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熱網加熱器進氣旁路裝置,包括:熱網加熱器(101)、熱網加熱器進氣隔離閥(201),吸收式熱泵(105),熱網加熱器旁路管道(202)及熱網加熱器進氣旁路閥(203),所述的熱網加熱器(101)通過熱網蒸汽管道(107)連接汽輪機(102)的抽汽母管道(103),所述的吸收式熱泵(105)通過熱泵驅動蒸汽管道(108)連接所述汽輪機(102)的蒸汽母管道(103);所述的熱網加熱器旁路管道(202)的兩端分別連接在所述熱網加熱器進氣隔離閥(201)兩端的所述熱網蒸汽管道(107)上;所述的熱網加熱器進氣旁路閥(203)設于所述熱網加熱器旁路管道(202)上。(*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熱網加熱器進氣旁路裝置
本技術是關于熱電廠余熱利用技術,特別是關于一種熱網加熱器進氣旁路裝置。
技術介紹
如圖I所示,現有技術中,熱網加熱器101進氣是采用的汽輪機102的某一段抽汽作為加熱熱源(通過母管道103供應抽氣),同時該段抽汽又作為吸收式熱泵105的驅動蒸汽熱源,兩支蒸汽管道107、108接至同一根母管道103。熱網加熱器101管道為原廠的系統設備,管道直徑大,而吸收式熱泵105蒸汽需求量相對小,所以吸收式熱泵105驅動蒸汽管道和閥門的規格選用就較小。(例如原廠熱網加熱器系統因設計需要選用的加熱蒸汽管道直徑為1000mm,閥門選用規格DN1000。而進入熱泵前驅動蒸汽管道直徑為500mm.閥門選用規格DN500。)因兩路管道兩支蒸汽管道107、108的管徑和阻力不同而造成了汽輪機抽汽在進入熱網加熱器101和吸收式熱泵105時蒸汽流量分配不匹配的情況。正常運行時,由于熱網加熱器101蒸汽管道和閥門的管徑較大,其開度的大小對蒸汽流量的影響很大,就會造成吸收式熱泵105的驅動蒸汽流量波動較大甚至不能滿足熱泵驅動蒸汽的需求量,影響吸收式熱泵105安全正常運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一種熱網加熱器進氣旁路裝置,使進入吸收式熱泵的驅動蒸汽的工況更加穩定,大大提高了吸收式熱泵的安全性。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一種熱網加熱器進氣旁路裝置,包括熱網加熱器101、熱網加熱器進氣隔離閥201及吸收式熱泵105,所述的熱網加熱器101通過熱網蒸汽管道107連接汽輪機102的蒸汽母管道103,所述的吸收式熱泵105通過熱泵驅動蒸汽管道108連接所述汽輪機102的蒸汽母管道103 ;所述的熱網加熱器進氣旁路裝置還包括 熱網加熱器旁路管道202及熱網加熱器進氣旁路閥203,所述的熱網加熱器旁路管道202的兩端分別連接在所述熱網加熱器進氣隔離閥201兩端的所述熱網蒸汽管道107上;所述的熱網加熱器進氣旁路閥203設于所述熱網加熱器旁路管道202上。進一步地,所述的熱網加熱器進氣旁路裝置還包括熱泵機組驅動蒸汽進口閥 204,設于所述的熱泵驅動蒸汽管道108上。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增加該熱網加熱器進氣旁路裝置,使得調整蒸汽壓力和溫度的分配過程更加合理科學。使進入吸收式熱泵的驅動蒸汽的工況更加穩定, 大大提高了吸收式熱泵的安全性,同時又減少了工作人員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在附圖中圖I為現有技術的乏汽余熱回收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提供熱網加熱器進氣旁路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技術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在此,本技術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技術,但并不作為對本技術的限定。如圖2所示,本技術提供一種熱網加熱器進氣旁路裝置,該熱網加熱器進氣旁路裝置包括熱網加熱器101、熱網加熱器進氣隔離閥201及吸收式熱泵105,熱網加熱器旁路管道202、熱網加熱器進氣旁路閥203及熱泵機組驅動蒸汽進口閥204。熱網加熱器101通過熱網蒸汽管道107連接汽輪機102的蒸汽母管道103。吸收式熱泵105通過熱泵驅動蒸汽管道108連接汽輪機102的蒸汽母管道103。熱泵機組驅動蒸汽進口閥204設于熱泵驅動蒸汽管道108上。熱網加熱器旁路管道202的兩端分別連接在熱網蒸汽管道107上,并且熱網加熱器旁路管道202的兩端與熱網蒸汽管道107連接的位置分別位于熱網加熱器進氣隔離閥 201的兩端。熱網加熱器進氣旁路閥203設于所述熱網加熱器旁路管道202上。如圖2所示,主要管道及閥門的尺寸如下熱網加熱器旁路管道202直徑為 500mm,熱網加熱器進氣旁路閥203的尺寸為DN500,熱網蒸汽管道107的直徑為1000mm, 熱網加熱器進氣隔離閥201的尺寸為DN1000,進入吸收式熱泵105前驅動蒸汽管道直徑為 500mm,閥門選用規格DN500,熱網加熱器101進口處管道的尺寸為700mm。如果吸收式熱泵105不投入運行,熱網加熱器進氣旁路閥203可以保持關閉,熱網加熱器進氣隔離閥201保持開啟。當吸收式熱泵105投入運行后,需要關閉熱網加熱器進氣隔離閥201,同時開啟熱網加熱器進氣旁路閥203,由于吸收式熱泵105投運后進入熱網加熱器101的蒸汽流量減少,加熱蒸汽可以通過熱網加熱器旁路管道202進入熱網加熱器 101。通過調整熱網加熱器進氣旁路閥203的閥門開度可調整熱泵驅動蒸汽的壓力和溫度在正常的范圍內。再如圖2所示,圖中僅僅示出了一個熱網加熱器101,僅為示例而已,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知,其他熱網加熱器的熱網蒸汽管道也均連接有熱網加熱器旁路管道。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具體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熱網加熱器進氣旁路裝置,包括:熱網加熱器(101)、熱網加熱器進氣隔離閥(201)及吸收式熱泵(105),所述的熱網加熱器(101)通過熱網蒸汽管道(107)連接汽輪機(102)的蒸汽母管道(103),所述的吸收式熱泵(105)通過熱泵驅動蒸汽管道(108)連接所述汽輪機(102)的蒸汽母管道(10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熱網加熱器進氣旁路裝置還包括:熱網加熱器旁路管道(202)及熱網加熱器進氣旁路閥(203),所述的熱網加熱器旁路管道(202)的兩端分別連接在所述熱網加熱器進氣隔離閥(201)兩端的所述熱網蒸汽管道(107)上;所述的熱網加熱器進氣旁路閥(203)設于所述熱網加熱器旁路管道(202)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熱網加熱器進氣旁路裝置,包括熱網加熱器(101)、熱網加熱器進氣隔離閥(201)及吸收式熱泵(105),所述的熱網加熱器(101)通過熱網蒸汽管道(107)連接汽輪機(102)的蒸汽母管道(103),所述的吸收式熱泵(105)通過熱泵驅動蒸汽管道(108)連接所述汽輪機(102)的蒸汽母管道(10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熱網加熱器進氣旁路裝置還包括熱網加熱器旁路管道(202)及熱網...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田家耕,葛雪鋒,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創時能源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