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電吹風風嘴,其包括風嘴出風部和風嘴固定部;所述風嘴固定部套接在電吹風的出風口上;所述風嘴出風部設于所述風嘴固定部的前端,并通過一角度限位裝置連接所述風嘴固定部;所述風嘴出風部還始終連通所述風嘴固定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電吹風風嘴通過角度限位裝置去調節風嘴出風部與風阻固定部之間的相對角度,達到調節電吹風風嘴使用角度的目的,方便使用者進行轉換角度吹風,而且可以減少出現手臂勞累現象。(*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種電吹風風嘴
本技術涉及電吹風配件
,尤其涉及一種電吹風風嘴。
技術介紹
現有的電吹風風嘴,其主要是套接在電吹風的出風口上,用于集中風量吹干頭發。 但是現有的電吹風風嘴只能沿著與電吹風出風方向進行吹風,不能調節使用角度,當使用者需要轉換角度進行吹風時,只能通過手臂的不規則運動使電吹風風嘴轉換到所需要的角度,一旦吹風時間較長,容易出現手臂勞累的現象。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以調節使用角度,方便使用者進行轉換角度吹風,而且可以減少出現手臂勞累現象的電吹風風嘴。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內容具體如下一種電吹風風嘴,其包括風嘴出風部和風嘴固定部;所述風嘴固定部套接在電吹風的出風口上;所述風嘴出風部設于所述風嘴固定部的前端,并通過一角度限位裝置連接所述風嘴固定部;所述風嘴出風部還連通所述風嘴固定部。為了使電吹風風嘴可以選擇沿著與電吹風出風方向一致的方向吹風或者沿向上偏離電吹風出風方向的方向吹風或沿向下偏離電吹風出風方向的方向吹風,優選地,所述角度限位裝置包括左圓形限位柱、右圓形限位柱、與左圓形限位柱滑動連接并與電吹風出風方向平行的左限位槽、與右圓形限位柱滑動連接并與電吹風出風方向平行的右限位槽; 所述左圓形限位柱和右圓形限位柱分別對應設置在所述風嘴出風部左右兩端的內壁上;所述左限位槽和右限位槽分別設于所述風嘴固定部左右兩端的外壁上;所述左限位槽包括左長方形限位滑槽和設于所述左長方形限位滑槽后端并與所述左長方形限位滑槽連通的左弧形折彎部;所述左長方形限位滑槽的寬度與左圓形限位柱的外徑相匹配;所述左弧形折彎部的弧長與所述左圓形限位柱外徑所在圓周的周長相匹配;所述右限位槽包括右長方形限位滑槽和設于所述右長方形限位滑槽后端并與所述右長方形限位滑槽連通的右弧形折彎部;所述右長方形限位滑槽的寬度與右圓形限位柱的外徑相匹配;所述右弧形折彎部的弧長與所述右圓形限位柱外徑所在圓周的周長相匹配;所述風嘴固定部的前端套接在所述風嘴出風部的后端之中。或者,優選地,所述角度限位裝置包括左圓形限位柱、右圓形限位柱、與左圓形限位柱滑動連接并與電吹風出風方向平行的左限位槽、與右圓形限位柱滑動連接并與電吹風出風方向平行的右限位槽;所述左圓形限位柱和右圓形限位柱分別對應設置在所述風嘴出風部左右兩端的外壁上;所述左限位槽和右限位槽分別設于所述風嘴固定部左右兩端的內壁上;所述左限位槽包括左長方形限位滑槽和設于所述左長方形限位滑槽后端并與所述左長方形限位滑槽連通的左弧形折彎部;所述左長方形限位滑槽的寬度與左圓形限位柱的外徑相匹配;所述左弧形折彎部的弧長與所述左圓形限位柱外徑所在圓周的周長相匹配;所述右限位槽包括右長方形限位滑槽和設于所述右長方形限位滑槽后端并與所述右長方形限位滑槽連通的右弧形折彎部;所述右長方形限位滑槽的寬度與右圓形限位柱的外徑相匹配;所述右弧形折彎部的弧長與所述右圓形限位柱外徑所在圓周的周長相匹配;所述風嘴出風部的后端套接在所述風嘴固定部的如端之中。需要說明的是,所述左長方形限位滑槽的寬度與左圓形限位柱的外徑相匹配具體是指左長方形限位滑槽的寬度需要取使左圓形限位柱剛好可以在左長方形限位槽內部滑動的數值;所述左弧形折彎部的弧長與所述左圓形限位柱外徑所在圓周的周長相匹配具體是指左弧形折彎部的弧長需要取左圓形限位柱進入到左弧形折彎部后可在所述左弧形折彎部內作周向轉動的數值;同理,所述右長方形限位滑槽的寬度與右圓形限位柱的外徑相匹配具體是指右長方形限位滑槽的寬度需要取使右圓形限位柱剛好可以在右長方形限位槽內部滑動的數值;所述右弧形折彎部的弧長與所述右圓形限位柱外徑所在圓周的周長相匹配具體是指右弧形折彎部的弧長需要取右圓形限位柱進入到右弧形折彎部后可在所述右弧形折彎部內作周向轉動的數值。