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護展示箱包括有展示罩以及展示臺,展示罩與展示臺之間設有密封環,用于減少潮濕空氣進入;展示罩由透明罩與防暴膜構成,利用防暴膜阻隔紫外線以及紅外線對文物的輻射,在參觀者參觀文物的視線范圍內,于透明罩設置可見光透射率為高的防暴膜,在參觀者參觀文物的視線范圍外,于透明罩設置可見光透射率低的防暴膜,減少可見光照射文物,同時,也減少影響人們參觀文物。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文物展示箱,特別是一種文物保護展示箱。
技術介紹
目前,一些需要展示的文物,展示于透明的玻璃箱內;由于一些文物展示時,不但需要防止紫外線以及紅外線輻射,而且需要減少可見光的照射,以減少紫外線、紅外線以及可見光對文物的損害,一種具有減少紫外線、紅外線輻射以及可以減少可見光照射文物的文物保護展示箱,已成為人們保護文物的需要。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文物保護展示箱,用于減少紫外線以及紅外線對文物的輻射,以及用于減少可見光對文物的照射,減少紫外線、紅外線以及可見光對文物的損害。本專利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文物保護展示箱包括有展示罩以及展示臺,展示罩與展示臺之間設有密封環,用于減少潮濕空氣進入;展示罩由透明罩與防暴膜構成,防暴膜貼在透明罩的表面,用于減少光線對文物的損害,以及防止透明罩爆裂;防暴膜的紫外線阻隔率不低于98%,防暴膜的紅外線穿透率小于10%,用于減少紫外線以及紅外線對文物的輻射;防暴膜包括有上防暴膜、前防暴膜、后防暴膜、左防暴膜以及右防暴膜;上防暴膜貼在透明罩的上表面,前防暴膜貼在透明罩的前表面,后防暴膜貼在透明罩的后表面,左防暴膜貼在透明罩的左表面,右防暴膜貼在透明罩的右表面;上防暴膜的可見光透射率由前至后逐步減少,前防暴膜的可見光透射率由上至下逐步減少;減少可見光對文物的照射,同時也減少影響人們參觀文物的視線。使用時,將需要保護的文物安放于展示臺上,再將展示罩蓋在展示臺上,利用設于展示罩與展示臺之間的密封環將文物密封于展示罩內,防止文物受潮;于透明罩的表面貼上防暴膜,利用防暴膜阻隔紫外線以及紅外線對文物的輻射,減少紫外線以及紅外線對文物的損害;為了達到減少光線照射文物以及不影響參觀文物的目的,依據展示罩不同的位置對光線的要求不同,設置可見光透射率不同的防爆膜,在參觀者可見文物的視線的范圍內,于透明罩設置可見光透射率為70%的防暴膜,在參觀者參觀文物視線范圍外,于透明罩設置可見光透射率為50%的防暴膜,減少可見光照射文物,減少可見光對文物的損害。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文物保護展示箱的展示罩與展示臺之間設有密封環,展示罩由透明罩與防暴膜構成,利用防暴膜阻隔紫外線以及紅外線對文物的輻射,在參觀者參觀文物的視線范圍內,于透明罩設置可見光透射率為高的防暴膜,在參觀者參觀文物的視線范圍外,于透明罩設置可見光透射率低的防暴膜,減少可見光照射文物,同時,也減少影響人們參觀文物。附圖說明圖1是文物保護展示箱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俯視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進行進一步的說明圖1所示的文物保護展示箱的結構示意圖以及圖2所示的圖1的俯視圖,文物保護展示箱包括有展示罩I以及展示臺2,展示罩I與展示臺2之間設有密封環3,用于減少潮濕空氣進入;展示罩I由透明罩4與防暴膜5構成,防暴膜5貼在透明罩4的表面,用于減少光線對文物的損害,以及防止透明罩4爆裂;透明罩4為玻璃透明罩,防暴膜5貼在透明罩4的外表面,或者,防暴膜5貼在透明罩4的內表面;防暴膜5包括有抗磨層、帶色PET安全基層、金屬隔熱層、UV吸收層、透明PET安全基層、高透明PET離型膜以及安裝膠粘劑,安裝膠粘劑與透明罩4表面粘合;防暴膜5的紫外線阻隔率不低于98% ;防暴膜5的紅外線穿透率小于10% ;利用防暴膜5減少紫外線以及紅外線對文物的輻射。為了達到減少可見光對文物的照射,同時,也不影響參觀者參觀文物的視線,防暴膜5包括有上防暴膜6、前防暴膜7、后防暴膜8、左防暴膜9以及右防暴膜10 ;上防暴膜6貼在透明罩4的上表面11,前防暴膜7貼在透明罩4的前表面12,后防暴膜8貼在透明罩4的后表面13,左防暴膜9貼在透明罩4的左表面14,右防暴膜10貼在透明罩4的右表面15 ;上防暴膜6以及前防暴膜7的可見光透射率大于后防暴膜8、左防暴膜9以及右防暴膜10的可見光透射率。