與外部剛性框架快速連接的可拆卸活扣連接部件。開口連接的網頸能在平時養殖過程中保持主體網上側與水面有一個開口,便于生產時的管理。外部剛性框架具有的半潛塔能杜絕波浪對網頸的作用。在收網時,只需用拉網機牽拉網頸即可快速完成收網。養殖過程中如果需要起捕一部分魚,則可以通過網頸將吸魚泵伸入主體網內吸魚,操作極為方便。克服了現有網箱主體網位于水面,易與波浪同時波動進而對網箱框架強度造成疲勞性損傷的缺陷。為優化上述技術方案,采取的措施還包括外部剛性框架包括中空連通的剛性的管架;管架的上部連接有具有筒體結構的半潛塔,并且管架圍成的內側空間與半潛塔的內側空間相連通。管架具有圓形的頂框,并且該頂框經輻射狀排布的上支架連接塔體;上支架下側經立柱連接有底框;底框的直徑大于或等于上支架的直徑;底框內側經輻射狀排布的下支架連接有平衡環。由于本專利技術快速收魚網衣,采用了主體網上部中心具有一個較小的開口,并且開口連接有網頸;主體網的外側繩索上設有能與外部剛性框架快速連接的可拆卸活扣連接部件。開口連接的網頸能在平時養殖過程中保持主體網上側與水面有一個開口,便于生產時的管理。外部剛性框架具有的半潛塔能杜絕波浪對網頸的作用。在收網時,只需用拉網機牽拉網頸即可快速完成收網。養殖過程中如果需要起捕一部分魚,則可以通過網頸將吸魚泵伸入主體網內吸魚,操作極為方便。克服了現有網箱主體網位于水面,易與波浪同時波動進而對網箱框架強度造成疲勞性損傷的缺陷。因而,本專利技術具有結構新穎、布設穩定性好、抗風浪性強、養殖容量大、護魚效果好、管理方便的優點。附圖說明 圖I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立體結構示意 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外部剛性框架結構示意 圖3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使用狀態結構示意 圖4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快速起網機立體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描述。附圖標號說明半潛塔I、設備臺11、塔體12、管架2、頂框21、底框22、上支架23、下支架24、平衡環25、立柱26、多向吸魚泵3、快速起網機4、防磨損滑輪桿41、支架42、導向滑輪桿43、卷網滑輪44、動力機構45、可拆卸網5、主體網51、網頸52。實施例參照圖I至圖4,快速收魚網衣,具有張開后近似呈封閉圓柱形的主體網51,其中主體網51上部中心具有一個較小的開口,并且開口連接有網頸52 ;主體網51的外側繩索上設有能與外部剛性框架快速連接的可拆卸活扣連接部件。開口連接的網頸52能在平時養殖過程中保持主體網51上側與水面有一個開口,便于生產時的管理。外部剛性框架具有的半潛塔I能杜絕波浪對網頸52的作用。在收網時,只需用拉網機牽拉網頸52即可快速完成收網。養殖過程中如果需要起捕一部分魚,則可以通過網頸52將吸魚泵伸入主體網51內吸魚,操作極為方便。克服了現有網箱主體網51位于水面,易與波浪同時波動進而對網箱框架強度造成疲勞性損傷的缺陷。外部剛性框架包括中空連通的剛性的管架2 ;管架2的上部連接有具有筒體結構的半潛塔1,并且管架2圍成的內側空間與半潛塔I的內側空間相連通。管架2具有圓形的頂框21,并且該頂框21經輻射狀排布的上支架23連接塔體12 ;上支架23下側經立柱26連接有底框22 ;底框22的直徑大于或等于上支架23的直徑;底框22內側經輻射狀排布的下支架24連接有平衡環25。管架2內側安裝的主體網51在養殖階段具有養殖空間大的特點,且處于水下深度較大,因此對風浪的護魚效果較突出。上部的網頸52頂部開口,可供一定的休閑垂釣空間。集中起捕時,只要卸掉可拆卸網5與管架2之間的連接部件,就可以將整個可拆卸網5吊起進行集中起捕,工作效率極高。為了更好的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工作,本實施例對外部剛性框架及其配套設備做進一步詳述。塔體12的頂部沿口附近安裝有快速起網機4 ;快速起網機4具有經支架42安裝在塔體12的頂部沿口上的防磨損滑輪桿41 ;防磨損滑輪桿41靠近端部附近設有導向滑輪桿43 ;快速起網機4還具有安裝在較遠側的具有動力機構45的卷網滑輪44。網頸52內設有多向吸魚泵3。管架2所用的材料均為HDPE或不銹鋼管,因此可以通過增設電控閥門進行 定向注水、充氣操作,進而控制比重及沉浮。盡管已結合優選的實施例描述了本專利技術,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專利技術,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能夠對在這里列出的主題實施各種改變、同等物的置換和修改,因此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當視所提出的權利要求限定的范圍為準。權利要求1.快速收魚網衣,其特征是具有張開后近似呈圓柱形的主體網(51);所述的主體網(51)上部中心具有一個較小的開口,并且所述的開口連接有網頸(52);所述的主體網(51)的外側繩索上設有能與外部剛性框架快速連接的可拆卸活扣連接部件。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快速收魚網衣,其特征是所述的外部剛性框架包括中空連通的剛性的管架(2);所述的管架(2)的上部連接有具有筒體結構的半潛塔(1),并且所述的管架(2)圍成的內側空間與所述的半潛塔(I)的內側空間相連通。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收魚網衣,其特征是所述的管架(2)具有圓形的頂框(21),并且該頂框(21)經輻射狀排布的上支架(23)連接所述的塔體(12);所述的上支架(23)下側經立柱(26)連接有底框(22);所述的底框(22)的直徑大于或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快速收魚網衣,其特征是:具有張開后近似呈圓柱形的主體網(51);所述的主體網(51)上部中心具有一個較小的開口,并且所述的開口連接有網頸(52);所述的主體網(51)的外側繩索上設有能與外部剛性框架快速連接的可拆卸活扣連接部件。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常文,陳應華,夏靈敏,趙晟,徐佳晶,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海洋學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