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用于通便減肥的藥物組合物,它是由生大黃、厚樸、枳實、芒硝為原料藥制備而成的外用藥劑。本發明專利技術還提供了該藥物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和用途。本發明專利技術藥物貼劑是根據祖國醫學六腑以通為用的理論,集數十年臨床經驗潛心研制而成,通過藥物和穴位的雙重作用清除宿便,增加腸蠕動,便于腸壁上脂肪轉化,收緊松弛的腹部肌肉,并增加其彈性,達到理想的通便、減肥康復保健的目的。本發明專利技術藥物貼劑避免了大黃等瀉下藥口服所致的腹痛等副作用,使用方便,可隨時停藥,中病即止。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通便減肥的藥物組合物,屬藥物領域。
技術介紹
據調查,世界上大約有28 30%的人被程度不同的便秘所困擾,這部分人群中不乏小孩、老人等體弱之人,大便秘結肥胖的人群越來越多。目前國內超重和肥胖人群數量分別為2億和9000萬,而由于大便不通而導致的肥胖也急劇增加,大便排泄是體內毒素和廢品排除的主要途徑,如果長期便秘還可導致痔瘡甚至腸癌等一系列病癥。對于便秘的治療, 目前市場上多是以生大黃為君藥的口服制劑,由于生大黃瀉下劇烈,較多人服用不能承受腹痛等副作用,而外用制劑可以避免上述情況,而且市場上結合傳統中醫穴位療法的外用貼劑開發上市很少。臍療法是我國傳統的、獨具特色的治療方法之一,它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內容。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文獻——帛書《五十二病方》中已有肚臍填藥、涂藥等記載。漢代醫家張仲景《金匱要略》中描述溫臍療病的方法。晉代葛洪在《肘后備急方》中有肚臍隔鹽實灸治療霍亂的記載。中醫經絡學說闡述神闕穴居臍中,歸屬于任脈,任、督、沖三脈具有 “一源三歧”關系,故臍與三脈經氣相通。由于奇經八脈縱中橫貫穿于十二經脈之間,聯系全身經脈,因此對神闕穴施治能影響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皮肉筋骨等功能,而達到條理陰陽、行氣和血、祛除病邪、康復機體的作用。現代醫學研究提示臍在胚胎發育過程中為腹腔最后閉合處,和全身皮膚比較無皮下脂肪,表皮角質層薄,屏障功能最弱, 藥物易于穿透彌散,臍下有腹腔上下靜脈,并有豐富的血管網,對藥物的敏感度最強,吸收迅速。透皮給藥系統(TransdermalDrug Delievry Sys tems, TDDS)是近年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給藥系統,它使藥物以一定的速率通過皮膚毛細血管吸收進入體循環產生藥效的一類制劑,是控制釋放藥物通過完整皮膚的一種劑型,利用皮膚作為輸入體循環的門戶,發揮藥物的治療作用,是對傳統皮膚用藥觀念的重大突破。TDS避免了肝臟首過效應、藥物在胃腸道的破壞等。申請號200510021359. 8,專利技術名稱通便降脂減肥的純中藥臍貼;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在肚臍神即厥穴采用粘貼治療大便秘結、肥胖、高血脂等病癥的外用中藥帖劑,其組分為茯茶、厚樸、枳實、火麻仁、大黃、荷葉、山楂、決明子;本專利技術具有行氣通便、清熱燥溫、降脂減肥之功效,一藥多效,復方效果好,充分利用藥物與穴位的雙重作用對大便秘結、肥胖、高血脂等病癥療效顯著,外用無毒副作用、無傷陰損正之慮,使用方便。申請號 200810071234. X,專利技術名稱貼臍通便散,本專利技術涉及含有來源于植物材料反應產物的醫用配制品,尤其是屬于一種治療便秘病癥的貼臍通便散。本專利技術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它是由下列重量比的成分配成藥劑太子參、麥冬、生地黃、熟大黃、厚樸、枳實、火麻仁、杏仁、皂莢、肉蓯蓉、當歸、玄明粉、檳榔、芒硝、番瀉葉。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專利技術基于傳統醫學“內病外治”的理論基礎,以臍穴給藥,避免了對肝、腎、胃的刺激作用,不但解決了口服用藥病氣與藥性相格拒,藥入胃即吐,不能納藥等弊端。同時避免臟器官對內服藥物的分解, 還有效的克服了患者不易服藥的問題,且無任何毒副作用,值得推廣使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了一種用于通便減肥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用于通便減肥的藥物組合物,它是由生大黃、厚樸、枳實、芒硝為原料藥制備而成的外用藥劑。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的原料藥的重量配比為生大黃100-500份、厚樸50-300份、枳實50-150份、芒硝5_40份。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的原料藥的重量配比為生大黃300份、厚樸150份、枳實100份、芒硝10-25份。它是由生大黃、厚樸、枳實、芒硝的原生藥粉或有機溶劑提取物為活性成分,加入藥學常用的外用制劑輔料或輔助性成分制備而成的藥劑。其中,所述的外用藥劑為酊劑、膏劑、洗劑、搽劑、巴布劑、貼劑。其中,所述的貼劑中包括封存于透氣性膠貼的藥粉和灌裝的藥液;其中,藥液的載藥量為l_3ml,濃度以原生藥材計為l_2g/ml,藥粉載藥量為l_3g。