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治療出疹疾患的外用藥物組合物,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備而成的外用制劑:生蒲黃14-26份,密陀僧7-13份,枯礬7-13份,黃柏7-13份,冰片3-7份。本發明專利技術還提供了該藥物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和用途。本發明專利技術藥物組合物能以外治法方式有效消除或極大緩解濕疹、癢疹等出疹性疾患的癥狀,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超敏反應等病源影響,治愈其原發疾病,為臨床用藥提供了一種新的選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治療出疹疾患的外用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
技術介紹
出疹,是指皮膚出現高出膚面的紅色或紅白色疹點的癥狀。多因風熱、風濕、疫毒等邪外侵,蘊郁肌膚所致。常見于風疹、麻疹、奶麻,皮膚疾病如濕疹、藥毒、痱癌、疥瘡、土風瘡、血風瘡、血疳瘡、經前隱疹、妊娠風疹等,以及爛喉丹痧等多種外感溫熱病。常見的出疹有濕疹、癢疹、風疹等。濕疹,為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淺層及表皮炎癥,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炎癥性皮膚病,以皮疹多樣性,對稱分布,劇烈瘙癢,反復發作,易演變成慢性為特征,主要分為急性濕疹、亞急性濕疹和慢性濕疹三類。濕疹的病人可有多種過敏因素,如對魚、蝦、牛羊肉、烈酒等過敏,吸入花粉、塵螨、羊毛和羽毛等也會發生過敏。患有慢性膽囊炎、齒齦炎、扁桃體炎、腸寄生蟲病等,寒冷、濕熱以及搔抓刺激等均可成為誘發因素。男女老幼皆可發病,而以先天稟賦敏感者為多,無明顯季節性,但冬季常常復發。癢疹,即結節性癢疹,是一種慢性炎癥性皮膚病,以劇癢和結節性損害為特征。病因與昆蟲叮咬,胃腸功能紊亂,內分泌代謝障礙及神經、精神因素有關。本病女性多見,皮損好發于四肢,也可見于腰臀部,最多見于小腿伸側。此病的病理變化為非特異性慢性炎癥,表皮有角化過度及角化不全,棘細胞層肥厚,表皮內水腫,表皮淺層可發生水皰。真皮內輕度水腫,血管周圍有淋巴細胞浸潤。結節性癢疹病理表皮有明顯角化過度和棘層肥厚,呈乳頭瘤樣增生,真皮淺層組織細胞、淋巴細胞浸潤。從西醫的認識角度,濕疹和癢疹等的具體病因都不明確,發病機理難以準確把握,因此,并無治療該類疾病的特效藥物,一般都僅是給予抗敏藥、激素和維生素C等治療,而抗敏藥和激素都會對人體產生明顯的毒副作用,而且一旦停藥,就會復發,甚則反彈,使病情更加嚴重,例如,皮質激素類藥物,會產生依賴性,停藥后原發病變反彈加重與繼發的副作用,常使患者痛苦不堪。另外,很多西藥本身就是引發濕疹型藥疹的主要原因。鑒于以上種種情況,尋求中醫藥的治療,就顯得非常迫切。中醫治療濕疹、癢疹等出疹性疾患歷史悠久,在中醫的歷史文獻中,根據濕疹所發部位不同,而有“浸淫瘡”、“旋耳瘡”、“四彎風”、“繡球風”、“奶癬”等稱謂。在治療上,無論是濕疹、癢疹還是其他出疹性疾患,都可以根據中醫學上的病因病機歸納出一些證型,然后辨證施治。總歸來說,中醫認為濕疹、癢疹均為濕邪、熱邪、風邪所致,而邪入漸深,耗血傷陰,又增加了血虛風燥的病理機制。臨床上,根據濕、熱、風三邪孰多孰少,常可遣方用藥而取效;至于血虛風燥證型,亦可針對性地組方療治。從上可知,濕疹、癢疹危害甚大,而西醫在治療上尚無良策且西藥帶來的嚴重毒副作用會造成更多更大的問題。反觀中醫,則有原創的科學的治法治則思想一辨證施治,又有經長期實踐檢驗的有效外治方法,而且中藥按中醫方劑學理論合理配伍后,其毒副作用小、療效穩定,因而,目前采用中醫藥治療濕疹、癢疹等發疹疾患具有相當的優勢。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藥效良好的外用治療濕疹、癢疹及多種發疹疾患的外用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治療出疹疾患的外用藥物組合物,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備而成的外用制劑生蒲黃14-26份,密陀僧7-13份,枯礬7-13份,黃柏7-13份,冰片3-7份。進一步地,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備而成的外用制劑生蒲黃18-22份,密陀僧8-12份,枯礬8_12份,黃柏8_12份,冰片4_6份。進一步優選地,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備而成的外用制劑 生蒲黃20份,密陀僧10份,枯礬10份,黃柏10份,冰片5份。其中,它是由所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藥的藥粉、或/和原料藥的水或有機溶劑提取物為活性成分,加上藥學上常用的輔料或輔助性成分制備而成的外用制劑。其中,所述外用制劑為膏劑、散劑或混懸劑。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上述的外用藥物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它包括如下操作步驟(I)按處方重量配比稱取原料藥;(2)取各原料藥,粉碎后,加上藥學上常用的輔料或輔助性成分制備成外用制劑。