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治療急慢性面癱的牽正膏。所述牽正膏的原料組成按重量份數包括:鮮石蒜100-200份、大蒜20-30份、蓖麻子10-15份、母丁香15-30份、南木香2-6份。本方法以中草藥為主采用健側外敷,方法亦簡單見效快,療效短,無毒副作用,愈后不易復發等特點,大大減少病人痛苦及經濟負擔,深受廣大患者的贊揚和推廣應用,經30例患者臨床驗證總有效率達100%,治愈率達100%是目前治面癱的最佳選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治療急慢性面癱的牽正膏。
技術介紹
“面神經麻痹”稱為“面癱” “歪嘴巴”、“歪歪嘴”、“吊線風”,通常是指在由各種原因引起的非進行面神經異常所導致的中樞性運動障礙是以面部表情肌群運動功能障礙為主要特征的一種常見病,一般癥狀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它不受年齡限制。部分患者愈后可復發,屬于難治愈、愈后易復發的疑難雜癥。近年來,在我國北方更有發病率明顯增加,治愈難度增大,復發多的發展趨勢。傳統對急慢性面癱是常用中藥牽正散加減水煎服配針灸治療,方法雖簡單,但見效慢,療程長,且易復發現象。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見效快,療效短的治療急慢性面癱的牽正膏。本專利技術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本專利技術的一種治療急慢性面癱的牽正膏,其原料組成按重量份數包括鮮石蒜 100-200份、大蒜20-30份、蓖麻子10-15份、母丁香15-30份、南木香2-6份。本專利技術采取的中藥組份,其功能如下石蒜為石蒜科石蒜屬植物石蒜Lycoris radiata (L. Herit. )Herb.的鱗莖。性味辛、 甘,溫。功能消腫,殺蟲。大蒜為百合科草本植物大蒜(Allium sativum L.)的鱗莖。味辛、性溫,入脾、胃、 肺經。具有溫中消食、行滯氣、暖脾胃、消積、解毒、殺蟲的功效。蓖麻子為大戟科植物蓖麻(Ricinus communis L.)的干燥成熟種子。性味甘辛, 平,有消腫拔毒,瀉下通滯的作用。母丁香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Syzygium aromaticum(L. )Perry)的果實。性味辛, 溫。功能溫中,散寒。南木香,性味歸經苦,溫。功能主治理氣止痛,祛風活血。用于胃痛,腹脹,腹痛,消化不良,風濕骨痛,跌打損傷。使用方法如下先將鮮石蒜、大蒜、蓖麻子分別打碎后混入母丁香和南木香粉,繼續打成膏狀,健側立即先熱敷后,取一小部分制得的牽正膏鑷成小團分別放在健側面部頰車、迎香、地倉、四白、 下關、承泣六個穴位上,剩余部分外敷在整個患側半邊臉部,時間約1-2小時,根據患者皮膚對藥的耐受情況,決定敷藥時間的長短,以患者皮膚不起泡為準,到時間去掉牽正膏,臉上用衛生巾擦干凈。每10-15天外敷牽正膏一次,急性期1-2次痊愈,對慢性病患者需要換藥5次以上。配合服用谷維素每次2片,每天三次,強的松每次IOg每天三次,維樂生每次 2片每天三次,上述藥物連續服用三天。本方法以中草藥為主采用健側外敷,方法亦簡單見效快,療效短,無毒副作用,愈后不易復發等特點,大大減少病人痛苦及經濟負擔,深受廣大患者的贊揚和推廣應用,經30例患者臨床驗證總有效率達100%,治愈率達100%是目前治面癱的最佳選擇。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為本專利技術的幾個實例,進一步描述本專利技術,但是本專利技術不僅限于此。實施例I I、配方 鮮石蒜100克、大蒜20克、蓖麻子10克、母丁香15克、南木香2克。2、制作方法 先將鮮石蒜、大蒜、蓖麻子分別打碎后混入母丁香和南木香粉,繼續打成膏狀,健側立即先熱敷后,取一小部分制得的牽正膏鑷成小團分別放在健側面部頰車、迎香、地倉、四白、下關、承泣六個穴位上,剩余部分外敷在整個患側半邊臉部,時間約1-2小時,根據患者皮膚對藥的耐受情況,決定敷藥時間的長短,以患者皮膚不起泡為準,到時間去掉牽正膏,臉上用衛生巾擦干凈。每10-15天外敷牽正膏一次,急性期1-2次痊愈,對慢性病患者需要換藥5次以上。配合服用谷維素每次2片,每天三次,強的松每次IOg每天三次,維樂生每次2片每天三次,上述藥物連續服用三天。