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行李車的拉桿,包括第一連桿、第二連桿和連接裝置,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均為空心管,第二連桿套設在所述第一連桿中;連接裝置包括第一塑件和第二塑件,其中,第一塑件為內徑不大于第一連桿外徑的筒狀結構,第二塑件為包括大直徑段和小直徑段的階梯狀圓柱體,其大直徑段的直徑不大于所述第一連桿的內徑,其小直徑段的直徑不小于所述第二連桿的內徑。而當拉桿展開后,套設在第一拉桿外部的第一塑件和設置在第二拉桿內部的第二塑件使拉桿的連接段成為一個實心段,加強了原本為空心管的拉桿連接端的強度,從而使拉桿在受到外界的徑向作用力時不易折斷。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使用了上述拉桿的行李車。(*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行李車的拉桿和一種行李車
本技術涉及行李車
,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行李車的拉桿,還涉及一種行李車。
技術介紹
行李車是一種專門用于托運行李的運輸工具。由于在車站或機場等場合人流較為密集,當旅客因攜帶較多的行李而不便行動時,一個行李車就十分的必要了,安裝于行李車前方的拉桿是旅客拖拽行李車時必不可少的一個部件。圖I示出了一種現有的行李車,該行李車包括本體01和安裝在本體01前方的拉桿02,其中,拉桿02由外、中、內三根空心管組成。外空心管04通過設置在其底端的兩根連桿03與本體01鉸接,中空心管05套設在外空心管04中,而內空心管06套設在中空心管 05中。外空心管04和中空心管05之間、中空心管05和內空心管06之間分別通過設置在空心管上的限位孔及設置在空心管中的彈性銷限位。上述的行李車拉桿具有結構簡單的優點,但是,由于相連的空心管之間僅依靠彈性銷在沿空心管軸線的方向上限位,而在空心管的徑向方向上沒有任何的加固裝置。當拉桿受到徑向上的作用力時,拉桿容易從空心管的連接處折斷。由以上所述,如何解決現有拉桿在受到外界徑向作用力時容易在空心管的連接處折斷的問題,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亟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技術提供一種行李車的拉桿,以解決現有拉桿在受到徑向的外界作用力時,容易在空心管的連接處折斷的問題,本技術還提供了一種行李車。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行李車的拉桿,包括第一連桿、第二連桿,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均為空心管, 第二連桿套設在第一連桿中,還包括連接裝置,連接裝置包括套設在第一連桿端部的筒狀的第一塑件和設置在第二連桿端部的第二塑件;第一塑件的內徑不大于第一連桿的外徑, 第二塑件為包括大直徑段和小直徑段的階梯狀圓柱體,大直徑段的直徑不大于第一連桿的內徑,小直徑段的直徑不小于第二連桿的內徑。優選地,在上述的拉桿中,還包括設置在第二連桿中的彈銷,彈銷包括彈性部和插銷部,插銷部的長度大于第二連桿的壁厚;第二連桿和第一連桿的端部均設置有限位孔,限位孔的內徑大于插銷部外徑;第一塑件上設置有彈性按鍵,彈性按鍵的內表面上設置有與定位孔位置對應的凸臺,凸臺的直徑小于限位孔的內徑,凸臺的高度大于第一連桿的壁厚。優選地,在上述的拉桿中,彈銷是U形的雙頭彈銷,限位孔是在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上對稱設置的限位孔,彈性按鍵是對稱設置在第一塑件上的兩個彈性按鍵。優選地,在上述的拉桿中,還包括兩個定位板,定位板包括本體和垂直設置在本體上的定位柱;第二連桿上設置有與定位柱相匹配的定位孔,兩個定位板未設置定位柱的一面相對地設置在第二連桿中,雙頭彈銷設置在兩個定位板之間。優選地,在上述的拉桿中,還包括設置在第二連桿一端的手柄。優選地,在上述的拉桿中,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均為管內設置有兩平行內表面的異型管。優選地,在上述的拉桿中,還包括延長連桿組,延長連桿組包括至少一根連桿,連桿之間通過連接裝置相連。本技術所提供的拉桿包括第一連桿、第二連桿和連接裝置,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均為空心管,第二連桿套設在第一連桿中;連接裝置包括第一塑件和第二塑件,其中, 第一塑件為內徑不大于第一連桿外徑的筒狀結構,第二塑件為包括大直徑段和小直徑段的階梯狀圓柱體,其大直徑段的直徑不大于第一連桿的內徑,其小直徑段的直徑不小于第二連桿的內徑。