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U型接觸的排母連接器,包括塑膠體和端子,所述塑膠體內設有若干個塑膠孔,所述端子穿過塑膠孔連接塑膠體;所述端子上設有第一個腳、第二個腳和與第二個腳相對稱的第三個腳,所述第一個腳底端設有倒角,第二個腳和第三個腳上均設有雙平面結構,雙平面通過圓弧連接;所述塑膠孔側面設有膠芯,膠芯與第一個腳底端的倒角對應處設有反倒角。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設有倒角和反倒角的獨特設計,防止了端子露端的情況;第二個腳和第三個腳形成的喇叭形開口結構設計,與膠芯產生較大的接觸力,防止了膠芯被帶出的現象;端子上設有通過圓弧連接的雙平面結構,不僅不易造成膠芯開裂,還能使反向機構大大的增加端子的保持力。(*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U型接觸的排母連接器
本技術涉及一種U型接觸的排母連接器。
技術介紹
隨著科技的發展,智能電表、工業計算機及通訊設備器材等高端領域都在不斷的發展,特別是在智能電表行業中,連接器是一種必須的基礎元件,它在各電器和部件中起到一種連接和傳遞的作用,這種連接器除滿足這些基本性能外,還必須保證接觸性良好,工作可靠,維修便利?,F在市面上的連接器,往往出現露端、公頭拔出后膠芯脫落和端子保持力小等現象,由于這些不良現象便會造成返廠維修,大大增加了廠家的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效率,耗費了人力財力。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U型接觸的排母連接器,以克服目前現有技術存在的出現露端、公頭拔出后膠芯脫落和端子保持力小等造成的返廠維修,大大增加了廠家的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效率,耗費了人力財力的不足。本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U型接觸的排母連接器,包括塑膠體和端子,所述塑膠體內設有若干個塑膠孔,所述端子穿過塑膠孔連接塑膠體;所述端子上設有第一個腳、第二個腳和與第二個腳相對稱的第三個腳,所述第一個腳底端設有倒角,第二個腳和第三個腳上均設有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通過圓弧連接;所述塑膠孔側面設有膠芯,膠芯與第一個腳底端的倒角對應處設有反倒角。進一步的,所述第二個腳和第三個腳形成喇叭形開口結構,所述膠芯與第二個腳和第三個腳接觸處設有加膠層;所述塑膠孔底端穿插有公針,所述公針穿過所述喇叭形開口結構與端子相接觸;所述第一個腳和第二個腳與膠芯的加膠層相接觸。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本技術設有倒角和反倒角的獨特設計,防止了端子露端情況的發生;端子上喇叭口的設計,使喇叭口與膠芯產生較大的接觸力,防止了膠芯被帶出的現象發生;端子上設有兩個平面,并在兩個平面之間設有一個凹進去的圓弧形狀, 這樣的設計不但不易造成膠芯開裂,而且還能使反向機構大大的增加端子的保持力。附圖說明下面根據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圖I是本技術實施例所述的一種U型接觸的排母連接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所述的一種U型接觸的排母連接器的端子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實施例所述的一種U型接觸的排母連接器的縱向剖視圖;圖4是本技術實施例所述的一種U型接觸的排母連接器使用狀態時的橫向剖視圖。圖中I、塑膠體;2、端子;3、膠芯;4、塑膠孔;5、第一個腳;6、第二個腳;7、第三個腳;8、 倒角;9、第一平面;10、第二平面;11、圓??;12、反倒角;13、公針。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4所示,本技術實施例所述的一種U型接觸的排母連接器,包括塑膠體 I和端子2,所述塑膠體I內設有若干個塑膠孔4,所述端子2穿過塑膠孔4連接塑膠體I ; 所述端子2上設有第一個腳5、第二個腳6和與第二個腳6相對稱的第三個腳7,所述第一個腳5底端設有倒角8,第二個腳6和第三個腳7上均設有第一平面9和第二平面10,第一平面9和第二平面10通過圓弧11連接;所述塑膠孔4側面設有膠芯3,膠芯3與第一個腳 5底端的倒角8對應處設有反倒角12 ;所述第二個腳6和第三個腳7形成喇叭形開口結構; 所述膠芯3與第二個腳6和第三個腳7接觸處設有加膠層;所述塑膠體I內塑膠孔4底端穿插有公針13,公針13穿過所述的喇叭形開口結構與端子2相接觸。具體使用時,在插端子2前先將輔助型針插入到塑膠孔I里面再將端子2插入到塑膠孔I當中,當插到一定深度后端子2倒角8與膠芯3反倒角10處相配合,此時不管怎樣,端子2都不會出現露端情況,可以方便使用。