上防暴膜6以及前防暴膜7的可見光透射率為50%至70%,后防暴膜8、左防暴膜9以及右防暴膜10的可見光透射率為10%至30%。依據參觀文物的視線要求,于透明罩4的不同位置設置不同的防暴膜5,上防暴膜6的可見光透射率由前至后逐步減少,前防暴膜7的可見光透射率由上至下逐步減少,以減少可見光對文物的照射,同時,也不擋住觀看文物的視線。或者,上防暴膜6包括有第一上防暴膜16、第二上防暴膜17以及第三上防暴膜18 ;第一上防暴膜16的可見光透射率大于第二上防暴膜17的可見光透射率,第二上防暴膜17的可見光透射率大于第三上防暴膜18的可見光透射率;前防暴膜7包括有第一前防暴膜19、第二前防暴膜20以及第三前防暴膜21,第一前防暴膜19的可見光透射率大于第二前防暴膜20的可見光透射率,第二前防暴膜20的可見光透射率大于第三前防暴膜21的可見光透射率。為了減少可見光對文物的照射,第一上防暴膜16的可見光透射率為70%,第二上防暴膜17的可見光透射率為60%,第三上防暴膜18的可見光透射率為50% ;第一前防暴膜19的可見光透射率為70 %,第二前防暴膜20可見光透射率為60 %,第三前防暴膜21的可見光透射率為50%。文物保護展示箱工作原理是使用時,將需要保護的文物安放于展示臺2上,再將展示罩I蓋在展示臺2上,利用設于展示罩I與展示臺2之間的密封環3將文物22密封于展示罩I內,防止文物22受潮;于透明罩4的表面貼上防暴膜5,利用防暴膜5阻隔紫外線以及紅外線對文物的輻射,減少紫外線以及紅外線對文物的損害;為了達到減少光線照射文物22以及不影響參觀文物22的目的,依據展示罩I不同的位置對光線的要求不同,設置可見光透射率不同的防爆膜5,在參觀者可見文物的視線的范圍內,于透明罩4設置可見光透射率為70%的防暴膜5,在不影響參觀者參觀文物視線范圍外,于透明罩4設置可見光透射率為50%的防暴膜5,減少可見光照射文物,減少可見光對文物的損害。權利要求1.文物保護展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文物保護展示箱包括有展示罩(I)以及展示臺⑵,展示罩⑴與展示臺⑵之間設有密封環⑶,用于減少潮濕空氣進入;展示罩(I)由透明罩(4)與防暴膜(5)構成,防暴膜(5)貼在透明罩(4)的表面,用于減少光線對文物的損害,以及防止透明罩(4)爆裂。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文物保護展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罩(4)為玻璃透明罩,防暴膜(5)貼在透明罩⑷的外表面,或者,防暴膜(5)貼在透明罩⑷的內表面。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文物保護展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暴膜(5)包括有上防暴膜(6)、前防暴膜(7)、后防暴膜⑶、左防暴膜(9)以及右防暴膜(10);上防暴膜(6)貼在透明罩⑷的上表面(11),前防暴膜⑵貼在透明罩⑷的前表面(12),后防暴膜⑶貼在透明罩(4)的后表面(13),左防暴膜(9)貼在透明罩(4)的左表面(14),右防暴膜(10)貼在透明罩(4)的右表面(15);上防暴膜¢)的可見光透射率由前至后逐步減少,前防暴膜(7)的可見光透射率由上至下逐步減少。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文物保護展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防暴膜(6)以及前防暴膜(7)的可見光透射率大于后防暴膜(8)、左防暴膜(9)以及右防暴膜(10)的可見光透射率。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文物保護展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防暴膜(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文物保護展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文物保護展示箱包括有展示罩(1)以及展示臺(2),展示罩(1)與展示臺(2)之間設有密封環(3),用于減少潮濕空氣進入;展示罩(1)由透明罩(4)與防暴膜(5)構成,防暴膜(5)貼在透明罩(4)的表面,用于減少光線對文物的損害,以及防止透明罩(4)爆裂。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鄭運婷,
申請(專利權)人:鄭運婷,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