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膽結石的中藥組合物,該中藥組合物是由小葉愛楠、辣根、玉米須、香附、丹參、薄荷、山飄兒草、郁金、玉竹、八月札、甘草制成。臨床可用于治療膽結石。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治療膽結石的中藥組合物
本專利技術屬于中藥
,尤其是涉及一種治療膽結石的中藥組合物。
技術介紹
膽結石是指在人體膽道系統內形成的凝結物,屬于常見性消化系統疾病。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肪、高膽固醇飲食攝入的增多,膽結石的發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手術治療是現代醫學的首選方法,但手術并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尤其是對那些年老體弱及伴隨其他疾病不能耐受或不愿手術者。經過臨床實踐,本專利技術治療膽結石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效果好、有效率高、對人體無毒副作用的治療膽結石的中藥組合物。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根據中醫藥理論,利用中藥獨特的藥性,采用小葉愛楠、辣根、玉米須、香附、丹參、薄荷、山飄兒草、郁金、玉竹、八月札、甘草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經過加工制成。制備本專利技術中藥組合物由下述原料藥制成,小葉愛楠40-70份、辣根30-50份、玉米須20-40份、香附20-40份、丹參20-40份、薄荷20-40份、山飄兒草10-30份、郁金10-30 份、玉竹10-30份、八月札10-30份、甘草10-30份。本專利技術中藥組合物原料藥的最佳重量份為小葉愛楠50份、辣根40份、玉米須30 份、香附30份、丹參30份、薄荷30份、山飄兒草20份、郁金20份、玉竹20份、八月札20份、 甘草20份。本專利技術中藥的藥理作用如下小葉愛楠淡、涼。歸心、肝、腎經。清熱、利濕、祛瘀。用于黃疸型肝炎,膽結石,水腫,風濕痹痛,胃院疼痛,跌打損傷,月經不調,無名腫毒等。辣根辛、溫。歸胃、膽、膀胱經。消食和中,利膽,利尿。用于消化不良,小便不利, 膽囊炎,關節炎等癥。玉米須甘、淡、平。歸腎、肝、膽經。利尿消腫,清肝利膽。臨床用于水腫,小便淋浙,黃疸,膽囊炎,膽結石,高血壓,糖尿病,乳汁不通等。香附辛、甘、微苦、平。歸肝、三焦經。理氣解郁、調經、安胎。用于脅肋脹痛、脘腹痞滿疼痛,經行腹痛等。丹參苦、微寒。歸心、肝經?;钛{經,涼血消癰,安神。用于血瘀之心胸、脘腹疼痛及癥瘕積聚,風濕痹痛,瘡瘍癰腫等。薄荷辛、涼,歸心、肺、肝經。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用于風熱感冒,溫病初起,麻疹不透,風疹瘙癢,肝郁氣滯,胸悶脅痛等。山飄兒草苦、性寒。清肝利膽,清熱解毒,利濕。臨床用于急性黃疸型肝炎,膽囊炎,風熱感冒,風火牙痛,咽喉腫痛,消化不良,急性菌痢,泌尿系感染,耳鳴耳聾,燒燙傷等癥。郁金苦、辛、寒,歸肝、膽、心經?;钛袣庵雇矗庥羟逍模懲它S,涼血。用于熱病神昏、癲癇痰閉之證。玉竹甘、微寒,歸肺、胃經。養陰潤燥,生津止渴。主治陰虛肺燥的干咳少痰,熱病傷津,煩熱ロ渴及消渴等。八月札微苦、性平。歸肝、胃、膀胱經。疏肝和胃,活血止痛,軟堅散結,利小便。用于肝胃氣滯,脘腹、脅助脹痛,飲食不消,下痢便泄,疝氣疼痛,腰痛,經閉膽結石,癭瘤瘰疬,惡性腫瘤等。甘草甘、平,歸心、肺、脾、胃經。益氣補中,清熱解毒,緩急止痛,調和藥性。用于痰多咳嗽、熱毒瘡瘍。 膽石癥屬祖國醫學“脅痛”、“黃疸”、“膽癢”等范疇,多發于中老年人。膽為人體中精之腑,附屬于肝,主疏泄,人體膽腑功能以疏泄通降為順,膽石發病緣于肝氣郁結,情志不暢,寒溫不調、外邪內侵,飲食不節、以致肝膽氣滯、濕熱壅阻、通降失常,疏泄調條而引起膽氣郁結久熬成石。本專利技術中小葉愛楠為君藥,具有清熱、利濕、祛瘀的作用;辣根、玉米須、香附為臣藥,具有清肝利膽、理氣解郁的作用;薄荷、山飄兒草、郁金具有清熱解毒、疏肝解郁的作用;丹參、八月札具有養血活血、化瘀通絡的作用,玉竹、甘草具有養陰潤燥、寧心安神的功效。經過臨床實踐發現,對膽結石具有獨特的療效,諸藥共奏疏肝利膽、益氣養陰、行氣活血之功效,達到治療膽結石的目的。