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擋止元件及防護結構,尤其是涉及一種具有側向支撐力的擋止元件及防護結構。
技術介紹
現今的包裝結構中,為了避免所要包裝的物品受到損傷,往往會使用防護結構以避免物品碰撞。為此,通常會在防護結構中形成容置槽,且將單一物品放置于單一容置槽中,物品之間則由容置槽的側壁隔開。由此,能避免物品間彼此碰撞,且避免外界震動撞傷物品。然而,在單一容置槽中放置單一物品的配置,除了會占據大量空間以外,也會需要足量的防護結構,才能達到避免物品碰撞的效果。如此一來,業者就必須使用較大的倉儲空間、較大的運送工具以及較多的防護成本,才能達到足量物品的儲存及運送。在面對成本價格必須不斷壓低的市場現況,如此的物品防護手段較不具競爭力。因此,發展更低成本的防護結構,是目前業界所面臨的課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擋止元件及防護結構,通過在單一容置槽中容置多個工件,以降低防護工件時所需的空間,以及所需要的材料成本。為達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擋止元件,其包括一基座及一第一擋片。基座具有一表面及凹陷于表面的一凹部。第一擋片連接于凹部的一第一交接位置。第一擋片能夠以第一交接位置為軸心旋轉而具有一第一擋止位置及一第一閉合位置。于第一擋止位置時,第一擋片的一第一擋止部凸出于表面。于施加力道將第一擋片朝向凹部內推抵而達到第一閉合位置時,第一擋止部至少部分容置于凹部。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防護結構,其包括一容置槽及一擋止元件。容置槽具有一底表面、一第一側表面及一第二側表面。擋止元件設置于底表面,且接近第二側表面具有一邊緣。邊緣與第二側表面間隔一距離,距離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擋止元件,包括:基座,該基座具有表面及凹陷于該表面的一凹部;以及第一擋片,連接于該凹部的一第一交接位置,該第一擋片能夠以該第一交接位置為軸心旋轉而具有第一擋止位置及第一閉合位置,在該第一擋止位置時,該第一擋片的一第一擋止部凸出于該表面,在施加力道將該第一擋片朝向該凹部內推抵而達到該第一閉合位置時,該第一擋止部至少部分容置于該凹部。
【技術特征摘要】
2012.08.15 TW 1011296221.一種擋止元件,包括基座,該基座具有表面及凹陷于該表面的一凹部;以及第一擋片,連接于該凹部的一第一交接位置,該第一擋片能夠以該第一交接位置為軸心旋轉而具有第一擋止位置及第一閉合位置,在該第一擋止位置時,該第一擋片的一第一擋止部凸出于該表面,在施加力道將該第一擋片朝向該凹部內推抵而達到該第一閉合位置時,該第一擋止部至少部分容置于該凹部。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擋止元件,其中該基座具有彼此堆疊的第一層及第二層,該凹部具有側壁及底部,該第一層形成該側壁,該第二層形成該底部,該第一層及該第二層部分分離。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擋止元件,其中該第一擋片及該基座一體不可分離。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擋止元件,其中該第一擋片以一發泡聚合物制成。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擋止元件,其中該基座以一發泡聚合物制成。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擋止元件,其中該第一擋片的形狀及尺寸實質上與該凹部的凹陷形狀及凹陷尺寸相同。7.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擋止元件,其中該第一交接位置位于該凹部與該表面的交接處。8.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擋止元件,其中該擋止元件還包括第二擋片,連接于該凹部的一第二交接位置,該第二擋片能夠以該第二交接位置為軸心旋轉而具有第二擋止位置及第二閉合位置,在該第二擋止位置時,該第二擋片具有一第二擋止部凸出于該表面,在施加力道將該第二擋片朝向該凹部內推抵而達到該第二閉合位置時,該第二擋止部至少部分容置于該凹部。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擋止元件,其中該第一交接位置及該第二交接位置位于該凹部的相對兩側。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擋止元件,其中該凹部具有底部,該第一擋片具有朝向該底部的一第一底面,該第二擋片具有朝向該底部的一第二底面,該第一底面及該第二底面彼此相連。11.一種防護結構,包括容置槽,該容置槽具有底表面、第一側表面及一第二側表面;以及擋止元件,設置于該底表面,且接近該第二側表面具有一邊緣,該邊緣與該第二側表面間隔一距離,該距離用以容置一工件,其中該擋止元件包括凹陷于該底表面的一凹部;以及第一擋片,連接于該凹部的第一交接位置,該第一擋片以該第一交接位置為軸心旋轉而具有第一擋止位置及第一閉合位置,在該第一擋止位置時,該第一擋片的一第一擋止部凸出于該底表面,在施加力道將該第一擋片朝向該凹部內推抵而達到該第一閉合位置時, 該第一擋止部至少部分容置于該凹部。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防護結構,其中該防護結構還包括另一擋止元件,設置于該底表面,且接近該第一側表面具有另一邊緣,該另一邊緣與該第一側表面間隔另一距離,該另一距離用以容置另一工件。13.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防護結構,其中該容置槽為L形,該底表面具有一L形平部及一 L形立部,該擋止元件設置于該L形平部。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防護結構,其中該防護結構還包括另一擋止元件,設置于該底表面的該L形立部。15.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防護結構,其中該防護結構為一體不可分離。16.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防護結構,其中該防護結構以一發泡聚合物制成。17.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防護結構,其中該第一擋片的形狀及尺寸實質上與該凹部的凹陷形狀及凹陷尺寸相同。18.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防護結構,其中該第一交接位置位于該凹部與該底表面的交接處。19.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防護結構,其中該擋止元件還包括第二擋...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詹黛玲,茅仲宇,丁崇寬,
申請(專利權)人: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