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可作U盤的IC卡,IC卡本體具有IC卡讀取數據等功能,在IC卡本體的一端鉸接有黑膠體U盤,U盤具有存儲功能,黑膠體U盤可在所述IC卡本體上繞鉸接凸軸做360°的轉動,U盤不使用時,黑膠體U盤置于IC卡本體的凹槽中;需使用U盤時,將凹槽中的U盤旋轉,使U盤的插口朝外即可使用,操作簡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將IC卡與U盤功能完整結合在一個卡片載體上,節約資源,便于攜帶,使用方便,特別適用于高頻率使用IC卡和U盤的人群,同時也給使用者帶來新奇的感受。(*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集成電路卡,特別涉及一種可作U盤的IC卡。
技術介紹
目前,IC卡(Integrated Circuit Card,集成電路卡),由IC芯片、感應天線、以及PVC(polyvinylchloride,聚氯乙烯)外殼組成,卡片在一定距離范圍(通常為5_10mm)靠近讀寫器表面,通過無線電波的傳遞來完成數據的讀寫操作,其運用范圍很廣,可用于公車、食堂等刷卡消費使用,又可用于門禁系統中的身份識別,或用于員工考勤等,IC卡的運用已經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了。另外,移動U盤可通過USB接口與電腦相連接,起到傳輸數據,移動存儲數據的作用,其以其體積小、存儲量大、可移動等優點,在生活中也廣泛使用。目前,IC卡和U盤在運用中分開使用,給攜帶以及使用帶來不便。因此,如何實現一種既能具有IC卡的功能,又具有U盤功能的卡片是業內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作U盤的IC卡,旨在融合U盤和IC卡于一張卡上面,使該卡既具有IC卡功能,又具有U盤存儲功能,便于攜帶使用,克服了 IC卡與U盤分開攜帶使用的不足。本技術提出一種可作U盤的IC卡,包括IC卡本體,還包括一黑膠體U盤,沿所述IC卡本體的一端向內凹進形成一與所述黑膠體U盤形狀適配的凹槽,所述黑膠體U盤前端插口朝內的置于所述凹槽中;所述黑膠體U盤的后端與所述凹槽兩側鉸接。優選地,在所述黑膠體U盤后端的兩側設有鉸接槽,在所述凹槽的兩側設有與所述鉸接槽對應的鉸接凸軸,所述黑膠體U盤通過所述鉸接槽與所述鉸接凸軸的結合完成鉸接。優選地,所述凹槽的底部鏤空,所述黑膠體U盤可在所述IC卡本體上繞所述鉸接凸軸作360°轉動。優選地,所述凹槽的底部為平面,所述黑膠體U盤可在所述IC卡本體上繞所述鉸接凸軸作I至180°轉動。優選地,所述IC卡本體包括IC芯片、天線線圈,所述IC芯片和所述天線線圈設置在絕緣基板上,并通過PVC材料封裝形成。優選地,所述黑膠體U盤包括由黑膠體進行封裝形成的U盤主體以及覆蓋在所述U盤主體上的外殼,所述U盤主體與所述外殼之間通過化學膠水粘貼。本技術可作U盤的IC卡的IC卡本體具有IC卡讀取數據等功能,在IC卡本體的一端鉸接有黑膠體U盤,U盤具有存儲功能,黑膠體U盤可在所述IC卡本體的上繞鉸接凸軸做180°或360°的轉動,U盤不使用時,黑膠體U盤置于IC卡本體的凹槽中;需使用U盤時,將凹槽中的U盤旋轉,使U盤的插口朝外即可使用,操作簡單;本技術將IC卡與U盤功能完整結合在一個卡片載體上,節約資源,便于攜帶,使用方便,特別適用于高頻率使用IC卡和U盤的人群,同時也給使用者帶來新奇的感受。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可作U盤的IC卡的一實施例中IC卡本體的縱剖面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可作U盤的IC卡的一實施例中黑膠體U盤的主視圖;圖3為本技術可作U盤的IC卡的一實施例中黑膠體U盤不使用時置于凹槽中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可作U盤的IC卡一實施例中黑膠體U盤在使用時向外旋轉90度角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可作U盤的IC卡的一實施例中黑膠體U盤在使用時向外旋轉180度角的結構示意圖。本技術目的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具體實施方式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參照圖I至圖5,提出本技術的可作U盤的IC卡的一實施例,包括IC卡本體2,該IC卡本體2包括IC芯片3和由感應天線形成的天線線圈4,IC卡芯片用于數據存儲,天線線圈4用于與讀寫器表面感應,進而通過讀寫器實現數據的讀寫存儲。