本專利技術中藥組合物干2008年至2011年臨床觀察膽結石47例患者,臨床報告如下I、一般資料47例患者中,年齡21-65歲,病程多在6個月到5年,平均年齡42歲。2、診斷標準參照《內科學》中的診斷依據進行臨床診斷右側脅肋部疼痛放射至肩背部,胸悶,脘腹脹滿,惡心,納差乏力,ロ苦,小便黃赤,多在勞累、生氣或過食肥厚油膩、涼食物后上述癥狀復發有時加重,有時情緒易怒。B超診斷為膽結石。3、治療方法3. I處方小葉愛楠50g、辣根40g、玉米須30g、香附30g、丹參30g、薄荷30g、山飄兒草20g、郁金20g、玉竹20g、八月札20g、甘草20g。3. 2制備及使用方法上述藥物按常規エ藝制成湯劑,毎日I劑,毎日2次,15天為I療程。4、治療結果4. I治療評定標準,根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制定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判定臨床痊愈癥狀消失,B超顯示膽囊內結石較治療前排出75% ;有效癥狀消失或基本消失,B超顯示膽囊內結石較治療前排出30-45% ;無效癥狀無改善,B超顯示膽囊內結石較治療前無變化。4. 2結果47例患者中,臨床痊愈24例(51% ),有效19例(40. 5% ),無效4例(8. 5% ),總有效率為91. 5%。典型病例I、王某,男,43歲,右上腹疼痛5個月,進食油膩食物、飽餐及重體力勞動時加重, 伴右背部痛、口苦、惡心、納呆、尿黃、便結。腹平軟,無明顯壓痛點,無反跳痛,舌降,苔黃膩, 脈弦。B超診斷為膽囊結石合并慢性膽囊炎。服藥后I個療程后,余患者自覺癥狀明顯減輕,繼續服用2個療程,B超檢查膽囊結石陰性,癥狀消失,痊愈。2、曹某,女,45歲,右脅痛5年余,經多次診為“膽囊管結石”,常服疏肝排石藥,稍有好轉,未根除,體質虛弱,精神欠佳,面色萎黃,舌苔薄白,脈弦細。服用本專利技術藥物I個療程,共排出結石17枚。繼續服用I個療程,B超檢查膽囊大小正常,結石與前相比減少 85%,癥狀消失。3、呂某,男,35歲,右側脅肋部疼痛放射至肩背部,脘腹脹滿,噯氣,惡心,納差乏力,口苦,勞累,過食肥厚、油膩食物或生氣后上述癥狀明顯加重,舌質紅,苔黃稍膩,脈弦而緊,B超檢查膽囊稍腫大,呈多個膽結石O. 3-0. 5cm。服本專利技術藥物I個療程,癥狀減輕,食欲增強。繼續服用2個療程,癥狀消失。B超檢查膽囊大小正常,結石與前相比減少80%。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下述該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專利技術而對本專利技術沒有限制。實施例1,一種治療膽結石的中藥組合物,是由小葉愛楠40g、辣根30g、玉米須 20g、香附20g、丹參20g、薄荷20g、山飄兒草10g、郁金10g、玉竹10g、八月札10g、甘草IOg 制成。實施例2,—種治療膽結石的中藥組合物,是由小葉愛楠50g、辣根40g、玉米須 30g、香附30g、丹參30g、薄荷30g、山飄兒草20g、郁金20g、玉竹20g、八月札20g、甘草20g 制成。實施例3,一種治療膽結石的中藥組合物,是由小葉愛楠70g、辣根50g、玉米須 40g、香附40g、丹參40g、薄荷40g、山飄兒草30g、郁金30g、玉竹30g、八月札30g、甘草30g 制成。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治療膽結石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藥制成:小葉愛楠40?70份、辣根30?50份、玉米須20?40份、香附20?40份、丹參20?40份、薄荷20?40份、山飄兒草10?30份、郁金10?30份、玉竹10?30份、八月札10?30份、甘草10?30份。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治療膽結石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藥制成 小葉愛楠40-70份、辣根30-50份、玉米須20-40份、香附20-40份、丹參20-40份、薄荷20-40份、山飄兒草10-30份、郁金10-30份、玉竹10-30份、八月札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慶華,張明英,劉春娟,
申請(專利權)人:劉慶華,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