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上述的外用藥物組合物在制備出疹的藥物中的用途。進一步地,所述濕疹為急性、亞急性或慢性濕疹。目前已公認“整體觀念”、“辨證施治”、“復方使用”、“復方配伍用藥如用兵”是中醫最科學最有效的幾大優勢,其中“復方配伍用藥如用兵”是非常科學的中醫藥原創理論。中醫組方中各藥如行兵布陣那樣環環相扣的嚴密配伍,是其優于西藥配方的有效手段。中醫方劑理論認為,每一方劑,不僅需要根據病因病機選擇合適的藥物妥善配伍,同時也應符合組方的基本結構,即“君、臣、佐、使”的組方配伍理論,所謂“君、臣、佐、使”的組方配伍,就是其建立在對疾病病機的全方位判斷基礎上的科學配比。中醫用方通過多環節、多靶點整合調節的生物學機制,對濕疹、癢疹等病因不明、復雜難查、西醫無特效藥物、治療非常困難的疾患進行調控,可以取得比西藥更好、更徹底而又基本無毒副作用的治療效果,而這種療效是建立在上述中醫傳統原創理論的正確指導之上的,本專利技術藥物組合物正遵循了這一原則。在中醫傳統理論中,濕疹、癢疹等發疹疾患不出濕邪、風邪、熱邪三大外因,而這三大外因除直接感染外,還可通過感受蟲淫、飲食不節、稟賦本虛等轉化。如素體虧虛,稟賦不耐,濕、風、熱三邪即可乘虛而入,客于肌膚,發為本病。若飲食不節,過食辛辣、魚腥等動風生熱之品,或嗜酒傷及脾胃,脾失健運,濕熱內生,復感風濕熱邪,內外合邪,兩相搏結,淫侵肌膚,則發為疹。或素體虛弱,脾為濕困,肌膚失養,或濕熱蘊久,耗傷陰血,血虛風燥,肌膚失養,均可發疹。針對上述濕邪、風邪、熱邪三大外因,本專利技術藥物組合物中,枯礬長于燥濕、解毒、殺蟲,正合本病患之主因主癥,故用為君藥。黃柏清熱燥濕,而冰片善于“散郁火”(《本草綱目》),故將二者用為臣藥,以助君藥針對主因。疹宜活血行血,生蒲黃善于活血、“治濕癢”(《千金方》)、“皮膚濕癢諸病”(《本草正義》)、“外用于濕疹”(《現代實用中藥》);密陀僧則善治濕疹濕瘡。因此,以此兩味為佐藥,輔佐君藥和臣藥發揮作用,同收全功。上述專利技術藥物組方中,各組藥味“定崗定位”,職司分明,相輔相成,以外治途徑發揮了中醫學所獨有的復方配伍用藥如排軍布陣般的思辨性科學研究方法論,故能取得良好療效。本專利技術藥物組合物能以外治法方式有效消除或極大緩解濕疹、癢疹等出疹性疾患的癥狀,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超敏反應等病源影響,治愈其原發疾病,為臨床用藥提供了一種新的選擇。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本專利技術藥物組合物的制備取生蒲黃20克,密陀僧10克,枯礬10克,黃柏10克,冰片5克。各藥味按量稱取,共研為細末,和勻,用凡士林或香油(麻油)或青油(菜油)或花生油調稠,即得膏劑。實施例2本專利技術藥物組合物的制備取生蒲黃14克,密陀僧13克,枯礬13克,黃柏13克,冰片7克。各藥味按量稱取,共研為細末,和勻,即得散劑。實施例3本專利技術藥物組合物的制備取生蒲黃26克,密陀僧7克,枯礬7克,黃柏7克,冰片3克。各藥味按量稱取,共研為細末,和勻,用凡士林或香油(麻油)或青油(菜油)或花生油調稠,即得膏劑。實施例4本專利技術藥物組合物的制備取生蒲黃18克,密陀僧8克,枯礬8克,黃柏8克,冰片4克。各藥味按量稱取,共研為細末,和勻,加上適量軟膏基質,制備成軟膏。實施例5本專利技術藥物組合物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治療出疹疾患的外用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備而成的外用制劑:生蒲黃14?26份,密陀僧7?13份,枯礬7?13份,黃柏7?13份,冰片3?7份。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治療出疹疾患的外用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備而成的外用制劑 生蒲黃14-26份,密陀僧7-13份,枯礬7-13份,黃柏7_13份,冰片3_7份。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外用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備而成的外用制劑 生蒲黃18-22份,密陀僧8-12份,枯礬8-12份,黃柏8_12份,冰片4_6份。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外用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備而成的外用制劑 生蒲黃20份,密陀僧10份,枯礬10份,黃柏10份,冰片5份。4.根據權利要求I 3任意一項所述的外用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所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藥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戎,楊明,
申請(專利權)人:成都中醫藥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