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防止移動終端誤解鎖的方法及系統,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在移動終端鎖屏狀態下點亮屏幕;S2:進行解鎖,同時在解鎖過程中的設定時間段內進行步驟S3;S3:啟動移動終端的前置攝像頭采集前置攝像頭正面物體的圖片并分析,分析圖片中是否存在用戶的正面或者臉部,若果是,則跳至步驟S4,否則,跳至步驟S5;S4:解鎖完畢后解鎖成功;S5:解鎖完畢后解鎖失敗。其系統包括:點亮屏幕模塊、解鎖模塊、計時模塊、攝像及分析模塊和解鎖控制模塊。其有益效果:本發明專利技術解決了在解鎖界面由于誤操作而導致的誤解鎖的問題,消除了由于各種誤操作給用戶帶來的困擾,提高了手機的安全性,給用戶更高的安全感。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移動終端,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防止移動終端誤解鎖的方法及系統。
技術介紹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移動終端走進人們的生活,例如智能手機或者平板電腦等。在這些移動終端中,觸摸屏的應用越來越普及,例如觸摸屏在智能手機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為了防止對智能手機的誤操作,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引入了鎖屏機制,即專門設計一個待機界面,用戶必須進行指定操作后才可以解鎖并進入正常使用界面。但是,這仍然是不夠的,當前大部分解鎖的方式都是比較簡單的,用戶只要用手指輕輕的滑動屏幕就解鎖了。用戶把手機放入口袋或手提包中時,有時因為一些應用或系統通知或者是不小心碰到設備的電源鍵點亮了屏幕,用戶卻并不知道已經亮屏,觸摸屏在口袋中與人體接觸或在手提包中與其他物品接觸時,容易產生一些誤操作事件,導致屏幕解鎖,進而打開一些應用(比如開始播放音樂、回復短信、打電話、上網等),給用戶造成很大困擾。綜上,現有技術的移動終端存在因外界因素導致觸摸屏解鎖、進而打開一些應用、給用戶使用帶來困擾的缺陷。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之一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因外界因素導致觸摸屏解鎖、進而打開一些應用、給用戶使用帶來困擾的缺陷,提供一種防止移動終端誤解鎖的方法。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之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因外界因素導致觸摸屏解鎖、進而打開一些應用、給用戶使用帶來困擾的缺陷,提供一種防止移動終端誤解鎖的系統。本專利技術的防止移動終端誤解鎖的方法及系統克服了上述缺陷,在解鎖的過程中先啟動前置攝像頭采集前置攝像頭正面物體的圖片,并進行分析,若圖片里不能識別到用戶的正面或臉部,則即使解鎖完畢也解鎖失敗;若識別到圖片中存在用戶的正面或者臉部,則解鎖完畢后解鎖成功;本專利技術解決了在解鎖界面由于誤操作而導致的誤解鎖的問題,消除了由于各種誤操作給用戶帶來的困擾,提高了手機的安全性,給用戶更高的安全感。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之一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構造一種防止移動終端誤解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I :在移動終端鎖屏狀態下點亮屏幕;S2 :進行解鎖,同時在解鎖過程中的設定時間段內進行步驟S3 ;S3:啟動移動終端的前置攝像頭采集前置攝像頭正面物體的圖片并分析,分析圖片中是否存在用戶的正面或者臉部,若果是,則跳至步驟S4,否則,跳至步驟S5 ;S4 :解鎖完畢后解鎖成功;S5 :解鎖完畢后解鎖失敗。在本專利技術所述的防止移動終端誤解鎖的方法中,所述步驟SI中,通過電源鍵或者主菜單鍵在移動終端鎖屏狀態下點亮屏幕。在本專利技術所述的防止移動終端誤解鎖的方法中,所述步驟S2中,解鎖包括滑動光圈解鎖、滑動解屏狀態圖片解鎖、輸入密碼解鎖或者滑動解鎖框中的滑動標解鎖。在本專利技術所述的防止移動終端誤解鎖的方法中,所述步驟S2中,設定時間段小于或者等于解鎖過程的時長。在本專利技術所述的防止移動終端誤解鎖的方法中,所述步驟S3中,用戶的正面或者臉部為任一用戶的正面或者臉部。在本專利技術所述的防止移動終端誤解鎖的方法中,所述步驟S4進一步為繼續進行解鎖,解鎖完畢且識別到圖片中存在用戶的正面或者臉部,則解鎖成功。在本專利技術所述的防止移動終端誤解鎖的方法中,所述步驟S5進一步為繼續進行解鎖,解鎖完畢且未識別到圖片中存在用戶的正面或者臉部,則解鎖失敗。在本專利技術所述的防止移動終端誤解鎖的方法中,所述步驟S5之后還包括步驟S6 解鎖失敗,則鎖屏。