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LED驅動裝置,包括:整流橋、至少一LED燈串、至少一LED燈組、至少一P型開關模塊、至少一N型驅動模塊和邏輯控制器;所述LED燈串與LED燈組串聯連接;所述LED燈串的陽極連接整流橋的正輸出端,所述整流橋的負輸出端接地;所述LED燈串的陰極連接LED燈組的陽極;所述邏輯控制器通過P型開關模塊分別連接LED燈串的陽極和陰極;所述邏輯控制器通過N型驅動模塊連接LED燈組的陰極;所述邏輯控制器還連接整流橋的負輸入端;通過邏輯控制器控制N型驅動模塊和P型開關模塊,使得當經整流橋整流后的輸入信號的電壓值處于增長階段時,LED燈長串中點亮的LED燈數量相應增加;當電壓值處于下降階段時,LED燈長串中點亮的LED燈數量相應減少,從而提高了驅動裝置的效率,易于在芯片內集成。(*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LED照明領域,特別涉及一種LED驅動裝置。
技術介紹
當前全球能源短缺的憂慮再度升高,如何節約能源是我們未來面臨的重要的問題。在照明領域,LED照明作為一種革命性的節能照明技術,整在飛速發展。LED作為一種新型的綠色光源產品,節能環保,必然是未來發展的趨勢,二十一世紀將進入以LED為代表的新型照明光源時代。而LED驅動是LED產業鏈發展的保障。現有技術中,LED驅動采用交流(AC)轉直流(DC)來驅動LED,但這種驅動方式需要電感及電解電容器件,其中電解電容壽命較短,嚴重制約了 LED驅動電路的整體壽命。采用上述驅動電路不僅成本較高,而且轉換效率低,一般在80%左右,這樣嚴重影響了 LED節能照明效果,使得系統的穩定性較差,制約了 LED照明的大規模應用。因而現有技術還有待改進和提高。
技術實現思路
鑒于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LED驅動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壽命短、效率低和穩定性不聞的缺陷,從而增加廣品壽命,提聞驅動效率,節約成本,提高系統的穩定性。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取了以下技術方案一種LED驅動裝置,其中,包括用于對輸入信號進行整流的整流橋、至少一 LED燈串、至少一 LED燈組、至少一用于驅動LED燈串的P型開關模塊、至少一用于驅動LED燈組的N型驅動模塊和用于控制P型開關模塊及N型驅動模塊的邏輯控制器;所述LED燈串的數量與P型開關模塊的數量相同;所述LED燈組的數量與N型驅動模塊的數量相同;所述LED燈串與LED燈組串聯連接;所述LED燈串的陽極連接整流橋的正輸出端,所述整流橋的負輸出端接地;所述LED燈串的陰極連接LED燈組的陽極;所述邏輯控制器通過P型開關模塊分別連接LED燈串的陽極和陰極;所述邏輯控制器通過N型驅動模塊連接LED燈組的陰極;所述邏輯控制器還連接整流橋的負輸入端。所述的LED驅動裝置,其中,所述LED燈串和LED燈組分別包括至少一顆LED或HVLED。所述的LED驅動裝置,其中,所述LED驅動裝置包括2個LED燈串,分別為第一 LED燈串和第二 LED燈串;2個P型開關模塊,分別為第一 P型開關模塊和第二 P型開關模塊;4個LED燈組,分別為第一 LED燈組、第二 LED燈組、第三LED燈組和第四LED燈組;4個N型驅動模塊,分別為第一 N型驅動模塊、第二 N型驅動模塊、第三N型驅動模塊和第四N型驅動模塊;所述第一 LED燈串、第二 LED燈串、第一 LED燈組、第二 LED燈組、第三LED燈組和第四LED燈組依次連接;所述第一 LED燈串的陽極連接整流橋的正輸出端,所述整流橋的負輸出端接地;所述邏輯控制器通過第一P型開關模塊分別連接第一LED燈串的陽極和陰極;所述第一 LED燈串的陰極連接第二 LED燈串的陽極;所述邏輯控制器通過第二 P型開關模塊分別連接第二 LED燈串的陽極和陰極;所述第二 LED燈串的陰極連接第一 LED燈組的陽極;所述第一 LED燈組的陰極連接第二 LED燈組的陽極;所述邏輯控制器通過第一 N型驅動模塊連接第一 LED燈組的陰極;所述第二 LED燈組的陰極連接第三LED燈組的陽極;所述邏輯控制器通過第二 N型驅動模塊連接第二 LED燈組的陰極;所述第三LED燈組的陰極連接第四LED燈組的陽極;所述邏輯控制器通過第三N型驅動模塊連接第三LED燈組的陰極;所述邏輯控制器通過第四N型驅動模塊連接第四LED燈組的陰極。