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治療肝癌的龍芽草活性組分,以及包含龍芽草的活性組分和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的藥物組合物。本申請還涉及所述活性組分和藥物組合物的制備方法以及所述活性組分在制備用于治療肝癌的藥物中的用途,其中所述活性組分優選經口給藥。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申請涉及一種治療肝癌的中藥組合物和治療癌癥的方法。本申請還涉及中藥活性組分及其在制備用于治療肝癌的藥物中的用途。
技術介紹
肝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死亡率極高。我國每年死于肝癌約11萬人,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數的45%。我國原發性肝癌的90%以上為肝細胞癌。在香港地區,肝細胞癌是最常見的致死亡的十大癌癥之一。目前,肝癌的治療方法主要有化療、放療和手術切除等,但這些方法毒副作用大、預后較差、復發率高,因此治療肝癌的效果并不理想。傳統的中藥由于其較高的安全性也已用于肝癌的治療(Ho Jff, Leung YK, ChanCP. Herbal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ancer (治療癌癥的中草藥) Curr Med Chem·2002,2,209-214)。已知的此類藥物大多是由幾種或數十種中藥原料配制而成。這類中藥復方的成分復雜,作用機理不清楚,質量監控難度較大。目前很少有單味中藥用于肝癌的治療。而且,研發中藥的有效(活性)成分或部位具有重要的意義。
技術實現思路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治療肝癌的龍芽草(Agrimonia piIosa Ledeb)活性組分。所述龍芽草活性組分的特征在于由包括下述步驟的方法得到(a)用水提取龍芽草,得到龍芽草的水提取液;(b)將龍芽草的水提取液干燥后,得到的干燥物加入第一有機溶劑進行提取,隨后去除第一有機溶劑,收集剩余的物質;(C)將步驟(b)得到的物質重懸于水中,加入第二有機溶劑進行提取,將水相過濾后收集濾液;以及(d)將步驟(C)得到的水相濾液,用第三有機溶劑提取,將水相過濾后收集濾液。在某些實施方案中,龍芽草活性組分含有齊墩果酸、熊果酸和脫鎂葉綠酸a甲酯(pheophorbide a),優選地由上述成分組成。第二方面,提供了治療肝癌的中藥組合物,該組合物包含所述的龍芽草活性組分和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第三方面,提供了所述龍芽草活性組分以及包含龍芽草活性組分和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的藥物組合物的制備方法。第四方面,提供了前述的龍芽草活性組分在制備治療肝癌的藥物中的用途。此外,提供了一種治療肝癌的方法,該方法通過給予個體治療有效量的龍芽草活性組分來治療肝癌。附圖說明圖1顯示了正常和發生腫瘤的肝臟的大體標本的肉眼特征。A圖是陰性對照,即正常肝臟;B圖是陽性對照,即未經治療的肝癌標本;C圖是龍芽草活性組分治療后的肝臟標本。圖2顯示了在大鼠肝癌發生的第4周,經龍芽草活性組分治療24周后,大鼠肝臟組織切片的蘇木精-伊紅染色結果。A,陰性對照,顯示了正常肝臟的蘇木精-伊紅染色結果;B,陽性對照,顯示了未經治療的肝癌的染色結果;C顯示了龍芽草活性組分治療組的染色結果。圖3顯示了在大鼠肝癌發生的第32周,經龍芽草不同提取組分治療24周后,大鼠肝臟組織切片的蘇木精-伊紅染色結果。A,陰性對照,顯示了正常肝臟的蘇木精-伊紅染色結果;B,陽性對照,顯示了未經治療的肝癌的染色結果;(顯示了龍芽草活性組分治療組的染色結果。圖4顯示了在大鼠肝癌發生的第4周,經龍芽草活性組分治療24周后,大鼠肝臟組織切片的谷胱甘肽S-轉移酶(GST-P)免疫組化染色結果。A,陰性對照,顯示了正常肝臟的GST-P免疫組化染色結果;B,陽性對照,顯示了未經治療的肝癌的染色結果;(顯示了龍芽草活性組分治療組的染色結果。圖5顯示了在大鼠肝癌發生的第32周,經龍芽草活性組分治療24周后,大鼠肝臟組織切片的谷胱甘肽S-轉移酶(GST-P)免疫組化染色結果。A,陰性對照,顯示了正常肝臟的GST-P免疫組化染色結果;B,陽性對照,顯示了未經治療的肝癌的染色結果;C顯示了龍芽草活性組分治療組的染色結果。