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之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構造一種防止移動終端誤解鎖的系統,包括點亮屏幕模塊,用于在移動終端鎖屏狀態下點亮屏幕;解鎖模塊,用于在點亮屏幕后進行解鎖;計時模塊,用于對解鎖過程進行計時;攝像及分析模塊,用于在解鎖過程中、所述計時模塊對解鎖過程進行的計時達到設定時間段時,在所述設定時間段內采集移動終端正面物體的圖片并分析,分析所述圖片中是否存在用戶的正面或者臉部;解鎖控制模塊,用于控制解鎖成功或者解鎖失敗,所述攝像及分析模塊分析到所述圖片中存在用戶的正面或者臉部,則解鎖完畢后解鎖成功,否則解鎖完畢后解鎖失敗。在本專利技術所述的防止移動終端誤解鎖的系統中,所述攝像及分析模塊包括前置攝像頭及與所述前置攝像頭連接的分析單元,所述前置攝像頭用于采集其正面物體的所述圖片,所述分析單元用于分析所述圖片中是否存在用戶的正面或者臉部。實施本專利技術的防止移動終端誤解鎖的方法及系統,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解鎖的過程中先啟動前置攝像頭采集前置攝像頭正面物體的圖片,并進行分析,若圖片里不能識別到用戶的正面或臉部,則即使解鎖完畢也解鎖失敗;若識別到圖片中存在用戶的正面或者臉部,則解鎖完畢后解鎖成功;本專利技術解決了在解鎖界面由于誤操作而導致的誤解鎖的問題,消除了由于各種誤操作給用戶帶來的困擾,提高了手機的安全性,給用戶更高的安全感。附圖說明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圖I是本專利技術防止移動終端誤解鎖的方法的第一實施例的程序流程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防止移動終端誤解鎖的方法的第二實施例的程序流程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防止移動終端誤解鎖的系統的實施例的結構框圖。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對本專利技術的技術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現對照附圖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I如圖I所示,圖I是本實施例的防止移動終端誤解鎖的方法的程序流程圖。本實施例的防止移動終端誤解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I :在移動終端鎖屏狀態下點亮屏幕。移動終端應具有前置攝像頭和觸摸屏,當然,其它具有前置攝像頭和觸摸屏的移動終端也適用于本專利技術的方法。移動終端包括智能手機或者平板電腦等,在本實施例中,移動終端是指智能手機。移動終端在鎖屏狀態下,其屏幕無顯示,呈現“黑屏”狀態。在移動終端鎖屏狀態下,通過電源鍵或者主菜單鍵,點亮屏幕,使屏幕由“黑屏”狀態轉為顯示狀態,當然,此時屏幕處于解鎖界面。S2 :進行解鎖,同時在解鎖過程中的設定時間段內進行步驟S3。設定時間段的定義應根據移動終端的不同而進行,也即不同的移動終端,可能具有不同的解鎖過程的時長,據此定義設定時間段。設定時間段小于或者等于解鎖過程的時長,本實施例中,解鎖過程的時長是I. 5秒,將其中的第0. 8秒-I. 2秒定義為設定時間段。在其它的實施例中,解鎖過程的時長也可以是其它的數值,例如是I. 3秒,設定時間段也可以是其中的第0-1. 3秒,也即一旦進行解鎖,則就進行步驟S3,其它與本實施例相同,不再贅述。解鎖包括滑動光圈解鎖、滑動解屏狀態圖片解鎖、輸入密碼解鎖或者滑動解鎖框中的滑動標解鎖。S3:啟動移動終端的前置攝像頭采集前置攝像頭正面物體的圖片并分析,分析圖片中是否存在用戶的正面或者臉部,若果是,則跳至步驟S4,否則,跳至步驟S5。進一步講,解鎖過程的時長是I. 5秒,其中的第0. 8秒-I. 2秒為設定時間段,當解鎖過程進行到第0. 8秒時,啟動移動終端的前置攝像頭采集前置攝像頭正面物體的圖片并分析,分析圖片中是否存在用戶的正面或者臉部,若果是,則跳至步驟S4,否則,跳至步驟S5。在第0.8秒-I. 2秒這個設定時間段內進行圖片的采集與分析、分析結果的輸出。前置攝像頭正面物體是指前置攝像頭所面對的物體,例如可以是用戶的正面或者臉部,也可以是移動終端在置于包中時所面對的包的內壁;相應地,前置攝像頭采集的圖片可以是其中包含有用戶的正面或者臉部,也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防止移動終端誤解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S1:在移動終端鎖屏狀態下點亮屏幕;S2:進行解鎖,同時在解鎖過程中的設定時間段內進行步驟S3;S3:啟動移動終端的前置攝像頭采集前置攝像頭正面物體的圖片并分析,分析圖片中是否存在用戶的正面或者臉部,若果是,則跳至步驟S4,否則,跳至步驟S5;S4:解鎖完畢后解鎖成功;S5:解鎖完畢后解鎖失敗。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丁少峰,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