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一種日球、地球、月球三球演示教具,特別涉及一種全仿真三球儀。
技術介紹
目前,國內的三球儀產品和專利技術種類很多,但都不能全面地模擬演示日地月三球的運行,教育界需要一種功能更全的三球儀輔助教學,市場需要技術性能更高的產品更新換代。目前三球儀產品和專利技術存在的不足方面主要有1、它們采用的是黃道坐標系,其中大型的三球儀如蘇州育龍科教設備有限公司的飛碟式三球儀、浙江康貝爾科教設備有限公司的豪華三球儀等,它們都在三球運行的空間上設置了半球形透明天球,三球的運行是在天球的背景中進行的,天球赤道、北天極明顯的擺在眼前,這在客觀上又確認存在著赤道坐標系。其黃道坐標系只反映日地月三球之間的關系,雖然其也引入了天球、黃道十二宮星座,但黃道坐標系不能反映和演示赤道坐標系所能反映和演示的地球與天球、恒星之間的運行關系,如恒星的周日視運動和周年視運動等,演示天體運行的范圍和深度相對較小;作為地球北半球的人們,從自身感覺和習慣出發,總覺得身處天球之中,以正北上方天球北天極的北極星作為參照物,更容易接受的是赤道坐標系。由于其兩種坐標系的并存,造成了一些有悖于三球真實運行的演示結果,例如地球的自轉軸不垂直于天球和日球的赤道平面,地軸指向偏離北天極的北極星,這有悖于人們早已形成的北天極在正北上方,北極星在北天極的認知。2、地球公轉圍繞日球的赤道平面運行,地球公轉的軌道平面與天球和日球的赤道平面平行或重合,如蘇州市華夏科技展示品制作公司的大型飛碟式三球儀等,這有悖于地球公轉軌道平面與天球和日球的赤道平面相交所應存在的23° 26'的交角。3、半球形透明天球上未繪出恒星和星座,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全仿真三球儀,其特征在于:全仿真三球儀是由:日球自轉及發光裝置(1)、地球自轉裝置(2)、月球自轉及升降裝置(3)、月球公轉裝置(4)、地球公轉裝置(5)、地月升降裝置(6)和電路板(7)組成,日球自轉及發光裝置(1)位于底板的中央,地球公轉長臂的一端套在日球中心軸套管上,其外端設有地球公轉裝置(5),地球公轉長臂靠近外端的上面設有地月升降裝置(6),在地月升降裝置(6)的上面設有月球公轉裝置(4),在月球公轉裝置(4)的中心處設有地球自轉裝置(2),地球自轉裝置(2)的一側設有月球自轉及升降裝置(3),電路板(7)設置在地月升降裝置(6)的一側,底盤圍罩支架(8)設置在全仿真三球儀的上下和周圍。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全仿真三球儀,其特征在于全仿真三球儀是由日球自轉及發光裝置(I)、地球自轉裝置(2)、月球自轉及升降裝置(3)、月球公轉裝置(4)、地球公轉裝置(5)、地月升降裝置(6)和電路板(7)組成,日球自轉及發光裝置(I)位于底板的中央,地球公轉長臂的一端套在日球中心軸套管上,其外端設有地球公轉裝置(5),地球公轉長臂靠近外端的上面設有地月升降裝置(6),在地月升降裝置(6)的上面設有月球公轉裝置(4),在月球公轉裝置 (4)的中心處設有地球自轉裝置(2),地球自轉裝置(2)的一側設有月球自轉及升降裝置(3),電路板(7)設置在地月升降裝置(6)的一側,底盤圍罩支架⑶設置在全仿真三球儀的上下和周圍。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全仿真三球儀,其特征在于在日球自轉及發光裝置(I)中 日球空心軸(11)上端設置半透明空心日球(9),半透明空心日球(9)由上下兩個半空心球組成,細螺桿在中軸處將之緊固,在半透明空心日球(9)內設有一組半導體LED發光管組 (10),日球空心軸(11)穿過固定在上基板(17)上的日球空心軸套管(13),下端通過軸承固定在下基板(25)上,日球空心軸(11)的軸線位于全仿真三球儀的中心;直流減速電機 (26)輸出軸上的電機齒輪(27)和固定在日球空心軸(11)上的大齒輪(18)傳動連接;兩個固定有碳刷架(19)的碳刷架支板(22)固定在下基板(25)上,碳刷架(19)內的碳刷(23) 的一端與固定在日球空心軸(11)下部的導電環套筒(20)上的導電環(21)滑動接觸,碳刷 (23)的另一端通過導線接電路板(7)上的日光電源輸出端,連接導電環(21)的導線(12), 穿過日球空心軸(11)接在半導體LED發光管組(10)的兩端。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全仿真三球儀,其特征在于月球(36)設置在月球空心軸 (37)的上端,月球空心軸(37)套在月球中心軸(39)上,月球中心軸(39)向下穿過固定在上基板(47)的軸套,下端通過軸承固定在下基板(45)上;月球空心軸(37)的中部沿軸線在軸壁上設有一條略大于銷釘(38)直徑的縫,縫的長度大于月球(36)升降行程,一頭帶螺紋的銷釘(38)穿過月球空心軸(37)的軸縫緊固在月球中心軸(39)上部的螺孔中;固定在月球中心軸(39)上的齒輪(41)與固定在斜盤軸(49)上的相同齒數的齒輪(46)嚙合傳動連接,斜盤軸(49)向下穿過上基板(47)上的軸套,下端通過軸承固定在下基板(45)上;在斜盤軸(49)上部設有一橢圓形斜盤(48),斜盤(48)的外邊與固定在月球空心軸(37)下端的傘形圓盤(40)滑動接觸,斜盤(48)在下,傘形圓盤(40)在上;直流減速電機(44)通過電機齒輪(43)與固定在月球中心軸(39)上的月球中心軸大齒輪(42)傳動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全仿真三球儀,其特征在于在地月升降橫擔(73)上面的中心處設有月球公轉軸(72),在月球公轉圓盤(67 )的中心設有月球公轉軸套(71),月球公轉軸套(71)套在月球公轉軸(72)上,坐落在地月升降橫擔(73)上;在月球公轉圓盤(67)中心處的上面設有地球自轉裝置(2),地球的自轉軸線與月球公轉圓盤(67)的中心線重合, 地球自轉裝置的一側設有月球自轉及升降裝置(3);直流減速電機(69)的電機齒輪(68)與固定在月球公轉軸套(71)上的月球公轉大齒輪(70)嚙合傳動連接;月球公轉圓盤(67)上面的相應處設有三個碳刷架(77),碳刷架(77)內的碳刷(76)的下端分別與下面固定在導電環板(74)上的三個導電環(75)滑動接觸,三個導電環(75)通過導線一個接電路板(7) 的電源負極,一個接地球自轉電源輸出的正極,一個接月球自轉電源輸出的正極,三個碳刷 (76)的上端,接電源負極的一個與地球和月球自轉電機的負極端相連,另外兩個分別接兩電機的正極端;在月球公轉圓盤(67)上設有面板轉盤機構在下面板轉盤(53)外邊的相應處設有三個垂直于它的撥桿(80),撥桿(80)向下穿入固定在月球公轉圓盤(67)上的撥桿套管(79)內;轉盤面板(52)通過連接塊(83)固定在下面板轉盤(53)上,轉盤面板(52) 與環形轉盤面板(56)、外圓固定面板(59)、內圓固定面板(14)處于同一平面,其中環形轉盤面板(56 )由環形轉盤面板支架(61)和滑輪導軌(62 )支撐固定在地球公轉長臂(86 )上, 環形轉盤面板(56)在內圓固定面板(14)和外圓固定面板(59)之間與地球一起公轉;下面板轉盤(53)和轉盤面板(52)與其上的地球和月球在環形轉盤面板(56)上的一個圓內以地球自轉軸為中心作月球公轉的運動;在環形轉盤面板(56)與內圓固定面板(14)之間的圓縫隙下,在內圓固定面板(14)下邊固定有內圓固定面板縫環形遮板(15);在環形轉盤面板(56)與外圓固定面板(59)之間的圓縫隙下,在外圓固定面板(59)下邊固定有外圓縫環形遮板(60),在轉盤面板(52)的圓縫隙處下面固定有轉盤面板縫環形遮板(82);轉盤面板(52)和下面板轉盤(53)的中心和外邊的相應處設有地球自轉軸套(50)和月球自轉軸套(51),地球自轉軸和月球自轉軸分別在這兩個軸套內轉動;下面板轉盤(53)的外側周邊和上下面相應處設有由側滑輪夾板(54)固定的側限位滑輪(55)、由上下限位滑輪軸支架 (66)固定的上限位滑輪(64)和由上下限位滑輪軸支架(66)固定的下限位滑輪(65)各一組,每組四個,每個滑輪相隔90°,每組相隔120°,限位套圈(63)通過螺絲固定在環形限位板(58 )上,環形限位板(58 )通過連接塊(57 )和螺絲固定在環形轉盤面板(56 )下。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全仿真三球儀,其特征在于地球公轉中心軸套(85)固定在長臂(86 )的一端,地球公轉中心軸套(85 )穿過地球公轉圓盤(87 )的中心,通過連接螺絲將長臂(86 )和地球公轉圓盤(87 )連接;坐落在上基板(17 )上的地球公轉中心軸套(85 )套在日球自轉裝置(2)中的日球空心軸套管(13)上;在地球公轉中心軸套(85)的上面設有套在日球空心軸套管(13)上的限位環(84);在長臂(86)的外端設有直流減速電機(90),直流減速電機(90 )的電機齒輪(91)與固定在減速齒輪軸(94 )上的減速大齒輪(93 )、減速小齒輪 (92 )及固定在行走輪軸(96 )上的齒輪(97 )和行走輪(98 )傳動連接;減速齒輪軸(94)和行走輪軸(96 )通過軸承固定在左、右側板(95 )間,左右側板通過連接塊(99 )和螺絲固定在長臂(86)上;地球公轉圓盤(87)的兩邊對稱的設置有限位開關組(88)和限位開關組(104), 在其中一組的下面設置有固定在底板(143)上的限位立板(89);限位開關組(88)由常閉限位開關SQl和常開限位開關SQ3組成;限位開關組(104)由常閉限位開關SQ2和常開限位開關SQ4組成;地球公轉圓盤(87)上的相應處固定有兩碳刷架(102),碳刷架(102)內的碳刷(103)的下端與固定在導電環板(100)上的導電環(101)滑動接觸,兩導電環通過導線(105)與輸入電源線相連,兩碳刷(103)的上端通過導線(106)與電路板(7)的電源輸入端連接。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全仿真三球儀,其特征在于絲杠(107)和絲杠(125)的上下兩端通過軸承固定在上基板(124)和下基板(121)之間,在絲杠(107)和絲杠(125)的下部設有同一參數的絲杠齒輪(113)和絲杠齒輪(120),鑲套并限定在升降橫擔(109)內的兩個螺母(108)套在絲杠(107)和絲杠(125)上,升降橫擔(109)的兩端設有限位滑塊(110)...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