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防卡引流三通分料器。包括:殼體,其上部有一個進料口下部有左右兩個出料口;兩塊引流板,分設在殼體的進料口內的左右兩側并與殼體固定;兩塊導流板,分設在殼體的進料口內的前后兩側并與殼體固定;扇形翻板,呈半圓形,其弧部向上地置于殼體內,其圓心部位固定在與殼體鉸接的傳動軸上,該扇形翻板由前后兩塊扇形面板、若干連接前后扇形面板的支撐筋、兩塊連接在前后扇形面板之間并分別位于扇形面板的中心軸線左右兩側的引流翻板組成;推桿,其一端連接驅動機構而另一端餃接連桿,該連桿的另一端與所述傳動軸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應用在輸送轉運系統中,可以使輸送轉運系統穩定工作,同時提高物料在輸送轉運過程中切換功能。(*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防卡引流三通分料器
本技術涉及一種輸送轉運防卡引流三通分料器,屬于輸送轉運系統。
技術介紹
在輸送轉運系統中,三通分料器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三通分料器能否穩定可靠地運行直接影響到整個輸送轉運系統的穩定性。現有三通分料器主要存在以下缺點I.三通分料器經常會出現翻板往復運動時不能達到設計位置,從而在輸送轉運過程中不能達到設計要求;2.三通分料器的翻板時常出現卡死現象,使輸送轉運過程不能正常運轉影響生產;3.三通分料器主傳動軸結構設計不合理,經常出現主傳動軸斷裂現象;4.三通分料器還有堵煤現象出現。
技術實現思路
鑒于上述,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防卡引流三通分料器,它能夠完全徹底解決上述問題,同時在輸送轉運過程中具備快速、靈活切換物料輸送功能,保證輸送轉運系統正常穩定運轉。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防卡引流三通分料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由前后側板和左右側板圍成, 呈上小下大形,其上部形成一個進料口,其下部具有左右兩個出料口 ;兩塊引流板,分設在殼體的進料口內的左右兩側并與殼體固定;兩塊導流板,分設在殼體的進料口內的前后兩側并與殼體固定;扇形翻板,呈半圓形,其弧部向上地置于殼體內,其圓心部位固定在與殼體鉸接的傳動軸上,該扇形翻板由前后兩塊扇形面板、若干連接前后扇形面板的支撐筋、兩塊連接在前后扇形面板之間并分別位于扇形面板的中心軸線左右兩側的引流翻板組成;推桿,其一端連接驅動機構而另一端鉸接連桿,該連桿的另一端與所述傳動軸連接。進一步地所述前后側板或左右側板之一上安裝檢修門。所述位于扇形面板的中心軸線兩側的左右弓I流翻板的下端分別向左右傾斜,形成坡度。所述導流板的內端向下彎折并延伸至所述扇形面板的上端內側。所述兩塊引流板的位置分別對應所述扇形翻板的左右工作極限位置。本技術防卡引流三通分料器應用于輸送轉運系統中,可以使輸送轉運系統穩定工作,同時提高物料在輸送轉運過程中的切換功能。在輸送轉運系統工作過程中需要切換物料運行方向時,防卡引流三通分料器可以快速、靈活對物料進行切換,并在此切換過程中防卡引流三通分料器結構具備運行阻力小特點;防卡引流三通分料器主體結構在設計時采用螺栓連接,可方便裝配、維修和檢查;防卡引流三通分料器主傳動軸結構在設計上可以有效的抗擊沖擊;防卡引流三通分料器具備引流功能,可以使物料順暢通過。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側視圖;圖3為圖1的A-A向視圖;圖4為圖1的B-B向視圖;圖5-圖7分別為扇形翻板的主視圖、左視圖、俯視圖;圖8、圖9分別為引流板的側視圖、主視圖;圖10、圖11分別為移動式側板的側視圖、主視圖。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防卡引流三通分料器,其包括殼體,由前后側板和左右側 板圍成,呈上小下大形,其上部形成一個進料口,其下部具有左右兩個出料口 ;兩塊引流板, 分設在殼體的進料口內的左右兩側并與殼體固定;兩塊導流板,分設在殼體的進料口內的 前后兩側并與殼體固定;扇形翻板,呈半圓形,其弧部向上地置于殼體內,其圓心部位固定 在與殼體鉸接的傳動軸上,該扇形翻板由前后兩塊扇形面板、若干連接前后扇形面板的支 撐筋、兩塊連接在前后扇形面板之間并分別位于扇形面板的中心軸線左右兩側的引流翻板 組成;推桿,其一端連接驅動機構而另一端鉸接連桿,該連桿的另一端與所述傳動軸連接。進一步地所述前后側板或左右側板之一上安裝檢修門。所述位于扇形面板的中心軸線兩側的左右引流翻板的下端分別向左右傾斜,形成 坡度。所述導流板的內端向下彎折并延伸至所述扇形面板的上端內側。