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塑膠模具行位結構。
技術介紹
現有的塑膠模具在模具在處理制品的內側倒扣時,通常有三種做法。第一種是將倒扣位做斜頂出鑲件,這種方法在一般情況下不失為是一種方便簡單的處理方式。但在遇到制品內部有很多骨位而沒有足夠的空間讓斜頂鑲件運動時。就不能讓制品從模具中順利頂出了。第二種方法是倒扣位強制脫模。這種方法也有很大的使用局限性。它一般用在制品材質韌高,如PP,TPE,PVC等塑,倒扣位置不大的情況下,一般在O. 3MM以下。所以在很多情況也不能使用。第三種方法是做內滑行位。利用開模力在開模的過程中讓斜導柱拔動行位往模具中心滑行以達到倒扣脫模的目的。這種解決方案加工工藝復雜,加工成本高,配模難度也很大,所以也比較少用到。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加工難度低,能有效節省加工時間和制作成本,適用于制品內部倒扣脫模的塑膠模具行位結構。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方案一種塑膠模具行位結構,包括有定模和動模,所述定模和動模之間形成一型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模上設有與所述型腔相連通的骨位,在所述動模上設有與制品一端內側對應位置上設有直角倒扣位,在所述的直角倒扣位設有活動鑲件,在所述活動鑲件與直角倒扣位相接觸的外側面和底面上分別設有能讓活動鑲件在直角倒扣位內轉動的讓位斜面,在所述動模上設有開模時能推動所述活動鑲件轉動從而使活動鑲件與制品分離的浮升頂壓機構。如上所述的一種塑膠模具行位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升頂壓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動模內并與直角倒扣位相連通的安裝孔,在所述的安裝孔下端上設有彈簧壓板,在所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塑膠模具行位結構,包括有定模(1)和動模(2),所述定模(1)和動模(2)之間形成一型腔(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模(1)上設有與所述型腔(3)相連通的骨位(4),在所述動模(2)上設有與制品一端內側對應位置上設有直角倒扣位(5),在所述的直角倒扣位(5)設有活動鑲件(6),在所述活動鑲件(6)與直角倒扣位(5)相接觸的外側面和底面上分別設有能讓活動鑲件(6)在直角倒扣位(5)內轉動的讓位斜面(7),在所述動模(2)上設有開模時能推動所述活動鑲件(6)轉動從而使活動鑲件(6)與制品分離的浮升頂壓機構(8)。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塑膠模具行位結構,包括有定模(I)和動模(2),所述定模(I)和動模(2)之間形成一型腔(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模(I)上設有與所述型腔(3)相連通的骨位(4),在所述動模(2)上設有與制品一端內側對應位置上設有直角倒扣位(5),在所述的直角倒扣位(5)設有活動鑲件(6),在所述活動鑲件(6)與直角倒扣位(5)相接觸的外側面和底面上分別設有能讓活動鑲件(6)在直角倒扣位(5)內轉動的讓位斜面(7),在所述動模(2)上設有開模時能推動所述活動鑲件(6)轉動從而使活動鑲件(6)與制品分離的浮升頂壓機構(8)。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塑膠模具行位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升頂壓機構 (8)包括設置在所述動模(2)內并與直角倒扣位(5)相連通...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賴志斌,
申請(專利權)人:中山市利群精密實業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