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是夾片單元、使用該夾片單元的結扎裝置、以及制造該夾片單元的方法。披露了一種夾片單元,包括:夾片本體,其具有一對臂部;以及緊固環,其布置在夾片本體外側,并且構造成將臂部保持處于閉合狀態。其中,夾片本體包括:連接基部,其使一對臂部的基端側連接;以及連接尾部,其設置于連接基部,以與臂部相反方向延伸,并且與傳送部件的前端連接,以及,連接基部具有與緊固環的軸向垂直的平坦部,并且,在平坦部的側面,臂部與連接尾部連接。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夾片單元、使用該夾片單元的結扎裝置、以及制造該夾片單元的方法
本專利技術涉及夾片單元、使用該夾片單元的結扎裝置、以及該夾片單元的制造方法。
技術介紹
一般而言,內窺鏡用結扎裝置包括夾片單元,該夾片單元構造成結扎生物組織,并且位于自把手操控部延伸的細長撓曲性護套的前端。通過對穿過護套的操控線進行操控以使其自把手操控部開始于護套軸向進退、并且使其圍繞護套的軸向轉動,夾片單元從期望方向結扎生物組織。最終,通過將操控線強制拉向把手操控側,在夾片單元夾緊生物組織的狀態下,使夾片單元留置在體腔內。這類結扎裝置的一種示例構造成,當解除夾片單元與操控線的掣卡(hook)之間的連接時,使夾片單元的一部分斷裂。然而,斷裂所產生的微小碎片可能散落進入體腔,因而提出了多種夾片單元,其構造成通過夾片本體的塑性變形或掣卡側的塑性變形來解除連接(例如,參見專利文獻1(JP-A-2009-66226)和專利文獻2(JP-A-2002-360591))。專利文獻1中所披露的夾片具有這樣一種結構,其中使掣卡與從夾片本體(其通過彎折板材而形成)的基端側伸出的爪部相接合,以及,當解除該接合時,使爪部塑性變形。另外,專利文獻2中所披露的夾片具有一種結構,其中縱切結構(slittingstructure)的掣卡與開口于夾片本體基端側的連接孔相接合,以及,當解除接合時,由連接孔使掣卡變形從而與連接孔分離。
技術實現思路
然而,在專利文獻1的夾片中,由于夾片本體基端側的軸向橫截面具有一邊開口的矩形形狀,在解除接合時,由張力向臂部的變形施加扭轉成分。由此,可能使臂部前端側的結扎狀態改變。另外,在專利文獻2的夾片中,由于解除接合時會向夾片本體加載較大作用力,擔心會使夾片臂部的前端側變形。就此而言,當解除夾片單元與操控線掣卡之間的連接時,非預期的力可能施加至夾片單元,使得可能改變結扎狀態,或者可能損壞夾片。據此,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夾片單元,其構造成,在解除夾片單元與操控線掣卡之間的連接時,即使施加較大作用力,夾片單元的連接尾部側與臂部側也不會互相影響,并且總是能穩定地執行結扎。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使用此夾片單元的結扎裝置,以及一種制造此夾片單元的方法。(1)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方面,一種夾片單元,其結扎生物組織,并且構造成安裝于傳送驅動力用的傳送部件的前端,該夾片單元包括:夾片本體,其具有一對臂部;以及緊固環,其布置在夾片本體的外側,并且構造成將臂部保持處于閉合狀態,其中,夾片本體包括:連接基部,其使一對臂部的基端側連接;以及連接尾部,其設置于連接基部,以與臂部相反方向延伸,并且與傳送部件的前端連接;以及連接基部具有與緊固環軸向垂直的平坦部,以及,在平坦部的側面,臂部與連接尾部連接。(2)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另一方面,一種結扎裝置,包括:(1)的夾片單元;細長形狀的撓曲性護套部件;以及操控部,其構造成向傳送部件傳送驅動力,操控部布置于護套部件的基端側,與支撐夾片單元的護套部件前端側相反。(3)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又一方面,一種制造夾片單元的方法,包括:在固定橫道與連接基部連接的狀態下,從帶狀板材沖壓夾片本體的輪廓;以固定橫道支撐連接基部時,對夾片本體進行彎折加工;以及使固定橫道與連接基部分開。采用本夾片單元以及使用本夾片單元的結扎裝置,在解除夾片單元與操控線掣卡之間的連接時,即使施加較大作用力,夾片單元的臂部側與連接尾部側也不會互相影響,并且總是能穩定地執行結扎。另外,采用本夾片單元制造方法,由于通過多個加工步驟連續加工夾片本體,能高效率地制造夾片本體。