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養殖場,尤其涉及一種改進的生態養殖場。
技術介紹
當前農村各養殖場養殖業比較單一,生態綜合的利用較少,畜糞不能直接入池進行生態循環,由于牲畜糞便不能合理利用,容易造成環境污染,而一些蔬菜水果在種植時占地面積較大,土地的使用率較低,對土地造成了嚴重浪費,為解決上述問題,特提供一種新的技術方案。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改進的生態養殖場。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改進的生態養殖場,包括圈舍和蔬菜大棚,所述圈舍與蔬菜大棚之間通過柵欄分隔,所述圈舍底部鋪有墊料層,所述圈舍底部開有沼氣池,所述圈舍的內地面高于蔬菜大棚地面,所述蔬菜大棚內均勻設有多個骨架,所述骨架一端固定與圈舍墻體內,所述骨架另一端固定于地面上,所述骨架上設有葡萄栽植區,所述骨架與圈舍之間設有蔬菜種植區。所述相鄰兩個骨架之間的距離為80-150厘米。所述骨架外部覆蓋有塑料薄膜。 本專利技術的優點是蔬菜、水果和牲畜相結合養殖,節約了成本,減少了環境污染,便于畜糞的處理,節省了飼料,提高了經濟效益,對于圈舍的清洗也便捷,結構簡單。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圈舍,2、蔬菜大棚,3、柵欄,4、墊料層,5、沼氣池,6、骨架,7、蔬菜種植區。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改進的生態養殖場,包括圈舍I和蔬菜大棚2,圈舍I 與蔬菜大棚2之間通過柵欄3分隔,圈舍I底部鋪有墊料層4,圈舍I底部開有沼氣池5,圈舍I的內地面高于蔬菜大棚2地面,蔬菜大棚2內均勻設有多個骨架6,相鄰兩個骨架6之間的距離為80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改進的生態養殖場,包括圈舍和蔬菜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圈舍與蔬菜大棚之間通過柵欄分隔,所述圈舍底部鋪有墊料層,所述圈舍底部開有沼氣池,所述圈舍的內地面高于蔬菜大棚地面,所述蔬菜大棚內均勻設有多個骨架,所述骨架一端固定與圈舍墻體內,所述骨架另一端固定于地面上,所述骨架上設有葡萄栽植區,所述骨架與圈舍之間設有蔬菜種植區。
【技術特征摘要】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