在使用本技術所提供的拉桿時,將第一塑件套設在第一連桿的端部,再將第二塑件的小直徑段塞入第二連桿的端部,最后將第二連桿設置有第二塑件的一端從第一連桿套設有第一塑件的一端塞入。可以看到,在拉桿收縮時,連接裝置分別套設在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的端部,并不影響拉桿的收縮;而當拉桿展開后,套設在第一拉桿外部的第一塑件和設置在第二拉桿內部的第二塑件使拉桿的連接段成為一個實心段,加強了原本為空心管的拉桿連接端的強度,從而使拉桿在受到外界的徑向作用力時不易折斷。本技術還提供了一種行李車,在該行李車中使用了上述的拉桿。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I為現有的行李車中拉桿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所提供的拉桿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拉桿連接部局部的爆炸圖;圖4為拉桿連接部局部的剖視圖;圖5為采用雙頭彈銷的拉桿的連接部局部的爆炸圖;圖6為設置了定位板的拉桿的爆炸圖;圖7為本技術實施例所提供的另一拉桿的爆炸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實施例公開了一種行李車的拉桿,以解決現有拉桿在受到外界的徑向作用力時容易在空心管的連接處折斷的問題。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本技術實施例公開了一種行李車的拉桿,如圖2所示,該拉桿包括第一連桿I、第二連桿2和連接裝置3,其中,第一連桿I和第二連桿2均為空心管,同時,第二連桿2 能夠套設在第一連桿I中。請參考圖3,連接裝置3包括第一塑件30和第二塑件31。第一塑件30為筒狀,其內徑不大于第一連桿I的外徑,第一塑件30套設在第一連桿I的端部。第二塑件31為具有大直徑段和小直徑段的階梯狀圓柱體零件,大直徑段的直徑不大于第一連桿I的內徑,小直徑段的直徑不小于第二連桿2的內徑,第二塑件。在使用本技術實施例所提供的拉桿時,第一塑件套設在第一連桿的端部,第二塑件的小直徑段塞入第二連桿的端部,再將第二連桿設置有第二塑件的一端從第一連桿套設有第一塑件的一端塞入。在拉桿收縮時,連接裝置分別套設在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的端部,并不影響拉桿的收縮。在展開拉桿后,如圖4所示,套設在第一拉桿外部的第一塑件和設置在第二拉桿內部的第二塑件使拉桿的連接段成為一個實心段,加強了原本為空心管的拉桿連接端的強度,從而使拉桿在受到外界的徑向作用力時不易折斷。在上述實施例所提供的拉桿中,第一連桿I和第二連桿2僅依靠部件之間的摩擦力保持相對位置,為了進一步的加強第一連桿I和第二連桿2之間的連接,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本實施例所提供的拉桿還包括用于限制第一連桿I和第二連桿2相對位置的彈銷。彈銷包括彈性部和插銷部;在第二連桿2和第一連桿I的端部均設置有限位孔; 彈銷設置在第二連桿2中,插銷部插入限位孔中,彈性部則通過自身的彈性與第二連桿2的內壁相抵定位。同時,在第一塑件上設置有彈性按鍵,在彈性按鍵的內表面上設置有與定位孔位置對應的凸臺,該凸臺的直徑小于限位孔的內徑,凸臺的高度大于第一連桿的壁厚。在將第二連桿2從第一連桿I中抽出后,彈銷上的插銷部從第二連桿2的內部透過第二連桿2上的限位孔插入到第一連桿I的限位孔中,可以想到,此時第二連桿2無法再縮回第一拉桿I中。在需要將第二連桿2收回到第一連桿I中時,按下第一塑件上的按鍵, 利用按鍵內側的凸臺將卡嵌入第一連桿I限位孔中的彈銷部頂出,此時第一連桿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行李車的拉桿,包括第一連桿、第二連桿,所述第一連桿和所述第二連桿均為空心管,所述第二連桿套設在所述第一連桿中,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連接裝置,所述連接裝置包括套設在所述第一連桿端部的筒狀的第一塑件和設置在所述第二連桿端部的第二塑件;所述第一塑件的內徑不大于所述第一連桿的外徑,所述第二塑件為包括大直徑段和小直徑段的階梯狀圓柱體,所述大直徑段的直徑不大于所述第一連桿的內徑,所述小直徑段的直徑不小于所述第二連桿的內徑。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俞臨兵,嚴學良,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西域戶外用品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