所述兩塊引流板的位置分別對應所述扇形翻板的左右工作極限位置。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見圖1和圖2。防卡引流三通分料器由引流板1、扇形翻板2、導流板3、移動式側 板4、殼體5、推桿6、檢修門7組成。8為傳動裝置。其中兩塊引流板1分設在殼體5的進料口內的左右兩側并與殼體5固定,兩塊引流板 1的位置分別對應扇形翻板2的左右工作極限位置。引流板1的形狀如圖8圖9所示。兩塊導流板3分設在殼體5的進料口內的前后兩側并與殼體5固定。導流板3的 內端向下彎折并延伸至所述扇形面板的上端內側(參見圖3)。推桿6的一端連接驅動機構而另一端鉸接連桿9,該連桿9的另一端與所述傳動軸 連接。見圖5至圖7。扇形翻板2由前后兩塊扇形面板21、若干連接前后扇形面板21的 支撐筋23、兩塊連接在前后扇形面板21之間并分別位于扇形面板的中心軸線24左右兩側 的引流翻板22組成。位于扇形面板的中心軸線24兩側的左右引流翻板22的下端分別向 左向右傾斜,形成一定的坡度。見圖4。移動式側板4與殼體5用螺栓連接。見圖10和圖11。在移動式側板4上安裝檢修門7。此檢修門也可安裝在前后側板或左右側板之一上。由上述可知,扇形翻板2設置在殼體5內兩個出料口之間;在進料口內兩側分別設有導流板3,在兩導流板3的兩端分別設有引流板I ;在殼體5兩側設有移動式側板4,移動式側板4與殼體5采用螺栓連接;移動式側板4上安裝檢修門7 ;扇形翻板2與主傳動軸之間采用頂絲方式連接,在主傳動軸兩側設有軸承座和支撐軸承座裝置。采用移動式側板可以方便安裝維修。當安裝時,先將扇形翻板安裝到位后,再把移動側板和殼體用螺栓連接好,這樣可以方便安裝。當輸送轉運防卡引流三通分料器在現場工作時,其內部扇形翻板發生磨損可以通過把移動側板從殼體上拆裝下來對扇形翻板進行檢修,這樣可以方便維修。此外,移動側板面積相對較大,移動側板從殼體上拆裝下來后,留給安裝和維修的空間也比較大。導流板和弓I流板與殼體之間采用螺栓連接方式固定,此結構方便導流板和引流板的裝配與檢修;支撐軸承座裝置采用不等邊角鋼制作而成,不等邊角鋼側面與殼體焊接,上面與軸承座采用螺栓連接,此結構可以有效地抵抗物料對主傳動軸的沖擊力;由于在進料口內兩側分別設有導流板,在導流板兩側設有引流板,且所述的兩側導流板的下端分別設置在兩扇形面板上端內側(見圖3),這樣可以保證推桿帶動扇形翻板工作時,物料能夠完全落在扇形翻板內的引流翻板上,同時扇形翻板內的引流翻板是按照一定物料坡度設計而成,能夠使物料料輸送更加暢通;引流板分布在扇形翻板的兩個工作極限位置上,在輸送轉運過程中引流板可以把物料引流到扇形翻板內的引流翻板上,能有效保證輸送轉運系統穩定運行。防卡引流三通分料器工作方式物料從殼體內上部入料口進入,從殼體內下部兩個出料口其中一個出料口流出。通過推桿帶動扇形翻板使物料在殼體下部兩個出料口之間按照輸送轉運系統要求進行物料切換。權利要求1.一種防卡引流三通分料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殼體,由前后側板和左右側板圍成,呈上小下大形,其上部形成一個進料口,其下部具有左右兩個出料口; 兩塊引流板,分設在殼體的進料口內的左右兩側并與殼體固定; 兩塊導流板,分設在殼體的進料口內的前后兩側并與殼體固定; 扇形翻板,呈半圓形,其弧部向上地置于殼體內,其圓心部位固定在與殼體鉸接的傳動軸上,該扇形翻板由前后兩塊扇形面板、若干連接前后扇形面板的支撐筋、兩塊連接在前后扇形面板之間并分別位于扇形面板的中心軸線左右兩側的引流翻板組成; 推桿,其一端連接驅動機構而另一端鉸接連桿,該連桿的另一端與所述傳動軸連接。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防卡引流三通分料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防卡引流三通分料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由前后側板和左右側板圍成,呈上小下大形,其上部形成一個進料口,其下部具有左右兩個出料口;兩塊引流板,分設在殼體的進料口內的左右兩側并與殼體固定;兩塊導流板,分設在殼體的進料口內的前后兩側并與殼體固定;扇形翻板,呈半圓形,其弧部向上地置于殼體內,其圓心部位固定在與殼體鉸接的傳動軸上,該扇形翻板由前后兩塊扇形面板、若干連接前后扇形面板的支撐筋、兩塊連接在前后扇形面板之間并分別位于扇形面板的中心軸線左右兩側的引流翻板組成;推桿,其一端連接驅動機構而另一端鉸接連桿,該連桿的另一端與所述傳動軸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董永清,
申請(專利權)人:董永清,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