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具有長效自動保溫結構的真空保溫式防干燒電熱水壺,包括壺體和壺蓋,所述壺體包括外殼和設置于外殼內部的內膽,在壺體的底部設有電熱器,在外殼與內膽之間設有密閉式真空隔熱層;電熱器包括發熱體、儲熱體和防干燒溫控器,防干燒溫控器為常閉型且串聯在發熱體的回路中,發熱體與內膽12直接接觸,儲熱體環繞在發熱體的周圍,儲熱體通過多條連接件與發熱體連接、形成散射狀連接結構,連接件與內膽緊密連接。本發明專利技術儲熱體自保溫的特性,儲熱體存貯的熱能只能通過熱傳導連接點向內膽加熱,因此,儲熱體對內膽及其的開水加熱是緩慢和持久的,具有長效保溫的有益效果,通過防干燒溫控器實現自動斷路,保證了日常使用中的安全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長效保溫結構的真空保溫式防干燒電熱水壺,屬于日常生活用品的電熱器具
技術介紹
目前,電熱水器是人們日常生活的常用工具,電熱水器由于其煮水快速、無煙無臭,具有環保等特點,受到人們的歡迎。特別是人們在泡茶、沖泡咖啡、沖泡奶粉、藕粉或者是泡功夫茶的時候,對水質水溫都有特殊的要求。如沖泡龍井、毛尖等高檔茶,通常是80 85°C開水最適宜;沖咖啡或沖奶粉、藕粉等,通常是要求85°C以上的開水;而在喝功夫茶的時候,約二十分鐘內需要水溫一直保持95°C左右,又不宜反復加熱、煮沸而改變水的“新鮮”。但現有技術中的電熱水器大多沒有保溫功能,或者,雖然具有一定的保溫功能,但存在結構不合理、保溫效果差的缺點,因此,不能滿足人們的日常生活需要。而傳統的用于開水保溫的裝置,如暖水瓶,它是依靠雙層瓶膽中間抽真空和瓶口塞的密封減少散熱損失而保證保溫作用的,但這些保溫裝置不具備自加熱及煮開水功能,特別是當兩者中有任何一項受損其保溫作用就明顯下降,滾(開)水溫度也快速降低,玻璃暖水瓶膽又很容易破損。因此,這些暖水瓶同樣不能滿足人們的泡茶、沖泡咖啡、沖泡奶粉、藕粉或者是泡功夫茶的需要。由于生活節奏緊張,人們經常忘記自己正在燒水,如果水被燒干,容易造成火災。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長效自動保溫結構的真空保溫式的且帶有防干燒功能的電熱水壺,壺內的水經燒開至100°c的開水后,該電熱水壺能夠將水溫長時間保持在所需的最適宜溫度,既能滿足龍井茶、毛尖茶等高等茶葉的開水溫度要求,又能滿足沖咖啡、沖奶粉、藕粉或普通茶葉時的開水溫度要求。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可以通過如下措施達到一種長效自動保溫結構的真空保溫式防干燒電熱水壺,包括壺體和壺蓋,所述壺體包括外殼和設置于外殼內部的內膽,在壺體的底部設有電熱器,所述的電熱器3包括發熱體3-1、儲熱體3-2和防干燒溫控器3-5,所述的防干燒溫控器為常閉型且串聯在所述的發熱體的回路中,所述的發熱體與內膽12直接接觸,儲熱體環繞在發熱體的周圍,儲熱體通過若干條連接件與發熱體連接、形成散射狀連接結構,在部分連接件中設有熱傳導連接點,通過所述熱傳導連接點與內膽緊密連接,使儲熱體與內膽兩者形成點狀連接結構;在外殼與內膽之間設有密閉空腔,所述密閉空腔被抽真空,在外殼與內膽之間形成密閉式真空隔熱層;由內膽和密閉式真空隔熱層構成真空式保溫結構;所述蓋體為電熱水壺的壺蓋,在壺蓋上設有與內膽的內腔連通的注水口 ;壺蓋上位于注水口左側的側壁向外延伸、形成壺嘴;在壺蓋上位于注水口右側的頂壁上設有搭扣塞;所述搭扣塞搭扣于壺嘴上,使注水口被完全覆蓋住。在密閉式真空隔熱層的外壁與外殼內壁之間設置隔熱空腔,在該隔熱空腔內設泡沫塑料層。儲熱體通過六條連接件與發熱體連接、形成散射狀連接結構,在其中三條連接件中各設有一熱傳導連接點,通過所述熱傳導連接點與內膽緊密連接,使儲熱體與內膽兩者形成點狀連接結構。壺體通過螺紋與壺蓋連接;在壺體的內膽開口處設有內螺紋,在壺蓋的下端設有外螺紋;在壺蓋上還設有0型密封圈。所述壺體的形狀為圓錐臺形、方形、多邊形的柱形或鼓形。在所述外殼的側壁上設有把手。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I、本專利技術由于設置了密閉式真空保溫層構成密閉真空式保溫結構,因此將燒開至100°C后,水溫一直保持在所需的最適宜溫度(溫控溫度點),不必重復耗能加熱開水,既節能又可以避免將沖茶水多次加熱捐失水中有益的微量元素、保持沖茶水的“新鮮”。同時,由于儲熱體自保溫的特性,儲熱體存貯的熱能只能通過熱傳導連接點向內膽加熱,因此,儲熱體對內膽及其的開水加熱是緩慢和持久的,具有長效保溫的有益效果。因此將燒開至100°c后,水溫較長時間保持在所需的最適宜溫度(即相變溫度點),不必再過多耗能加熱開水,既節能又可以避免將沖茶水多次加熱捐失水中有益的微量元素、保持沖茶水的“新鮮”。2、由于本專利技術的改進技術方案中,所述密閉式真空隔熱層與外殼之間形成隔熱空腔,在隔熱空腔內設泡沫塑料層。從而大大減少密閉式真空隔熱層的熱量散失,在外殼保持常溫的同時增強壺體的保溫效果。