附圖說明圖1圖示用于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結扎裝置的整體結構;圖2圖示局部切開的夾片單元的結構;圖3是圖2所示夾片單元的分解軸測圖;圖4A和圖4B分別是夾片本體的側視圖及正視圖;圖5是從圖4B中箭頭V1所示方向觀察夾片本體的仰視圖;圖6A和圖6B分別是內側緊固環前端側的側視圖及正視圖,以及,圖6C是內側緊固環后端側的側視圖;圖7是沿圖6B中A-A線的剖視圖;圖8A是圖示夾片本體與內側緊固環互相接合狀態的軸測圖,其中沒有示出外側緊固環,以及,圖8B是沿圖8A中B-B線的剖視圖;圖9A和圖9B分別是外側緊固環前端側的側視圖及外側緊固環的正視圖;圖10是沿圖9A中C-C線的剖視圖;圖11是圖示外側緊固環與內側緊固環處于互相接合狀態下的剖視圖;圖12是結扎裝置的把手操控部的剖視圖;圖13是示出操控部本體前端部以及在圖12中所示縱切部的前端部附近區域的放大剖視圖;圖14是操控線錨定至滑塊所用操控線固定具的分解軸測圖;圖15是滑塊本體的剖開軸測圖;圖16是前端護套的剖視圖;圖17是圖示固定于操控線前端的掣卡以及引導珠的正視圖;圖18是沿圖17中D-D線的剖視圖;圖19是圖示夾片本體與掣卡互相接合狀態的局部切除的軸測圖;圖20是夾片盒的軸測圖;圖21是夾片盒的分解軸測圖;圖22是夾片盒的側視圖;圖23A至圖23D是說明圖,圖示將夾片盒中的夾片單元安裝至掣卡的順序;圖24是圖23A的下盒中由箭頭A3所指示部分的放大圖;圖25是圖23A的下盒中由箭頭A3所指示部分的軸測圖;圖26A至圖26C是說明圖,分步圖示掣卡從掣卡插進夾片本體連接尾部的狀態到掣卡與連接尾部相連接的狀態;圖27是圖示擋板部閉合狀態的放大說明圖;圖28A是圖示夾片本體與外側緊固環互相連接狀態的說明圖,以及,圖28B是圖示在圖28A的連接狀態下彎曲的前端護套的說明圖;圖29是圖示用引導彈簧替代引導珠的結構示例的說明圖;圖30是圖示引導珠布置在引導彈簧后端處的結構示例說明圖;圖31A至圖31F是圖示使夾片單元臂部從前端護套張開的各狀態的說明圖;圖32A至圖32E是說明圖,分步圖示夾片單元臂部從前端護套伸出至外側之后從張開到結扎生物組織的各動作;圖33A是圖示內側緊固環的張開保持凸部進入基端部中的長口部的外觀的說明圖,以及,圖33B是圖示張開保持凸部與長口部的前端鄰接的外觀的說明圖;圖34是圖示操控部本體與指拉環有關的轉動操作的說明圖;圖35是說明圖,圖示臂部中被外側緊固環收縮部所形成的階狀部鎖定的防脫離凸部;圖36是圖35中箭頭V2所指示方向的視圖;圖37是圖示夾片單元完成結扎狀態的部分切除的說明圖;圖38A是圖示處在掣卡與連接尾部互相接合狀態下的掣卡與連接尾部的說明圖,以及,圖38B是圖示處在掣卡與連接尾部開始分離狀態下的掣卡與連接尾部的說明圖;圖39A至圖39C是分步圖示從接合釋放J形爪部的過程的說明圖;圖40A是形成有一對接合爪部的連接尾部的局部結構圖,以及,圖40B是圖40A的仰視圖;圖41A是接合爪部布置在臂部所形成開口中的連接尾部的局部結構圖,以及,圖41B是圖41A的仰視圖;圖42是說明圖,圖示設置加強肋使其以臂部的彎折點為中心于各臂部縱向延伸的結構;圖43是沿圖42的E-E線的剖視圖;圖44是在沖壓夾片本體輪廓時留下固定橫道的步驟的俯視圖;圖45是示意性圖示壓制設備結構的說明圖,該壓制設備用于對帶狀板材順次執行沖壓加工、各種彎折加工等,從而制造夾片本體;以及圖46A至圖46F是圖示在各加工臺中順次執行加工的說明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參照附圖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圖1是圖示作為醫療器材的結扎裝置的整體結構的圖,用于描述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結扎裝置100包括載有夾片單元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夾片單元,其結扎生物組織,并且構造成安裝于傳送驅動力的傳送部件的前端,所述夾片單元包括:夾片本體,其具有一對臂部;以及緊固環,其布置在所述夾片本體的外側,并且構造成保持所述臂部處于閉合狀態,其中:所述夾片本體包括:連接基部,其使所述一對臂部的基端側連接;以及連接尾部,其設置于所述連接基部,以與所述臂部相反延伸,并且與所述傳送部件的前端連接;以及所述連接基部具有與所述緊固環的軸向垂直的平坦部,以及,所述臂部和所述連接尾部在所述平坦部的側面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2011.09.15 JP 2011-2020231.一種夾片單元,其結扎生物組織,并且構造成安裝于傳送驅動力的傳送部件的前端,所述夾片單元包括:夾片本體,其具有一對臂部;以及緊固環,其布置在所述夾片本體的外側,并且構造成保持所述臂部處于閉合狀態,其中:所述夾片本體包括:連接基部,其使所述一對臂部的基端側連接;以及連接尾部,其設置于所述連接基部,以與所述臂部相反延伸,并且與所述傳送部件的前端連接;所述連接基部具有與所述緊固環的軸向垂直的平坦部,以及,所述臂部和所述連接尾部在所述平坦部的側面連接,以及所述夾片本體通過彎折單個板狀片材形成。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夾片單元,其中:相對于所述臂部展平時自所述連接基部延伸的所述臂部的縱向,所述連接尾部展平時自所述連接基部延伸的所述連接尾部的縱向以銳角相交。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夾片單元,其中:所述夾片單元包括:所述連接基部中所述臂部縱向和所述連接尾部縱向相交的鈍角區域中,即,在與固定橫道連接的連接部中,所述固定橫道構造成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寺田和廣,
申請(專利權)人:富士膠片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