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平板式縫模涂布機,包括成膜臺面(14),成膜臺面(14)下面設有成膜步進電機(19)及與其相連的X軸絲桿(12),成膜臺面(14)的上方設有縫模刀具(15),縫模刀具(15)設置在能夠沿X軸平移的龍門架上,龍門架與X軸絲桿(12)相連,龍門架的位置受成膜步進電機(19)控制,縫模刀具(15)上固定有注射器(5),注射器(5)的注射頭與縫模刀具(15)的縫模間隙(29)相連。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緊湊,操作方面,設備體積小,重量輕,便于實驗室使用和小規模樣品試制。(*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平板式縫模涂布機
本專利技術涉及薄膜及薄膜器件制備領域,具體是一種平板式縫模涂布機。
技術介紹
縫模技術被廣泛運用在溶液和熔融物質涂布領域,其結構簡單,可靠性好,所成薄膜精度高。縫模通常由兩個相互留有間隙的模唇組成,涂布液以一定流速注入縫模間隙, 在間隙內展開后經開口吐出。縫模開口與成膜基片之間保持相對移動,吐出溶液附著在基片上形成均勻薄膜。或者熔融物質經縫模開口吐出口后快速冷卻形成固定厚度和寬度的材料。縫模技術很好的兼容了卷對卷設備,適合快速、高效的生產方式,有效節省了生產成本。申請號為200620018571.9的中國技術專利公開了一種雙面縫模水平涂布機。其屬于電池極片制造設備范圍,密封涂布箱安裝在該涂布機的中間位置,三道烘干箱內都安裝紅外發生元件、熱風懸浮裝置、旋轉糾偏導輥和托輥;電池極片集流體經過自動糾偏放卷裝置、恒張力傳感器、托輥、旋轉糾偏導輥、縫模擠壓涂布頭和三道烘干箱至自動糾偏恒張力收卷裝置。因涂布層里外同時加熱,順利排出潮氣,不僅解決了熱風烘干造成的先外后里的烘干缺陷,而且節省了 30-50%能源。與電池極片軋機和連續分條機可以聯合組成電池極片涂布連軋使電池極片能夠帶滾壓,減少電池極片的變形抗力和滾壓后的厚度反彈量,使生產效率提高兩倍和提高極片制造精度。申請號為200480006017. 2的中國專利技術專利公開了一種夾縫模具和具有涂膜的基體材料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裝置。其通過一對相對的模唇的組合,在模唇之間具有模唇間隙和行成在該模唇間隙的下端的涂布液的吐出口,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方的模唇由沿著上下方向重合、并且可以沿著與所述吐出口的縱向成直角的方向相對移動的至少2個部件構成,進而,由以下各要件構成,即可調整這些部件的相對位置地與這些部件相配合的部件配合要件,在相對位置的調整后將這些部件相互連接的部件連結要件,安裝在這些部件的與所述吐出口側相一側的外面、規定不部件的相對移動的位置的定位要件,以及,將所述定位要件固定在所述部件上的定位要件的固定要件。申請號為200810003154.0的中國專利技術專利公開了一種可獲得高精度的膜厚分布、構造簡單且維護后無需在調整的縫模及墊片。在本專利技術的縫模中,在第一唇部與第二唇部的相對面上形成歧管,將墊片夾持在第一唇部與第二唇部之間固定,形成與歧管連通并將下端的開口作為輸出口的槽,在墊片上設置有厚度從兩端部朝著中央部變化的錐部。申請號為201080010828. 5的中國專利技術專利公開了一種將光學涂層涂布到基材上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a)制備含有溶劑組分和成膜組分的光學涂層制劑;(b) 利用模具涂布機通過將所述光學涂層涂布到基材上而形成被涂基材,其中所述被涂布的光學涂層在所訴基材上形成厚度為8微米至100微米的濕膜;(C)干燥所述被涂基材,其中所述被涂基材處于基本水平的平面,從而使所述濕膜轉換成厚度小于I微米的干膜。所述光學涂層制劑包含,相對于所述光學涂層制劑的總重量,大于O. 3被%但不超過10%的固體。所述被涂基材可選被固化。申請號為200810109812. 4的中國專利技術專利公開了一種液體涂布裝置。該液體涂布裝置具有引導被涂布薄片的引導輥和縫模,縫模將溶液涂布于被引導輥引導的涂布薄片的表面,該縫模具有間隙,該間隙具有沿引導輥的旋轉方向延伸的開口。縫模在引導輥上的旋轉方向的后側,還具有成為與引導輥對應的圖面的前緣部,在引導輥的旋轉方向上,前緣部與引導輥相對的部分的長度被設定為,以引導輥的軸為中心的中心角為O. 95-3. 0°。