圖6顯示了用龍芽草活性組分治療24周時,對大鼠血清中ALT和AST活性的影響。第I組為陰性對照組(正常組,η = 10);第II組為陽性對照組(患肝癌后,僅用淀粉處理組,η = 10);第III組為龍芽草活性組分治療組(η = 10)。圖7顯示了龍芽草活性組分的高效液相色譜結果,數字I指示齊敦果酸的峰;數字2指示熊果酸的峰;3指示脫鎂葉綠酸a甲酯的峰。圖8顯示了從龍芽草活性組分純化出的脫鎂葉綠酸a甲酯的質譜圖。圖9顯示了從龍芽草活性組分純化出的脫鎂葉綠酸a甲酯的核磁共振圖譜。圖10顯示了從龍芽草活性組分純化出的脫鎂葉綠酸a甲酯的化學結構。圖11顯示了通過膠束電動力學毛細管色譜法測定尿中核苷的電泳圖。A,核酸標準品;B,正常對照;C,陽性對照;D,龍芽草活性組分治療組。A圖中的1-20的數字分別代表假尿嘧啶核苷、尿嘧啶核苷、胞嘧啶核苷、5-甲基尿嘧啶核苷、3-甲基尿嘧啶核苷、次黃嘌呤核苷、5-甲基胞嘧啶核苷、2-0-甲基胞嘧啶核苷、N4-乙酰胞嘧啶核苷、鳥嘌呤核苷、腺嘌呤核苷、內標、黃嘌呤核苷、N2,N2-二甲基鳥嘌呤核苷、N2-甲基鳥嘌呤核苷、2-0-甲基腺嘌呤核苷、N6-甲基腺嘌呤核苷、1-甲基腺嘌呤核苷、3-甲基胞嘧啶核苷和7-甲基鳥嘌呤核苷。圖12顯示了龍芽草活性組分對肝組織中的增殖細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達的影響。A,正常對照組;B,陽性對照組;C,龍芽草活性組分。Exp I是大鼠肝癌發生24周時各組的蛋白表達;Exp II是大鼠肝癌發生28周時各組的蛋白表達;Exp III是大鼠肝癌發生56周時各組的蛋白表達。β -肌動蛋白作為內參。各組的蛋白水平通過Alphalmager 2200凝膠記錄系統來定量,以PCNA與β -肌動蛋白的表達比來表示PCNA的表達水平。圖13顯示了龍芽草活性組分對肝組織中的p2raflMpl蛋白表達的影響。A,正常對照組;B,陽性對照組;C,龍芽草活性組分治療組。Exp I是大鼠肝癌發生24周時各組的蛋白表達;Exp II是大鼠肝癌發生28周時各組的蛋白表達;Exp III是大鼠肝癌發生56周時各組的蛋白表達。P -肌動蛋白作為內參。各組的蛋白水平通過Alphalmager 2200凝膠記錄系統來定量,以p21waflMpl與¢-肌動蛋白的表達比來量化p2raflMpl的表達水平。所有的數據表示為平均值土SD(n = 6)。與未經治療的陽性對照組相比,#p < 0. 05。圖14顯示了龍芽草活性組分對肝組織中的野生型p53(wt-p53)蛋白表達的影響。A,正常對照組;B,陽性對照組;C,龍芽草活性組分治療組。Exp I是大鼠肝癌發生24周時各組的蛋白表達;Exp II是大鼠肝癌發生28周時各組的蛋白表達;Exp III是大鼠肝癌發生56周時各組的蛋白表達。各組的蛋白水平通過Alphalmager 2200凝膠記錄系統來定量,·3 -肌動蛋白作為內參。以wt-p53與P -肌動蛋白的表達比來表示wt-p53的表達水平。所有的數據表示為平均值+SD (n = 6)。與未經治療的陽性對照組相比,#p < 0. 05。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申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龍芽草(Agrimonia pilosa Ledeb)活性組分,其通過包括下述步驟的方法得到(a)用水提取龍芽草,得到龍芽草的水提取液;(b)將龍芽草的水提取液干燥后,得到的干燥物加入第一有機溶劑進行提取,隨后去除第一有機溶劑,收集剩余的物質;(C)將步驟(b)得到的物質重懸于水中,加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藥物組合物,包含龍芽草(Agrimonia?pilosa?Ledeb)活性組分和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其中所述龍芽草活性組分通過包括下述步驟的方法獲得:(a)用水提取龍芽草,得到龍芽草的水提取液;(b)將龍芽草的水提取液干燥后得到的干燥物,加入第一有機溶劑進行提取,隨后去除第一有機溶劑,收集剩余的物質;(c)將步驟(b)得到的物質重懸于水中,加入第二有機溶劑進行提取,將水相過濾后收集濾液;以及(d)將步驟(c)得到的水相濾液,用第三有機溶劑提取,將水相過濾后收集濾液。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宋景政,何永成,
申請(專利權)人:香港中文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