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產生了如下有益效果本技術的電吹風風嘴通過角度限位裝置去調節風嘴出風部與風阻固定部之間的相對角度,達到調節電吹風風嘴使用角度的目的,方便使用者進行轉換角度吹風,而且可以減少出現手臂勞累現象。附圖說明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描述圖I為本技術的電吹風風嘴實施例一處于拆分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電吹風風嘴實施例一處于組裝狀態并且風嘴出風部向下折彎時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一如圖I和圖2所示,本技術的電吹風風嘴,其包括風嘴出風部I和風嘴固定部 2 ;所述風嘴固定部2套接在電吹風的出風口(圖未示)上;所述風嘴出風部I設于所述風嘴固定部2的前端,并通過一角度限位裝置連接所述風嘴固定部2 ;所述風嘴出風部I還連通所述風嘴固定部2。為了使電吹風風嘴可以選擇沿著與電吹風出風方向一致的方向吹風或者沿向上偏離電吹風出風方向的方向吹風或沿向下偏離電吹風出風方向的方向吹風,具體地,所述角度限位裝置包括左圓形限位柱11、右圓形限位柱12、與左圓形限位柱11滑動連接并與電吹風出風方向平行的左限位槽21、與右圓形限位柱12滑動連接并與電吹風出風方向平行的右限位槽(圖未示);所述左圓形限位柱11和右圓形限位柱12分別對應設置在所述風嘴出風部I左右兩端的內壁上;所述左限位槽21和右限位槽分別設于所述風嘴固定部2左右兩端的外壁上;所述左限位槽21包括左長方形限位滑槽211和設于所述左長方形限位滑槽211后端并與所述左長方形限位滑槽211連通的左弧形折彎部212 ;所述左長方形限位滑槽211的寬度與左圓形限位柱11的外徑相匹配;所述左弧形折彎部212的弧長與所述左圓形限位柱11外徑所在圓周的周長相匹配;所述右限位槽包括右長方形限位滑槽和設于所述右長方形限位滑槽后端并與所述右長方形限位滑槽連通的右弧形折彎部;所述右長方形限位滑槽的寬度與右圓形限位柱12的外徑相匹配;所述右弧形折彎部的弧長與所述右圓形限位柱12外徑所在圓周的周長相匹配;所述風嘴固定部2的前端套接在所述風嘴出風部I的后端之中。需要說明的是,所述左長方形限位滑槽211的寬度與左圓形限位柱11的外徑相匹配具體是指左長方形限位滑槽211的寬度需要取使左圓形限位柱11剛好可以在左長方形限位滑槽211內部滑動的數值;所述左弧形折彎部212的弧長與所述左圓形限位柱11外徑所在圓周的周長相匹配具體是指左弧形折彎部212的弧長需要取左圓形限位柱11進入到左弧形折彎部212后可在所述左弧形折彎部212內作周向轉動的數值;同理,所述右長方形限位滑槽的寬度與右圓形限位柱12的外徑相匹配具體是指右長方形限位滑槽的寬度需要取使右圓形限位柱12剛好可以在右長方形限位槽內部滑動的數值;所述右弧形折彎部的弧長與所述右圓形限位柱12外徑所在圓周的周長相匹配具體是指右弧形折彎部的弧長需要取右圓形限位柱12進入到右弧形折彎部后可在所述右弧形折彎部內作周向轉動的數值。當電吹風風嘴需要沿著與電吹風出風方向一致的方向吹風時,人手向前拉動風嘴出風部1,此時左圓形限位柱11沿著遠離左弧形折彎部212的方向在左長方形限位滑槽 211內滑動,同時,右圓形限位柱12沿著遠離右弧形折彎部的方向在右長方形限位滑槽內滑動,直到左圓形限位柱11和右圓形限位柱12分別同時滑動到左長方形限位滑槽211的前端和右長方形限位滑槽的前端為止,此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吹風風嘴,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風嘴出風部和風嘴固定部;所述風嘴固定部套接在電吹風的出風口上;所述風嘴出風部設于所述風嘴固定部的前端,并通過一角度限位裝置連接所述風嘴固定部;所述風嘴出風部還連通所述風嘴固定部。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肖勇,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奮達電器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