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揭示了一種防水防靜電面料,包括表層的防水層、防水層下方的防靜電層以及防靜電層下方的吸濕透氣層,所述的防水層由防水透氣薄膜構成,所述的防靜電層由經線和緯線相互編織而成,所述的經線由碳纖維與亞麻纖維混紡編織而成,所述的緯線由聚噻吩導電纖維和粘膠纖維混紡編織而成,所述的吸濕透氣層由絲光棉纖維編織而成。表層采用由內向外單向的防水透氣膜,可以施放內部的濕氣,而阻擋水分的侵入,防靜電層可以阻止靜電的產生,保護人體安全,內層采用絲光棉纖維編織而成,吸濕透氣,柔軟舒適,保持人體表面干爽清潔。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面料,具體涉及一種防水防靜電面料。
技術介紹
我國加入國際貿易組織之后,紡織工業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一方面紡織工業面臨著傳統的產品品種因缺乏新面貌、新功能而正在不斷地逐漸退出國際市場的新形勢;另一方面我國傳統的紡織設備因效率低、用工多、適應性差、成本高而難以繼續。我國紡織工業的用工成本從國際市場上來看仍然占有一定的有時,但這一優勢正在喪失之中。目前,市場上的面料大多都是單一性的功能性面料,如防火面料,防靜電面料,防水面料,在遇到多發情況下,單方面功能性的面料往往不能夠滿足需求,因此,一種多功能性的面料是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水、防靜電、吸濕透氣、柔軟舒適的防水防靜電面料。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防水防靜電面料,包括表層的防水層、防水層下方的防靜電層以及防靜電層下方的吸濕透氣層,所述的防水層由防水透氣薄膜構成,所述的防靜電層由經線和緯線相互編織而成,所述的經線由碳纖維與亞麻纖維混紡編織而成,所述的緯線由聚噻吩導電纖維和粘膠纖維混紡編織而成,所述的吸濕透氣層由絲光棉纖維編織而成。在本專利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的防水透氣薄膜為聚酰亞胺薄膜,所述的聚酰亞胺薄膜設置有由內向外單向透氣孔。在本專利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的經線中碳纖維與亞麻纖維的編織比為2 :3,所述的緯線中聚噻吩導電纖維和粘膠纖維的編織比為1:3。在本專利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的防水層的厚度為O. 2mm-0. 5mm,所述的防靜電層的厚度為lmm-1. 4mm,所述的吸濕透氣層的厚度為O. 8-1. 2_。本專利技術所述為一種防水防靜電面料,表層采用由內向外單向的防水透氣膜,可以施放內部的濕氣,而阻擋水分的侵入,防靜電層可以阻止靜電的產生,保護人體安全,內層采用絲光棉纖維編織而成,吸濕透氣,柔軟舒適,保持人體表面干爽清潔。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防水防靜電面料一較佳實施例中的結構示意 附圖中各標記如下1、防水層,2、防靜電層,3、吸濕透氣層。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對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本專利技術所述為一種防水防靜電面料,參見圖1所示,包括表層的防水層1、防水層I下方的防靜電層2以及防靜電層2下方的吸濕透氣層3,所述的防水層I由防水透氣薄膜構成,所述的防靜電層2由經線和緯線相互編織而成,所述的經線由碳纖維與亞麻纖維混紡編織而成,所述的緯線由聚噻吩導電纖維和粘膠纖維混紡編織而成,所述的吸濕透氣層3由絲光棉纖維編織而成。進一步地,所述的防水透氣薄膜為聚酰亞胺薄膜,所述的聚酰亞胺薄膜設置有由內向外單向透氣孔。進一步地,所述的經線中碳纖維與亞麻纖維的編織比為2 :3,所述的緯線中聚噻吩導電纖維和粘膠纖維的編織比為1:3。進一步地,所述的防水層I的厚度為O. 2mm-0. 5mm,所述的防靜電層2的厚度為lmm-1. 4mm,所述的吸濕透氣層3的厚度為O. 8-1. 2mm。聚酰亞胺薄膜的強度高、韌性好、耐磨、耐寒、耐油、耐水、耐老化、耐氣候等特性,同時具有高防水性透濕性、防風、防寒,是一種極佳的防水透氣膜。本專利技術所述為一種防水防靜電面料,表層采用由內向外單向的防水透氣膜,可以施放內部的濕氣,而阻擋水分的侵入,防靜電層可以阻止靜電的產生,保護人體安全,內層采用絲光棉纖維編織而成,吸濕透氣,柔軟舒適,保持人體表面干爽清潔。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專利技術所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權利要求1.一種防水防靜電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表層的防水層、防水層下方的防靜電層以及防靜電層下方的吸濕透氣層,所述的防水層由防水透氣薄膜構成,所述的防靜電層由經線和緯線相互編織而成,所述的經線由碳纖維與亞麻纖維混紡編織而成,所述的緯線由聚噻吩導電纖維和粘膠纖維混紡編織而成,所述的吸濕透氣層由絲光棉纖維編織而成。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防靜電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透氣薄膜為聚酰亞胺薄膜,所述的聚酰亞胺薄膜設置有由內向外單向透氣孔。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防靜電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經線中碳纖維與亞麻纖維的編織比為2 :3,所述的緯線中聚噻吩導電纖維和粘膠纖維的編織比為1:3。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防靜電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層的厚度為O. 2mm-0. 5mm,所述的防靜電層的厚度為lmm-1. 4mm,所述的吸濕透氣層的厚度為O.8-1. 2mm。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揭示了一種防水防靜電面料,包括表層的防水層、防水層下方的防靜電層以及防靜電層下方的吸濕透氣層,所述的防水層由防水透氣薄膜構成,所述的防靜電層由經線和緯線相互編織而成,所述的經線由碳纖維與亞麻纖維混紡編織而成,所述的緯線由聚噻吩導電纖維和粘膠纖維混紡編織而成,所述的吸濕透氣層由絲光棉纖維編織而成。表層采用由內向外單向的防水透氣膜,可以施放內部的濕氣,而阻擋水分的侵入,防靜電層可以阻止靜電的產生,保護人體安全,內層采用絲光棉纖維編織而成,吸濕透氣,柔軟舒適,保持人體表面干爽清潔。文檔編號D03D15/00GK102990993SQ20121049208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8日專利技術者常少東 申請人:常熟市東鑫經緯編織造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防水防靜電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表層的防水層、防水層下方的防靜電層以及防靜電層下方的吸濕透氣層,所述的防水層由防水透氣薄膜構成,所述的防靜電層由經線和緯線相互編織而成,所述的經線由碳纖維與亞麻纖維混紡編織而成,所述的緯線由聚噻吩導電纖維和粘膠纖維混紡編織而成,所述的吸濕透氣層由絲光棉纖維編織而成。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常少東,
申請(專利權)人:常熟市東鑫經緯編織造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