所述的LED驅動裝置,其中,所述第一 N型驅動模塊包括第一 NMOS場效應管、第一電阻、第一比較器和第二比較器;所述第一 NMOS場效應管的漏極連接第一 LED燈組的陰極和第二 LED燈組的陽極;所述第一 NMOS場效應管的柵極連接邏輯控制器;所述第一 NMOS場效應管的源極通過第一電阻接地,還連接第一比較器的同相輸入端和第二比較器的同相輸入端;所述第一比較器的反相輸入端連接第一基準電壓,輸出端連接邏輯控制器;所述第二比較器的反相輸入端連接第二基準電壓,輸出端連接邏輯控制器;所述第二 N型驅動模塊包括第二 NMOS場效應管、第二電阻、第三比較器和第四比較器;所述第二 NMOS場效應管的漏極連接第二 LED燈組的陰極和第三LED燈組的陽極;所述第二 NMOS場效應管的柵極連接邏輯控制器;所述第二 NMOS場效應管的源極通過第二電阻接地,還連接第三比較器的同相輸入端和第四比較器的同相輸入端;所述第三比較器的反相輸入端連接第一基準電壓,輸出端連接邏輯控制器;所述第四比較器的反相輸入端連接第二基準電壓,輸出端連接邏輯控制器;所述第三N型驅動模塊包括第三NMOS場效應管、第三電阻、第五比較器和第六比較器;所述第三NMOS場效應管的漏極連接第三LED燈組的陰極和第四LED燈組的陽極;所述第三NMOS場效應管的柵極連接邏輯控制器;所述第三NMOS場效應管的源極通過第三電阻接地,還連接第五比較器的同相輸入端和第六比較器的同相輸入端;所述第五比較器的反相輸入端連接第一基準電壓,輸出端連接邏輯控制器;所述第六比較器的反相輸入端連接第二基準電壓,輸出端連接邏輯控制器;所述第四N型驅動模塊包括第四NMOS場效應管、第四電阻、第七比較器和第八比較器;所述第四NMOS場效應管的漏極連接第四LED燈組的陰極;所述第四NMOS場效應管的柵極連接邏輯控制器;所述第四NMOS場效應管的源極通過第四電阻接地,還連接第七比較器的同相輸入端和第八比較器的同相輸入端;所述第七比較器的反相輸入端連接第一基準電壓,輸出端連接邏輯控制器;所述第八比較器的反相輸入端連接第二基準電壓,輸出端連接邏輯控制器;所述第一 P型開關模塊包括第一 PMOS場效應管、第五NMOS場效應管、第五電阻和第六電阻;所述第一 PMOS場效應管的源極連接第一 LED燈串的陽極;所述第一 PMOS場效應管的漏極連接第一 LED燈串的陰極;所述第一 PMOS場效應管的柵極連接第五NMOS場效應管的漏極,還通過第六電阻連接第一 LED燈串的陽極和整流橋的正輸出端;所述第五NMOS場效應管的源極通過第五電阻接地;所述第五NMOS場效應管的柵極連接邏輯控制器;所述第二 P型開關模塊包括第二 PMOS場效應管、第六NMOS場效應管、第七電阻和第八電阻;所述第二 PMOS場效應管的源極連接第二 LED燈串的陽極和第一 LED燈串的陰極;所述第二 PMOS場效應管的漏極連接第二 LED燈串的陰極;所述第二 PMOS場效應管的柵極連接第六NMOS場效應管的漏極,還通過第八電阻連接第二 LED燈串的陽極;所述第六NMOS場效應管的源極通過第七電阻接地;所述第六NMOS場效應管的柵極連接邏輯控制器。所述的LED驅動裝置,其中,所述第一 N型驅動模塊包括第一 NPN三極管、第一電阻、第一比較器和第二比較器;所述第一 NPN三極管的集電極連接第一 LED燈組的陰極和第二LED燈組的陽極;所述第一NPN三極管的基極連接邏輯控制器;所述第一NPN三極管的發射極連接第一比較器的同相輸入端和第二比較器的同相輸入端,還通過第一電阻接地;所述第一比較器的反相輸入端連接第一基準電壓,輸出端連接邏輯控制器;所述第二比較器的反相輸入端連接第二基準電壓,輸出端連接邏輯控制器;所述第二 N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LED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對輸入信號進行整流的整流橋、至少一LED燈串、至少一LED燈組、至少一用于驅動LED燈串的P型開關模塊、至少一用于驅動LED燈組的N型驅動模塊和用于控制P型開關模塊及N型驅動模塊的邏輯控制器;所述LED燈串的數量與P型開關模塊的數量相同;所述LED燈組的數量與N型驅動模塊的數量相同;所述LED燈串與LED燈組串聯連接;所述LED燈串的陽極連接整流橋的正輸出端,所述整流橋的負輸出端接地;所述LED燈串的陰極連接LED燈組的陽極;所述邏輯控制器通過P型開關模塊分別連接LED燈串的陽極和陰極;所述邏輯控制器通過N型驅動模塊連接LED燈組的陰極;所述邏輯控制器還連接整流橋的負輸入端。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小雨,陳博,鄧迅升,張靜,麥炎全,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晟碟半導體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