其中,所述的藥液中番瀉苷A含量不低于4. 490mg/g ;藥液中和厚樸酚含量不低于 37. 340mg/g,厚樸酚含量不低于41. 830mg/g。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制備所述的藥物組合物的方法,它包括下述步驟a、稱取原料藥;b、稱取生大黃、厚樸、枳實,粉碎成粗粉,加65-85%乙醇浸潰6-12小時,進行常壓滲漉,滲漉液自然沉降,取上清液于30°C -40°C減壓濃縮至無醇味,用20-30%乙醇配制成 l-2g/ml的藥液,加藥液重量10 25%的芒硝使其溶解,再加藥液重量1_6%氮酮,即得濃度為原生藥材計l_2g/ml的藥液;C、稱取生大黃、芒硝,粉碎成最細粉、細粉、中粉,或粗粉,混合均勻,滅菌,即得藥d、將藥粉封存于透氣性膠貼中,藥液灌裝,制備成貼劑。進一步優選地,它包括如下步驟a、稱取原料藥;b、按3:1. 5:1的比例分別稱取生大黃、厚樸、枳實、芒硝,粉碎成粗粉,加75%乙醇浸潰6小時,進行常壓滲漉,滲漉液自然沉降,取上清液于40°C減壓濃縮至無醇味,用25%乙醇配制成lg/ml的藥液,加10 25%的芒硝使其溶解,加2%氮酮,即得濃度為原生藥材計 lg/ml的藥液;C、按I : I的比例稱取適量生大黃、芒硝,粉碎成最細粉,混合均勻,滅菌,即得藥d、將藥粉封存于透氣性膠貼中,藥液灌裝,制備成貼劑。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所述的藥物組合物在制備通便減肥的外用藥物中的用途。大黃入藥的歷史悠久,《神龍本草經》列為下品,謂“下瘀血,血閉,寒熱,破癥瘕積聚,留飲宿食,蕩滌腸胃,推陳致新,通利水谷,調中化食,安和五臟。”《本草經疏》亦認為 “大黃氣味大苦大寒,性稟直遂,長于下通,故為 寫傷寒溫病、熱病、濕熱、熱結中下二焦,二便不能,及濕熱膠痰于中下二焦之要藥”。本處方中,大黃苦寒通降,瀉熱通便,蕩滌胃腸實熱積滯,以治熱、實,為君藥。實熱內結,腑氣阻滯,故以厚樸下氣除滿,使胃腸氣機通降下行以助瀉下通便,為佐藥。本專利技術藥物原料瀉下與行氣并重,瀉下則暢行胃腸氣機,行氣則有助于瀉下,是故瀉下力峻。本專利技術藥物貼劑是根據祖國醫學六腑以通為用的理論,集數十年臨床經驗潛心研制而成,通過藥物和穴位的雙重作用清除宿便,增加腸蠕動,便于腸壁上脂肪轉化,收緊松弛的腹部肌肉,并增加其彈性,達到理想的通便、減肥康復保健的目的。本專利技術藥物貼劑避免了大黃等瀉下藥口服所致的腹痛等副作用,使用方便,可隨時停藥,中病即止。附圖說明圖I波長掃描結果圖圖2大鼠離體皮膚圖圖3改良Franz擴散池圖圖4硫酸鈉的溶解度曲線圖圖5番瀉苷A對照品HPLC譜圖圖6對照品陰性HPLC譜圖圖7供試品陰性HPLC譜圖圖8供試品溶液HPLC譜圖圖9厚樸酚、和厚樸酚對照品HPLC譜圖圖10對照品陰性HPLC譜圖圖11供試品陰性HPLC譜圖圖12厚樸供試品HPLC譜圖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I本專利技術外用貼劑的制備I.本專利技術藥物貼劑制備工藝本專利技術藥物貼劑分為固體藥物和藥液兩部分,固體藥物封存于透氣性膠貼中,給藥時去掉膠貼背襯層,在藥粉上滴加藥液,貼于肚臍即可。I. I藥材、儀器及試藥1.1.1藥材大黃、厚樸等藥材均購于成都市新荷花飲片公司,經鑒別及含量測定符合藥典標準[1]。1. 1. 2儀器島津L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通便減肥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生大黃、厚樸、枳實、芒硝為原料藥制備而成的外用藥劑。
【技術特征摘要】
2011.10.27 CN 201110331990.31.一種用于通便減肥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生大黃、厚樸、枳實、芒硝為原料藥制備而成的外用藥劑。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藥的重量配比為 生大黃100-500份、厚樸50-300份、枳實50-150份、芒硝5_40份。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藥的重量配比為 生大黃300份、厚樸150份、枳實100份、芒硝10-25份。4.根據權利要求1-3任意一項所述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生大黃、厚樸、枳實、芒硝的原生藥粉或有機溶劑提取物為活性成分,加入藥學常用的外用制劑輔料或輔助性成分制備而成的藥劑。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用藥劑為酊劑、膏劑、洗劑、搽劑、巴布劑、貼劑。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貼劑中包括封存于透氣性膠貼的藥粉和灌裝的藥液;其中,藥液的載藥量為l_3ml,濃度以原生藥材計為l-2g/ml,藥粉載藥量為l_3g。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藥液中番瀉苷A含量不低于4. 490mg/g ;藥液中和厚樸酹含量不低于37. 340mg/g,厚樸酹含量不低于4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胡昌江,李倩,
申請(專利權)人:成都中醫藥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