注意事項 I、用藥期間禁止用冷水洗臉。2、每天要熱水毛巾熱敷臉部,并按摩以上穴位。3、臥床休息,盡量少說話。4、避免服用刺激性食物,禁食豬、羊、牛、狗肉及煙酒。5、敷藥后第三天可用四物湯燉水鴨母(老田鴨)每兩天燉服一只,連續服用三只水鴨母。實施例2 I、配方 鮮石蒜200克、大蒜30克 蓖麻子15克、母丁香30克 南木香6克。2、制作方法 先將鮮石蒜、大蒜、蓖麻子分別打碎后混入母丁香和南木香粉,繼續打成膏狀,健側立即先熱敷后,取一小部分制得的牽正膏鑷成小團分別放在健側面部頰車、迎香、地倉、四白、下關、承泣六個穴位上,剩余部分外敷在整個患側半邊臉部,時間約1-2小時,根據患者皮膚對藥的耐受情況,決定敷藥時間的長短,以患者皮膚不起泡為準,到時間去掉牽正膏,臉上用衛生巾擦干凈。每10-15天外敷牽正膏一次,急性期1-2次痊愈,對慢性病患者需要換藥5次以上。配合服用谷維素每次2片,每天三次,強的松每次IOg每天三次,維樂生每次2片每天三次,上述藥物連續服用三天。注意事項I、用藥期間禁止用冷水洗臉。2、每天要熱水毛巾熱敷臉部,并按摩以上穴位。3、臥床休息,盡量少說話。4、避免服用刺激性食物,禁食豬、羊、牛、狗肉及煙酒。5、敷藥后第三天可用四物湯燉水鴨母(老田鴨)每兩天燉服一只,連續服用三只水鴨母。實施例3I、配方鮮石蒜150克、大蒜25克蓖麻子12克、母丁香17克南木香5克。2、制作方法先將鮮石蒜、大蒜、蓖麻子分別打碎后混入母丁香和南木香粉,繼續打成膏狀,健側立即先熱敷后,取一小部分制得的牽正膏鑷成小團分別放在健側面部頰車、迎香、地倉、四白、 下關、承泣六個穴位上,剩余部分外敷在整個患側半邊臉部,時間約1-2小時,根據患者皮膚對藥的耐受情況,決定敷藥時間的長短,以患者皮膚不起泡為準,到時間去掉牽正膏,臉上用衛生巾擦干凈。每10-15天外敷牽正膏一次,急性期1-2次痊愈,對慢性病患者需要換藥5次以上。配合服用谷維素每次2片,每天三次,強的松每次IOg每天三次,維樂生每次 2片每天三次,上述藥物連續服用三天。注意事項I、用藥期間禁止用冷水洗臉。2、每天要熱水毛巾熱敷臉部,并按摩以上穴位。3、臥床休息,盡量少說話。4、避免服用刺激性食物,禁食豬、羊、牛、狗肉及煙酒。5、敷藥后第三天可用四物湯燉水鴨母(老田鴨)每兩天燉服一只,連續服用三只水鴨母。典型病例例一羅偉男 38歲部隊干部因加班熬夜過度疲勞加上喝酒,出現左側面部癱瘓,先后經醫院高壓氧及靜脈給予消炎藥配合針灸十天后未見明顯好轉,而來診,經局部熱敷后按以上方法先后外敷牽正膏,約 I小時30分鐘,后去膏。局部用衛生紙擦干凈,配合服用谷維素20g每天三次,強的松IOg 每天三次,維樂生2片每天三次,連續服用三天,并交代三天后,用四物湯燉水鴨母一只,每兩天燉一只連服三只,注意休息,避免和刺激性食物,按規定時間10-15天要進行第二次治療,因本人工作繁忙加上癥狀以完全消失,本人不想再來治療,電話隨訪已痊愈。例二許亞妮女 67歲龍海紫泥鎮人因左面神經癱瘓四天,經地方醫院給予對癥下藥未見明顯好轉,而就診,診斷明確,經局部熱敷后按上方法配制牽正膏,健側外敷,時間約I小時30分鐘后去膏。局部用衛生紙擦干凈,配合服用谷維素20g每天三次,強的松IOg每天三次,維樂生2片每天三次,連續服用三天,并交代三天后,用四物湯燉水鴨母一只,每二天燉一只連服三只,注意休息,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禁吃豬、牛、羊、狗肉及煙酒,一周后電話隨訪患者癱癥狀完全已消失。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治療急慢性面癱的牽正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牽正膏的原料組成按重量份數包括:鮮石蒜100?200份、大蒜?20?30份、蓖麻子?10?15份、母丁香?15?30份、南木香2?6份。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治療急慢性面癱的牽正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牽正膏的原料組成按重量份數包括鮮石蒜10...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金宗,
申請(專利權)人:陳金宗,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