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光纖連接裝置,包含一殼座,及一連接單元。該殼座包括一基壁、二分別由該基壁兩相反側同向延伸的側壁、一與所述側壁相卡合的結合壁,及一由該基壁、所述側壁及該結合壁相配合界定出的安裝空間。該連接單元包括安裝于該安裝空間中的第一連接件與一第二連接件,及一穿置該第一連接件與該第二連接件的導管。利用該結合壁是與所述側壁相卡合的設計,使該第一、二連接件與該導管能夠直接安裝于該安裝空間內,再將該結合壁與所述側壁相互卡合,就可完成該光纖連接裝置的組裝,不但能有效避免熱影響,且組裝方便簡單、成本低又不易損壞。(*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連接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光纖連接裝置。
技術介紹
參閱圖1,現有光纖連接器1,包括相配合的一第一殼體11與一第二殼體12、相配合設置于該第一殼體11與該第二殼體12間的一第一底座13與一第二底座14,及一穿置于該第一底座13與該第二底座14的導管15。實際應用時,是先將該導管15穿置于該第一底座13,接著與該第二底座14相互對合,再將裝好的該第一底座13與該第二底座14裝入該第一殼體11,再與該第二殼體12相互對合,最后,再利用超音波焊接技術將該第一殼體11與該第二殼體12相互焊合。眾所周知,焊接的高溫容易使相互焊合的組件變質甚至是發生變形,進而影響該光纖連接器I的光學特性與機械特性。而且以超音波焊接技術焊合該第一殼體11與該第二殼體12,不但容易產生粉塵污染,還需額外增添焊接設備,造成制造成本居高不下。參閱圖2,為了克服上述缺點,相關業者研發出如中國臺灣第200817741號「光纖連接器」專利申請案所公開的技術其主要是利用模塑一體成型的外殼體17取代該圖I中的第一殼體11與該第二殼體12,以避免因焊接高溫所可能產生的變形與粉塵污染,同時也減少設備成本。但是,由于該外殼體17是一體成型,因此,要將該第一底座13與該第二底座14強制塞入該外殼體17中,不但費時費力,而且稍有不慎就很有可能造成該第一底座13、第二底座14或該外殼體17因過大外力而發生損壞。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有效避免熱影響,且組裝方便簡單、成本低又不易損壞的光纖連接裝置。本技術光纖連接裝置,包含一個殼座,及一個安裝于該殼座中的連接單元。該殼座包括一個基壁、二個分別由該基壁兩相反側同方向延伸的側壁、一個與該基壁相間隔且與所述側壁相卡合的結合壁,及一個由該基壁、所述側壁及該結合壁相配合界定出的安裝空間。該連接單元包括一個安裝于該安裝空間中的第一連接件、一個與該第一連接件相配合地安裝于該安裝空間中的第二連接件,及一支穿置該第一連接件與該第二連接件的導管。本技術的光纖連接裝置,還包含一個外殼,該外殼包括一個環繞界定一個容置空間的圍繞壁,及一個與該圍繞壁相卡合的基座,該基座具有一個形成有一個定位孔的連接壁、數個由該連接壁朝向該殼座方向延伸以與該圍繞壁相卡合的卡合臂,及數個兩端分別頂抵該連接壁與該殼座以將該殼座定位于該容置空間中的彈性件,該連接壁的定位孔是與該殼座的基壁、所述側壁及該結合壁相配合。本技術的光纖連接裝置,該殼座的所述側壁皆具有一個一體連設于該基壁上且形成有數個卡合孔的壁體部,及一個由該壁體部朝向該外殼的圍繞壁方向延伸的推抵部,該結合壁具有數個對應卡設于所述卡合孔的卡塊,而該外殼的圍繞壁具有相間隔的一個內壁面與一個外壁面、一個面向該基座方向且與該容置空間相連通的連接端,及一個相反于該連接端且與該容置空間相連通的插接端,該內壁面形成有二個與所述推抵部相配合的卡抵部,所述彈性件是推抵所述推抵部卡抵于相配合的卡抵部中。本技術的光纖連接裝置,還包含一個能分離地設置于該插接端的防塵單元,該防塵單元包括一個由該插接端伸入該容置空間中的防塵件,及一個套設于該防塵件上的第一密封環。本技術的光纖連接裝置,該防塵單元還包括一個形成于該防塵件的第一外螺紋,而該外殼的圍繞壁的內壁面形成有一個與該第一外螺紋相配合的第一內螺紋。本技術的光纖連接裝置,還包含一個定位單元,而該外殼的圍繞壁還具有一、個由該外壁面徑向向外延伸的凸緣,該定位單兀包括一個環設于該外殼的圍繞壁的外壁面的定位環,及一個介于該定位環與該凸緣間的第二密封環。本技術的光纖連接裝置,該定位單元還包括一個形成于該定位環的第二內螺紋,而該外壁面形成有一個與該第二內螺紋相配合的第二外螺紋。本技術的光纖連接裝置,該防塵單元還包括一個連接該防塵件與該外殼的連接件。本技術的光纖連接裝置,所述側壁還具有二個相間隔地由該壁體部朝向另一側壁方向凸伸的限位部,該第一連接件具有一個介于所述限位部間的第一接合部,及一個由該第一接合部朝遠離該第二連接件方向延伸的第一套管,該第二連接件具有一個與該第一接合部相配合且介于所述限位部間的第二接合部,及一個由該第二接合部朝遠離該第一連接件方向延伸的第二套管,該導管是穿置該第一套管與該第二套管。本技術的光纖連接裝置,該外殼的圍繞壁還具有一個形成于該插接端的防誤I■■己 O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該結合壁是與所述側壁相卡合的設計,使該第一連接件、第二連接件與該導管能夠直接安裝于該安裝空間內,再將該結合壁與所述側壁相互卡合,就能夠完成該光纖連接裝置的組裝,不但能有效避免熱影響,且組裝方便簡單、成本低又不易損壞。