現有的縫模設備都是為工業化生產而設計,有效提高了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但由于體積龐大,費用昂貴,運行成本高,在實驗和小規模試制過程中不適用,不利于科學研究和小批量生產。在實驗室中大部分新材料一次最終只能合成數百毫克,假如用現有設備來制備薄膜顯然不夠用。再者,某些材料一克售價要上萬元,價格非常昂貴,用現有設備一次制備大量器件,既浪費材料也起不到研究效果。市場上存在少量用于實驗室的縫模設備, 但功能單一,材料利用率不高,成膜效果也不夠理想。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針對現有縫模涂布設備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用于實驗室和小規模樣品試制的平板式縫模涂布機,設備結構簡單,成膜精度高,節省材料。一種平板式縫模涂布機,包括成膜臺面,其特征在于成膜臺面下面設有成膜步進電機(19)及與其相連的X軸絲桿,成膜臺面的上方設有縫模刀具,縫模刀具設置在能夠沿X 軸平移的龍門架上,龍門架與X軸絲桿相連,龍門架的位置受成膜步進電機控制,縫模刀具上固定有注射器,注射器的注射頭與縫模刀具的縫模間隙相連。成膜步進電機帶動活動龍門架沿X軸方向運動,從而形成縫模刀具與成膜臺面之間的相對移動,移動速度和距離可以根據實際成膜需求在一定范圍內任意設定。進一步的,注射器豎直固定于縫模刀具上。注射器直接與縫模刀具相連,省去了連接軟管,溶液固有浪費量盡可能減小,同時因為減少了中間環節,避免了二次污染。注射器中的溶液通過模唇塊上的溶液注入孔注入,經導流孔進入模唇塊與模唇片夾緊形成的縫模間隙,在其中展開后從下端開口吐出。進一步的,縫模刀具設有多個縫模間隙,注射器的個數與縫模間隙的個數相同,每個縫模間隙與一個注射器相連。進一步的,龍門架上設有Y軸絲桿及與其相連的手輪,通過轉動手輪能夠帶動縫模刀具及注射器沿Y軸移動。進一步的,龍門架上固定著注射步進電機,注射步進電機與Z軸絲桿相連,推塊隨著Z軸絲桿的轉動而沿著Z軸移動。注射步進電機帶動推塊用以推動注射器按設定速度向縫模刀具注入溶液。進一步的,成膜臺面從下至上依次由隔熱板、加熱板、導熱板組成,加熱板由密布加熱絲向外依次包裹高溫絕緣布、不銹鋼板而成。進一步的,成膜臺面上固定一個或多個用于探測臺面溫度的溫度探測器。如此即可達到控制成膜臺面溫度的目的。進一步的,縫模刀具主要由模唇塊和模唇片組成。進一步的,縫模刀具上設有用于調節縫模刀具與成膜臺面之間的間隙的調節螺栓。間隙寬度通常為O-IOmm可調。進一步的,縫模刀具上設有電加熱器以及溫度探測器。其目的是對縫模刀具內的溶液進行預熱,從而更好地成膜。本專利技術結構緊湊,操作方面,設備體積小,重量輕,便于實驗室使用和小規模樣品試制。本專利技術將注射器直接插入縫模刀具,省去了連接軟管,盡可能減小了溶液固有浪費量,起到了節約材料的效果,同時避免了溶液的二次污染。附圖說明圖I為平板式縫模涂布機結構示意圖之一;圖2為平板式縫模涂布機結構示意圖之二 ;圖3為縫模刀具結構示意圖;圖中示出1 Z軸左側光桿;2 Z軸絲桿;3 Z軸右側光桿;4 :推塊;5 :注射器;6 左側龍門柱Y軸絲桿;8 Υ軸光桿;9 :調節螺栓;10 :緊固螺栓;11 Χ軸左側光桿;12 Χ 軸絲桿;13 :Χ軸右側光桿;14 :成膜臺面;15 :縫模刀具;16 :Χ軸滑塊;17 :右側龍門柱;18 手輪;19 :成膜步進電機;20 :龍門背板;21 :龍門頂板;22 :注射步進電機;23 :注射基座; 24 :左側法蘭塊;25 :右側法蘭塊;26 :模唇塊;27 :溶液注入孔;28 :導流孔;29 :縫模間隙; 30 :模唇片;31 :Υ軸滑塊;32 :電加熱器導線。具體實施方式如圖I至圖3所示,本專利技術中涉及的平板式縫模涂布機主要由成膜步進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平板式縫模涂布機,包括成膜臺面(14),其特征在于成膜臺面(14)下面設有成膜步進電機(19)及與其相連的X軸絲桿(12),成膜臺面(14)的上方設有縫模刀具(15),縫模刀具(15)設置在能夠沿X軸平移的龍門架上,龍門架與X軸絲桿(12)相連,龍門架的位置受成膜步進電機(19)控制,縫模刀具(15)上固定有注射器(5),注射器(5)的注射頭與縫模刀具(15)的縫模間隙(29)相連。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侯林濤,王標,
申請(專利權)人:暨南大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