3、由于本專利技術的改進技術方案中,所述壺蓋上設有與內膽的內腔連通的注水口 ;壺蓋上位于注水口左側的側壁向外延伸、形成壺嘴,與之對應,壺蓋上位于注水口右側的頂壁上設有搭扣塞;所述搭扣塞搭扣于壺嘴上,使注水口被完全覆蓋住。不但更衛生、保溫效果也更好。4、由于本專利技術在發熱體的回路中串聯了防干燒溫控器,當水燒干后,通過防干燒溫控器實現自動斷路,保證了電熱水壺在日常使用中的安全性,避免火災。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具體實施例I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具體實施例的電熱器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具體實施例I和具體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具體實施例3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專利技術具體實施例5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專利技術的防干燒溫控器電路原理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具體實施例I :參照圖I、圖2、圖3和圖6,本實施例包括壺體I和壺蓋2,所述壺體I包括外殼11和設置于外殼內部的內膽12,在壺體I的底部設有電熱器3,在外殼11與內膽12之間設有密閉空腔,所述密閉空腔被抽真空,在外殼11與內膽12之間形成密閉式真空隔熱層15 ;由內膽12和密閉式真空隔熱層15構成真空式保溫結構;所述的電熱器3包括發熱體3-1、儲熱體3-2和防干燒溫控器3-5,所述的防干燒溫控器為常閉型且串聯在所述的發熱體的回路中,所述的發熱體與內膽12直接接觸,;儲熱體3-2環繞在發熱體3-1的周圍,儲熱體3-2通過若干條連接件3-3與發熱體3-1連接、形成散射狀連接結構,在部分連接件3-3中設有熱傳導連接點3-4,通過所述熱傳導連接點3-4與內膽12緊密連接,使儲熱體3-2與內膽12兩者形成點狀連接結構。由于本專利技術在發熱體的回路中串聯了防干燒溫控器,當水燒干后,通過防干燒溫控器實現自動斷路,保證了電熱水壺在日常使用中的安全性,避免火災。所述壺蓋2上設有與內膽12的內腔連通的注水口 21 ;壺蓋2上位于注水口 21左側的側壁向外延伸、形成壺嘴22,與之對應,壺蓋2上位于注水口 21右側的頂壁上設有搭扣塞23 ;所述搭扣塞23搭扣于壺嘴22上,使注水口 21被完全覆蓋住。不但更衛生、保溫效果也更好。壺體I與壺蓋2之間通過螺紋連接;在內膽12的開口處設有內螺紋,與之對應,在壺蓋2的下端設有外螺紋;在壺蓋2上還設有0型密封圈24。所述外殼11的形狀為圓錐臺形。壺蓋2、搭扣塞23和0型密封圈24采用符合食品安全法規定的耐溫約130°C材料(例如聚丙烯塑料)制造。由于本實施例采用的密閉式真空保溫結構,因此,既可以保證不會損害電熱水壺、水質也絕對不會受污染。儲熱體3-2通過六條連接件3-3與發熱體3-1連接、形成散射狀連接結構,在其中三條連接件3-3中各設有一熱傳導連接點3-4,通過所述熱傳導連接點3-4與內膽12緊密連接,使儲熱體3-2與內膽12兩者形成點狀連接結構。本實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發熱體在對內膽加熱的同時,也對儲熱體進行加熱,當加熱到內膽內的水沸騰(100 °C)時,發熱體停止加熱,此時儲熱體也升溫至100 °c,由于內膽及其中的開水溫度下降較快,因此儲熱體通過熱傳導連接點持續對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長效自動保溫結構的真空保溫式防干燒電熱水壺,包括壺體(1)和壺蓋(2),其特征是:所述壺體(1)包括外殼(11)和設置于外殼(11)內部的內膽(12),在壺體(1)的底部設有電熱器(3),所述的電熱器(3)包括發熱體(3?1)、儲熱體(32)和防干燒溫控器(3?5),所述的防干燒溫控器為常閉型且串聯在所述的發熱體的回路中,所述的發熱體與內膽(12)直接接觸;儲熱體(3?2)環繞在發熱體(3?1)的周圍,儲熱體(3?2)通過多多條連接件(3?3)與發熱體(3?1)連接、形成散射狀連接結構,在部分連接件(3?3)中設有熱傳導連接點(3?4),通過所述熱傳導連接點(3?4)與內膽(12)緊密連接,使儲熱體(3?2)與內膽(12)兩者形成點狀連接結構;在外殼(11)與內膽(12)之間設有密閉空腔,所述密閉空腔被抽真空,在外殼(11)與內膽(12)之間形成密閉式真空隔熱層(15);由內膽(12)和密閉式真空隔熱層(15)構成真空式保溫結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余鴻,
申請(專利權)人:余鴻,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