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三體鋁合金抗沉高速艇,包括由鋁合金制成的艇體、設置在艇體下方的兩個浮筒,所述艇體下方設有位于所述兩個浮筒之間的中間浮筒。本發明專利技術的三體鋁合金抗沉高速艇,其速度快、重量輕、抗沉性能好、安全性佳,在兩個浮筒之間設置了中間浮筒,增加了艇體的結構強度高,使得整個高速艇具有非常好的左右穩定,同時,中間浮筒對通過兩個浮筒之間的氣流進行分割,使得艇體離開水面的距離相對高些,而且中間浮筒還可以起到壓浪、穿浪的作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高速艇
,更具體的說涉及一種三體鋁合金抗沉高速艇。
技術介紹
現有的時速一般不小于35節的高速艇,采用雙浮筒,其一般包括艇體、固定在艇體下方的兩個浮筒、發動機等,這樣的高速艇也被稱為雙體高速艇,但是,現有的雙體高速艇也有不足之處主要是其左右向穩定性差,高速行駛的時候容易發生左右搖擺,不但影響高速艇的舒適度,而且還影響行駛的安全性,尤其是遇到橫浪時,左右向穩定性差。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三體鋁合金抗沉高速艇,船體線形長,容易壓浪、沖浪,增加船體的穩性,其速度快、重量輕、結構強度高、左右穩定性能好、抗沉性能好、安全性佳。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三體鋁合金抗沉高速艇,包括由鋁合金制成的艇體、設置在艇體下方的兩個浮筒,所述艇體下方設有位于所述兩個浮筒之間的中間浮筒。作為優選,所述中間浮筒一端靠近所述艇體的艇首,另一端向所述艇體的艇尾方向延伸,將所述兩個浮筒之間的空間分割成左通道和右通道。作為優選,所述兩個浮筒對稱的設置在所述中間浮筒兩側。作為優選,所述左通道和右通道的長度為所述浮筒長度的1/10-3/4。作為優選,所述左通道和右通道的長度為所述浮筒長度的2/3。作為優選,所述浮筒和/或所述中間浮筒內填充有泡沫塑料形成抗沉體。作為優選,所述抗沉體所占空間均為所述浮筒和所述中間浮筒空間的80-89%。本專利技術有益效果在于 本專利技術的三體鋁合金抗沉高速艇,其船體線形長,容易壓浪、沖浪,速度快、重量輕、抗沉性能好、安全性佳、使用成本低、維護費用少,艇體結構更加堅固,抗風、抗浪能力強,增加了艇體的結構強度,使得整個高速艇具有非常好的左右方向穩定性,同時,中間浮筒對通過兩個浮筒之間的氣流進行分割,使得艇體離開水面的距離相對高些,而且中間浮筒還可以起到壓浪、穿浪的作用;浮筒和中間浮筒內填充有泡沫塑料形成抗沉體,在浮筒和中間浮筒破損進水的時候,能夠保證整個高速艇在長時間的不會沉沒。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 圖2為圖1的俯視不意 圖3為圖1的A-A剖視圖。圖中 1-艇體; 2-浮筒; 3-中間浮筒; 4-左通道; 5-右通道; 6-抗沉體。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專利技術的范圍進行限定。實施例,見附圖1、2、3,三體鋁合金抗沉高速艇,包括由鋁合金制成的艇體1、設置在艇體I下方的兩個浮筒2,艇體I由鋁合金制成,重量輕,結構強度高,所述艇體I下方設有位于所述兩個浮筒2之間的中間浮筒3。中間浮筒3設置在兩個浮筒3之間,較佳的,兩個浮筒2對稱的設置在所述中間浮筒3兩側,這樣的設置,增加了艇體的結構強度,使得整個艇體具有非常好的左右向穩定性,在高速艇高速行駛的時候,不會發生左右向搖擺,不但保證了高速艇高速、穩定的行駛,還提高了安全性。較佳的,兩個浮筒2遠離所述艇體I的艇首的端部和艇體I的艇尾相平齊,所述中間浮筒3 —端靠近所述艇體I的艇首,最好的,其端部和艇首平齊;另一端向所述艇體I的艇尾方向延伸,將所述兩個浮筒2之間的空間分割成左通道3和右通道4,左通道3和右通道4將經過艇體下方的水和氣流分成兩個部分,使得水和氣流相對高速的通過,可以將艇體相對的脫離水面高些,使得艇體接觸水面面積減少,減少水面阻力,提高行駛速度;進一步的,所述左通道3和右通道4的長度為所述浮筒2長度的1/10-3/4,較佳的,所述左通道3和右通道4的長度為所述浮筒2長度的2/3。左通道3和右通道4如果太長,則會影響高速艇的行駛速度,如果太短,則影響艇體的結構強度。同時,在所述浮筒2和所述中間浮筒3內填充有泡沫塑料形成抗沉體6。泡沫塑料密度> 8. lkg/m3,所述抗沉體6所占空間均為所述浮筒2和所述中間浮筒3空間的80_89%,這樣,萬一所述浮筒2和所述中間浮筒3破損進水的時候,能夠保證整個高速艇在長時間的不會沉沒。以上說明僅僅是對本專利技術的解釋,使得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能完整的實施本方案,但并不是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這些都是不具有創造性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專利技術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權利要求1.三體鋁合金抗沉高速艇,包括由鋁合金制成的艇體(I)、設置在艇體(I)下方的兩個浮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艇體(I)下方設有位于所述兩個浮筒(2)之間的中間浮筒(3)。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體鋁合金抗沉高速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浮筒(3)—端靠近所述艇體(I)的艇首,另一端向所述艇體(I)的艇尾方向延伸,將所述兩個浮筒(2)之間的空間分割成左通道(3 )和右通道(4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三體鋁合金抗沉高速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浮筒(2)對稱的設置在所述中間浮筒(3)兩側。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三體鋁合金抗沉高速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通道(3)和右通道(4)的長度為所述浮筒(2)長度的1/10-3/4。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三體鋁合金抗沉高速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通道(3)和右通道(4)的長度為所述浮筒(2)長度的2/3。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三體鋁合金抗沉高速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筒(2)和/或所述中間浮筒(3)內填充有泡沫塑料形成抗沉體(6)。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三體鋁合金抗沉高速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沉體(6)所占空間均為所述浮筒(2)和所述中間浮筒(3)空間的80-89%。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三體鋁合金抗沉高速艇,包括由鋁合金制成的艇體、設置在艇體下方的兩個浮筒,所述艇體下方設有位于所述兩個浮筒之間的中間浮筒。本專利技術的三體鋁合金抗沉高速艇,其速度快、重量輕、抗沉性能好、安全性佳,在兩個浮筒之間設置了中間浮筒,增加了艇體的結構強度高,使得整個高速艇具有非常好的左右穩定,同時,中間浮筒對通過兩個浮筒之間的氣流進行分割,使得艇體離開水面的距離相對高些,而且中間浮筒還可以起到壓浪、穿浪的作用。文檔編號B63B1/12GK102991641SQ20121058889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31日專利技術者柏森 申請人:柏森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三體鋁合金抗沉高速艇,包括由鋁合金制成的艇體(1)、設置在艇體(1)下方的兩個浮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艇體(1)下方設有位于所述兩個浮筒(2)之間的中間浮筒(3)。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柏森,
申請(專利權)人:柏森,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