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按摩裝置,特別涉及一種行走式按摩裝置。
技術介紹
現有市場的按摩椅結構,其背部按摩結構通常為固定式,只能在同一固定高度對按摩者進行按摩,大大限制了按摩的范圍,不利于按摩者進行全身按摩。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按摩椅結構的缺點,本技術提供一種新型的行走式按摩裝置。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所采取的措施一種行走式按摩裝置,包括頭枕外殼、靠枕后蓋、底座,所述頭枕外殼內設置有頭枕支架,頭枕支架上設置有頸部按摩機構,頭枕支架通過限位卡扣固定于靠枕后蓋頂部;靠枕后蓋內設置有按摩機構箱體,按摩機構箱體一側活動固定于導向柱上,導向柱兩端固定于靠枕前蓋內的上下位置;按摩機構箱體內設置有背部按摩機構,按摩機構箱體一側設置有行走齒輪,行走齒輪與固定于靠枕后蓋內的直線齒輪活動配合連接;所述靠枕后蓋內設置有縱向限位結構,同時,縱向限位結構與按摩機構箱體背部設置的限位槽相配合活動連接;所述靠枕后蓋前端設置有靠枕前蓋,靠枕后蓋底部設置有坐墊。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按摩結構可在縱向進行上下運動,滿足按摩者不同部位的按摩需求,有效進行全身按摩,使得按摩者得到全身心的放松。附圖說明圖1,本技術結構軸測示意圖。圖2,本技術內部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一種行走式按摩裝置,如圖I、圖2所示,包括頭枕外殼I、靠枕后蓋4、底座3,所述頭枕外殼I內設置有頭枕支架6,頭枕支架6上設置有頸部按摩機構5,頭枕支架6通過限位卡扣7固定于靠枕后蓋4頂部;靠枕后蓋4內設置有按摩機構箱體8,按摩機構箱體8 —側活動固定于導向柱11上,導向柱11兩端固定于靠枕前蓋2內的上下位置;按摩機構箱體8 ...
【技術保護點】
一種行走式按摩裝置,包括頭枕外殼(1)、靠枕后蓋(4)、底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頭枕外殼(1)內設置有頭枕支架(6),頭枕支架(6)上設置有頸部按摩機構(5),頭枕支架(6)通過限位卡扣(7)固定于靠枕后蓋(4)頂部;靠枕后蓋(4)內設置有按摩機構箱體(8),按摩機構箱體(8)一側活動固定于導向柱(11)上,導向柱(11)兩端固定于靠枕前蓋(2)內的上下位置;按摩機構箱體(8)內設置有背部按摩機構(13),按摩機構箱體(8)一側設置有行走齒輪(9),行走齒輪(9)與固定于靠枕后蓋(4)內的直線齒輪(10)活動配合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夏光義,王申煒,朱潤華,吳木火,
申請(專利權)人:瑞安市天倫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