附圖說明圖I是一剖視圖,說明一現有光纖連接器。圖2是一剖視圖,說明中國臺灣第200817741號「光纖連接器」專利申請案。圖3是一立體分解圖,說明本技術光纖連接裝置的第一較佳實施例。圖4是一剖視圖,輔助說明圖3。圖5是一立體分解圖,說明本技術光纖連接裝置的第二較佳實施例。圖6是一剖視圖,輔助說明圖5。圖7是另一剖視圖,輔助說明圖5。圖8是一示意圖,說明該第二較佳實施例的應用情形。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詳細說明。在本技術被詳細描述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說明內容中,類似的組件是以相同的編號來表示。參閱圖3、4,本技術光纖連接裝置2的第一較佳實施例包含一殼座3,及一安裝于該殼座3中的連接單元4。該殼座3包括一基壁31、二分別由該基壁31兩相反側朝遠離該基壁31的方向同方向延伸的側壁32、一與該基壁31相間隔且與所述側壁32相卡合的結合壁33,及一由該基壁31、所述側壁32,及該結合壁33相配合界定出的安裝空間34。所述側壁32皆具有一個一體連設于該基壁31上且形成有數個卡合孔322的壁體部321,及二相間隔地由該壁體部321朝向另一側壁32方向凸伸的限位部323。而該結合壁33具有數個對應卡設于所述卡合孔322的卡塊331。該連接單元4包括一安裝于該安裝空間34中的第一連接件41、一與該第一連接件41相配合地安裝于該安裝空間34中的第二連接件42,及一穿置該第一連接件41與該第二連接件42的導管43。該第一連接件41具有一介于所述限位部323間的第一接合部411,及一由該第一接合部411朝遠離該第二連接件42方向延伸的第一套管412。該第二連接件42具有一與該第一接合部411相配合且介于所述限位部323間的第二接合部421,及一由該第二接合部421朝遠離該第一連接件41方向延伸的第二套管422,該導管43是穿置該第一套管412與該第二套管422。利用該結合壁33是與所述側壁32相卡合的設計,使該第一連接件41、該第二連接件42與該導管43能夠直接安裝于所述限位部323間,再將該結合壁33與所述側壁32相互卡合,就能夠完成該光纖連接裝置2的組裝,不但能有效避免熱影響,而無需使用額外機具,因此組裝方便簡單、成本低,還能避免利用外力強制迫合所發生的損壞。參閱圖5,本技術光纖連接裝置2的第二較佳實施例,大致是與該第一較佳實施例相似,不同的地方在于該光纖連接裝置2還包含一用于容置該殼座3的外殼5、一可分離地設置于該外殼5上的防塵單兀6,及一環設于該外殼5上的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光纖連接裝置,包含:一個殼座,以及一個安裝于該殼座中的連接單元;其特征在于:該殼座包括一個基壁、二個分別由該基壁兩相反側同方向延伸的側壁、一個與該基壁相間隔且與所述側壁相卡合的結合壁,一個由該基壁、所述側壁及該結合壁相配合界定出的安裝空間,該連接單元,包括一個安裝于該安裝空間中的第一連接件、一個與該第一連接件相配合地安裝于該安裝空間中的第二連接件,及一支穿置于該第一連接件與該第二連接件的導管。
【技術特征摘要】
2012.08.10 TW 1012154731.一種光纖連接裝置,包含一個殼座,以及一個安裝于該殼座中的連接單元;其特征在于 該殼座包括一個基壁、二個分別由該基壁兩相反側同方向延伸的側壁、一個與該基壁相間隔且與所述側壁相卡合的結合壁,一個由該基壁、所述側壁及該結合壁相配合界定出的安裝空間,該連接單元,包括一個安裝于該安裝空間中的第一連接件、一個與該第一連接件相配合地安裝于該安裝空間中的第二連接件,及一支穿置于該第一連接件與該第二連接件的導管。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光纖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光纖連接裝置還包含一個外殼,該外殼包括一個環繞界定一個容置空間的圍繞壁,及一個與該圍繞壁相卡合的基座,該基座具有一個形成有一個定位孔的連接壁、數個由該連接壁朝向該殼座方向延伸以與該圍繞壁相卡合的卡合臂,及數個兩端分別頂抵該連接壁與該殼座以將該殼座定位于該容置空間中的彈性件,該連接壁的定位孔是與該殼座的基壁、所述側壁及該結合壁相配合。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纖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殼座的所述側壁皆具有一個一體連設于該基壁上且形成有數個卡合孔的壁體部,及一個由該壁體部朝向該外殼的圍繞壁方向延伸的推抵部,該結合壁具有數個對應卡設于所述卡合孔的卡塊,而該外殼的圍繞壁具有相間隔的一個內壁面與一個外壁面、一個面向該基座方向且與該容置空間相連通的連接端,及一個相反于該連接端且與該容置空間相連通的插接端,該內壁面形成有二個與所述推抵部相配合的卡抵部,所述彈性件是推抵所述推抵部卡抵于相配合的卡抵部中。4.根...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林清源,
申請(專利權)人:建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富陽貿易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