當產品焊接到PCB板后,公針13插入到塑膠孔I中,采用第二個腳6和第三個腳6 形成的喇叭形開口結構彈開后與膠芯3的加膠層直接接觸從而產生較大的接觸力,所以當公針13拔出的同時,膠芯3 —直被第二個腳6和第三個腳7所產生的作用力拉住,這樣就不會導致膠芯3脫落,保證了產品質量。本技術采用雙平面干涉機構,且第一個平面9與第二個平面10通過凹進去的圓弧11連接,當插入到塑膠孔I中時,此時第一個平面9將與膠芯3干涉,膠芯3在干涉的情況下其會出現膨脹,膨脹多余的料恰好流向凹進去的圓弧11形狀,膨脹多余的料流向凹進去的圓弧11形狀后形成一個反向機構,這樣的設計不易造成膠芯3開裂,還能使反向機構大大的增加端子2的保持力,保證了連接器的正常工作,使用方便,不易損壞。本技術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在本技術的啟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種形式的產品,但不論在其形狀或結構上作任何變化,凡是具有與本申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U型接觸的排母連接器,包括塑膠體(I)和若干端子(2),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膠體(I)內設有若干個塑膠孔(4),所述端子(2)穿過相應的塑膠孔(4)固定連接塑膠體(I)上;所述端子(2)上設有第一個腳(5)、第二個腳(6)和與第二個腳(6)相對稱的第三個腳(7),所述第一個腳(5)底端設有倒角(8),第二個腳(6)和第三個腳(7)上均設有第一平面(9)和第二平面(10),第一平面(9)和第二平面(10)通過圓弧(11)連接;所述塑膠孔(4)側面設有膠芯(3),膠芯(3)與第一個腳(5)底端的倒角(8)對應處設有反倒角(12)。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U型接觸的排母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個腳(6)和第三個腳(7)形成喇叭形開口結構。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U型接觸的排母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膠芯(3)與第二個腳(6 )和第三個腳(7 )接觸處設有加膠層。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一種U型接觸的排母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膠孔(4)底端穿插有公針(13),公針(13)穿過所述喇叭形開口結構與端子(2)相接觸。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U型接觸的排母連接器,包括塑膠體和端子,所述塑膠體內設有若干個塑膠孔,所述端子穿過塑膠孔連接塑膠體;所述端子上設有第一個腳、第二個腳和與第二個腳相對稱的第三個腳,所述第一個腳底端設有倒角,第二個腳和第三個腳上均設有雙平面結構,雙平面通過圓弧連接;所述塑膠孔側面設有膠芯,膠芯與第一個腳底端的倒角對應處設有反倒角。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本技術設有倒角和反倒角的獨特設計,防止了端子露端的情況;第二個腳和第三個腳形成的喇叭形開口結構設計,與膠芯產生較大的接觸力,防止了膠芯被帶出的現象;端子上設有通過圓弧連接的雙平面結構,不僅不易造成膠芯開裂,還能使反向機構大大的增加端子的保持力。文檔編號H01R13/40GK202817274SQ20122046086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1日專利技術者盧金春 申請人:寧波晨翔電子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U型接觸的排母連接器,包括塑膠體(1)和若干端子(2),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膠體(1)內設有若干個塑膠孔(4),所述端子(2)穿過相應的塑膠孔(4)固定連接塑膠體(1)上;所述端子(2)上設有第一個腳(5)、第二個腳(6)和與第二個腳(6)相對稱的第三個腳(7),所述第一個腳(5)底端設有倒角(8),第二個腳(6)和第三個腳(7)上均設有第一平面(9)和第二平面(10),第一平面(9)和第二平面(10)通過圓?。?1)連接;所述塑膠孔(4)側面設有膠芯(3),膠芯(3)與第一個腳(5)底端的倒角(8)對應處設有反倒角(12)。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盧金春,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晨翔電子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