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紡織帶,是由混合纖維組成,所述混合纖維的組成材料按照重量份計為:動物纖維5-15份,礦物纖維10-20份,滌綸3-5份,腈綸6-8份,醋酯纖維10-15份,竹纖維0-8份,大豆蛋白纖維3-10份,粘膠基甲殼素纖維20-40份,并提供了其制備方法。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為: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的紡織帶,以混合纖維代替了以往的單一纖維,極大的增強了紡織帶的韌度和使用壽命,且生產工藝簡單,適合大規模工業化生產。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
技術介紹
纖維是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細絲狀物質,紡織纖維則是指用來紡織布的纖維。以往 紡織領域的紡織帶,多為單質纖維構成,結構單一,韌度低,無法適應大規模生產的需要。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就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提供了一種韌度強,生產工藝簡 單的紡織帶。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紡織帶,是由混合纖維組成, 所述混合纖維的組成材料按照重量份計為動物纖維5-15份,礦物纖維10-20份,滌綸3-5份,腈絕6-8份,醋酯纖維10-15份,竹纖維0-8份,大豆蛋白纖維3-10份,粘膠基甲殼素纖維 20-40份。進一步的,上述的一種紡織帶,所述混合纖維的組成材料按照重量份計為動物纖維10份,礦物纖維15份,滌綸4份,腈綸7份,醋酯纖維12份,竹纖維4份,大豆蛋白纖維5份,粘膠基甲殼素纖維 30份。本專利技術的第二個目的是提供了上述紡織帶的制備方法,是由權利要求1或2所述 的混合纖維組成,包括以下步驟O將動物纖維和礦物纖維按照配比量破碎至40目后混合,并置于清水中蒸煮20分鐘;2)將滌綸、腈綸、醋酯纖維、竹纖維和大豆蛋白纖維按照配比量加入步驟I)的蒸煮液 中,并以波長315 280nm紫外照射10分鐘;3)在步驟2)得到的照射后的蒸煮液中加入配比量的粘膠基甲殼素纖維,得到混合纖維。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紡織帶,以混合纖維代替了以往的單一纖維, 極大的增強了紡織帶的韌度和使用壽命,且生產工藝簡單,適合大規模工業化生產。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一種紡織帶,是由混合纖維組成,混合纖維的組成材料為動物纖維5千克,礦物纖維 10千克,滌綸3千克,腈綸6千克,醋酯纖維10千克,大豆蛋白纖維3千克,粘膠基甲殼素纖 維20千克。具體制備方法為O將動物纖維和礦物纖維按照配比量破碎至40目后混合,并置于清水中蒸煮20分鐘;2)將滌綸、腈綸、醋酯纖維和大豆蛋白纖維按照配比量加入步驟I)的蒸煮液中,并以波 長315 280nm紫外照射10分鐘;3)在步驟2)得到的照射后的蒸煮液中加入配比量的粘膠基甲殼素纖維,得到混合纖維 實施例2 一種紡織帶,是由混合纖維組成,混合纖維的組成材料為動物纖維15千克,礦物纖維 20千克,滌綸5千克,腈綸8千克,醋酯纖維15千克,竹纖維8千克,大豆蛋白纖維10千克, 粘膠基甲殼素纖維40千克。具體制備方法為O將動物纖維和礦物纖維按照配比量破碎至40目后混合,并置于清水中蒸煮20分鐘;2)將滌綸、腈綸、醋酯纖維、竹纖維和大豆蛋白纖維按照配比量加入步驟I)的蒸煮液 中,并以波長315 280nm紫外照射10分鐘;3)在步驟2)得到的照射后的蒸煮液中加入配比量的粘膠基甲殼素纖維,得到混合纖維 實施例3 一種紡織帶,是由混合纖維組成,混合纖維的組成材料為動物纖維10千克,礦物纖維 15千克,滌綸4千克,腈綸7千克,醋酯纖維12千克,竹纖維4千克,大豆蛋白纖維5千克, 粘膠基甲殼素纖維30千克。具體制備方法為O將動物纖維和礦物纖維按照配比量破碎至40目后混合,并置于清水中蒸煮20分鐘;2)將滌綸、腈綸、醋酯纖維、竹纖維和大豆蛋白纖維按照配比量加入步驟I)的蒸煮液 中,并以波長315 280nm紫外照射10分鐘;3)在步驟2)得到的照射后的蒸煮液中加入配比量的粘膠基甲殼素纖維,得到混合纖維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專利技術,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 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 本專利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 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種紡織帶,其特征在于,是由混合纖維組成,所述混合纖維的組成材料按照重量份計為動物纖維礦物纖維滌綸腈綸醋酯纖維竹纖維大豆蛋白纖維5-15份, 10-20 份, 3-5 份,6-8份, 10-15 份, 0-8 份, 3-10 份,粘膠基甲殼素纖維 20-40份。2.根據權利要求1 量份計為動物纖維礦物纖維滌綸腈綸醋酯纖維竹纖維大豆蛋白纖維粘膠基甲殼素纖維所述的一種紡織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纖維的組成材料按照重10份,15份,4份,7份,12份,4份,5份,30份。3.一種紡織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由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合纖維組成,包括以下步驟O將動物纖維和礦物纖維按照配比量破碎至40目后混合,并置于清水中蒸煮20分鐘;2)將滌綸、腈綸、醋酯纖維、竹纖維和大豆蛋白纖維按照配比量加入步驟I)的蒸煮液中,并以波長315 280nm紫外照射10分鐘;3)在步驟2)得到的照射后的蒸煮液中加入配比量的粘膠基甲殼素纖維,得到混合纖維。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紡織帶,是由混合纖維組成,所述混合纖維的組成材料按照重量份計為動物纖維5-15份,礦物纖維10-20份,滌綸3-5份,腈綸6-8份,醋酯纖維10-15份,竹纖維0-8份,大豆蛋白纖維3-10份,粘膠基甲殼素纖維20-40份,并提供了其制備方法。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紡織帶,以混合纖維代替了以往的單一纖維,極大的增強了紡織帶的韌度和使用壽命,且生產工藝簡單,適合大規模工業化生產。文檔編號D01G13/00GK102995166SQ20121042725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31日專利技術者黃加俊 申請人:無錫市祁達紡織印染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紡織帶,其特征在于,是由混合纖維組成,所述混合纖維的組成材料按照重量份計為:動物纖維???????????5?15份,礦物纖維???????????10?20份,滌綸???????????????3?5份,腈綸???????????????6?8份,醋酯纖維???????????10?15份,竹纖維?????????????0?8份,大豆蛋白纖維???????3?10份,粘膠基甲殼素纖維???20?40份。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加俊,
申請(專利權)人:無錫市祁達紡織印染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