IC芯片3和天線線圈4設置在絕緣基板上,并通過PVC材料封裝形成該IC卡本體2,PVC材料為聚氯乙烯,具有粘度低、流動性好、易脫泡、可常溫固化等特點,適合灌封及模壓成型,且其固化后的酸堿性能好,防潮防水防油防塵性能佳,從而可更好的保護其內的IC芯片3和天線線圈4等元器件。本實施例還包括一黑膠體U盤,黑膠體U盤包括由黑膠體進行封裝形成的U盤主體I以及覆蓋在U盤主體I上的外殼5,可與電腦連接實現數據的傳輸存儲。U盤主體I內包括存儲器、解碼器和穩壓器,并由黑膠體封裝形成密封體,防水、防塵性能好,還可防震,使用起來較為靈活;外殼5為金屬或塑膠材料制成,U盤主體I與外殼5之間通過化學膠水粘貼。沿IC卡本體2的一端向內凹進形成一與黑膠體U盤形狀適配的凹槽,黑膠體U盤前端插口朝內的置于凹槽中,在黑膠體U盤后端的兩側設有鉸接槽7,在凹槽的兩側設有與鉸接槽7對應的鉸接凸軸6,通過鉸接槽7與鉸接凸軸6的結合,黑膠體U盤的后端與凹槽兩側在鉸接處8鉸接。該凹槽的底面為平面,黑膠體U盤可正面朝下、前端插口朝內的置于凹槽中,這樣在不使用黑膠體U盤時,可對黑膠體U盤的正面進行保護;使用時,黑膠體U盤可在IC卡本體2上繞鉸接凸軸6作I至180°的轉動;該凹槽的底部還可設為鏤空狀,這樣,黑膠體U盤可在IC卡本體2上繞鉸接凸軸6作360°轉動,方便黑膠體U盤與IC卡本體2之間呈任一角度的使用。U盤不使用時,黑膠體U盤置于IC卡本體2的凹槽中;需使用U盤時,將凹槽中的黑膠體U盤向外旋轉,使黑膠體U盤的插口朝外,即可插入電腦進行數據的傳輸存儲,操作簡單;使用完畢后,向內旋轉黑膠體U盤置凹槽中即可恢復原狀。本技術的IC卡本體2具有IC卡讀取數據等功能,在IC卡本體2的一端的黑膠體U盤具有移動數據存儲功能,可通過IC卡本體2與讀寫器的表面靠近實現數據讀寫,通過黑膠體U盤插口與電腦連接實現數據的讀寫,移除后可單獨實現數據的存儲,進而達到將U盤和IC卡功能完整的結合在一個卡片載體上,節約資源,便于攜帶,使用方便,特別適用于高頻率使用IC卡和U盤的人群,同時也給使用者帶來新奇的感受。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術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技術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術的專利保護范圍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可作U盤的IC卡,包括IC卡本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黑膠體U盤,沿所述IC卡本體的一端向內凹進形成一與所述黑膠體U盤形狀適配的凹槽,所述黑膠體U盤前端插口朝內的置于所述凹槽中;所述黑膠體U盤的后端與所述凹槽兩側鉸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可作U盤的IC卡,包括IC卡本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黑膠體U盤,沿所述IC卡本體的一端向內凹進形成一與所述黑膠體U盤形狀適配的凹槽,所述黑膠體U盤前端插口朝內的置于所述凹槽中;所述黑膠體U盤的后端與所述凹槽兩側鉸接。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可作U盤的IC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黑膠體U盤后端的兩側設有鉸接槽,在所述凹槽的兩側設有與所述鉸接槽對應的鉸接凸軸,所述黑膠體U盤通過所述鉸接槽與所述鉸接凸軸的結合完成鉸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作U盤的IC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底部鏤空,所述黑膠體U盤可在所述IC卡本體上繞...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龍勇新,龍文業,
申請(專利權)人:龍勇新,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