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洗胃機,包括過濾瓶、排污桶、進液管、吸液管、胃管,它還包括壓力傳感顯示單元,進液管的一端連接過濾瓶、吸液管的一端連接排污桶過濾瓶連接充液泵、排污桶連接吸液泵。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在給患者洗胃是可以看到為內部的壓力情況,提高安全性能。(*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ー種洗胃機,屬于醫療用具
技術介紹
目前,在急救洗胃過程中,患者和醫務人員之間的配合較弱,采用洗胃機進行洗胃時,可能會出現洗胃液多進少排、多進不排、急性胃擴張等情況,而現有的洗胃機不能自動反映問題,在經過幾次出胃、進胃后,很容易導致胃破裂,給患者造成極大危害、而且現有洗胃機操作繁瑣。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操作簡便、提高安全性、減少患者痛苦的洗胃機。為達到以上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包括過濾瓶、排污桶、進液管、吸液管、胃管,它還包括壓カ傳感顯示單元,進液管的一端連接過濾瓶、吸液管的一端連接排污桶過濾瓶連接充液泵、排污桶連接吸液泵。進ー步的,所述的進液管和吸液管上分別設有開關閥I和開關閥II。進ー步的,所述的壓力傳感顯示単元包括壓カ傳感器、信號線和顯示器。進ー步的,所述的壓力傳感器置于胃管的頂端內側。進ー步的,所述的信號線通過端ロ密封管道穿到胃管內。進ー步的,所述的進液管、吸液管、胃管和端ロ密封管道通過四通連通。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結構簡單,在給患者洗胃時可以看到胃內部的壓カ情況,提高安全性。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I為本技術結構圖。圖中1.過濾瓶,2.排污桶,3.進液管,4.吸液管,5.胃管,6.充液泵,7.吸液泵,8.四通,9.開關閥1,10.開關閥II, 11.壓カ傳感器,12.信號線,13.顯不器。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作詳細的描述,結合圖1,,包括過濾瓶I、排污桶2、進液管3、吸液管4、胃管5,它還包括壓カ傳感顯示単元,進液管3的一端連接過濾瓶I、吸液管4的一端連接排污桶2,過濾瓶I連接充液泵6,排污桶2連接吸液泵7。進液管3和吸液管4上分別設有開關閥I 9和開關閥II 10。所述的壓力傳感顯示単元包括壓力傳感器11、信號線12和顯示器13。壓カ傳感器11置于胃管5的頂端內側,信號線12通過端ロ密封管道穿到胃管5內,所述的進液管3、吸液管4、胃管5和端ロ密封管道通過四通8連通。以上所述者,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來限定本技術的實施范圍,即凡依本技術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為本技術權利要求范圍所涵蓋,這里不再一一舉例。權利要求1.洗胃機,包括過濾瓶、排污桶、進液管、吸液管、胃管,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壓力傳感顯示單元,進液管的一端連接過濾瓶,吸液管的一端連接排污桶過濾瓶連接充液泵,排污桶連接吸液泵。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洗胃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液管和吸液管上分別設有開關閥I和開關閥II。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洗胃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壓力傳感顯示單元包括壓力傳感器、信號線和顯示器。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洗胃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壓力傳感器置于胃管的頂端內側。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洗胃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號線通過端口密封管道穿到胃管內。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洗胃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液管、吸液管、胃管和端口密封管道通過四通連通。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洗胃機,包括過濾瓶、排污桶、進液管、吸液管、胃管,它還包括壓力傳感顯示單元,進液管的一端連接過濾瓶、吸液管的一端連接排污桶過濾瓶連接充液泵、排污桶連接吸液泵。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結構簡單,在給患者洗胃是可以看到為內部的壓力情況,提高安全性能。文檔編號A61M3/02GK202802309SQ20122054188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3日專利技術者陳鳳春 申請人:陳鳳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洗胃機,包括過濾瓶、排污桶、進液管、吸液管、胃管,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壓力傳感顯示單元,進液管的一端連接過濾瓶,吸液管的一端連接排污桶過濾瓶連接充液泵,排污桶連接吸液泵。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鳳春,
申請(專利權)人:陳鳳春,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