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厚重型混紡面料,包括絹絲紗線、羊毛紗線和毛絨紗線,所述絹絲紗線占所述面料總體重量的40~60%,所述羊毛紗線占所述面料總體重量的30~50%,其余為毛絨紗線;所述羊毛紗線由羊毛纖維組成,所述羊毛纖維的支數不小于66s,所述羊毛纖維的直徑不大于20微米,所述羊毛纖維的長度為5~9CM。本發明專利技術采用真絲、羊毛相互交織而成,保留了毛紡產品厚重、蓬松及保暖的特點,改善了純羊毛產品穿著刺癢和易起毛起球的缺陷,而選用精細的羊毛纖維,可提高混紡的支數,進一步減小刺癢感,同時增加一部分毛絨,進一步提高面料的蓬松性和柔軟性;而面料的雙層設計可使面料正反面具有不同風格的花紋設計,美觀度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厚重型混紡面料,屬于紡織領域。
技術介紹
一般厚型純羊毛針織面料具有質地厚重、蓬松和保暖性好等特點,因而被廣泛應用,但此類產品穿著刺癢、易起毛起球,且親水性差,不適合作為內衣面料,適應性較小。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為解決現有技術問題,提供一種穿著舒適、厚重,柔軟,蓬松的混紡面料。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厚重型混紡面料,包括絹絲紗線、羊毛紗線和毛絨紗線,所述絹絲紗線占所述面料總體重量的40飛0%,所述羊毛紗線占所述面料總體重量的3(Γ50%,其余為毛絨紗線;所述羊毛紗線由羊毛纖維組成,所述羊毛纖維的支數不小于 66s,所述羊毛纖維的直徑不大于20微米,所述羊毛纖維的長度為5、CM。作為優選,所述面料包括兩層布料,且兩層布料的反面相對設置。作為優選,所述絹絲紗線、羊毛紗線和毛絨紗線相互纏繞構成線圈,所述線圈通過沉降弧或延展線相互連結構成所述布料。作為優選,所述線圈的反面位于所述布料的反面。綜上所述,本專利技術采用真絲、羊毛相互交織而成,保留了毛紡產品厚重、蓬松及保暖的特點,改善了純羊毛產品穿著刺癢和易起毛起球的缺陷,而選用精細的羊毛纖維,可提高混紡的支數,進一步減小刺癢感,同時增加一部分毛絨,進一步提高面料的蓬松性和柔軟性;而面料的雙層設計可使面料正反面具有不同風格的花紋設計,美觀度好。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A-A局部放大圖。圖中,1、線圈,11、絹絲紗線,12、羊毛紗線,13、毛絨紗線,2、第一層布料,3、第二層布料。具體實施方式下面以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一一種厚重型混紡面料,如圖1、2所示,包括兩層布料,分別為第一層布料2和第二層布料3,且兩層布料的反面相對設置,布料由線圈I通過沉降弧或延展線相互連結構成,線圈I 由絹絲紗線11、羊毛紗線12和毛絨紗線13相互纏繞構成,所述線圈I的反面位于所述布料的反面;所述絹絲紗線11占所述面料總體重量的50%,所述羊毛紗線12占所述面料總體重量的40%,其余為毛絨紗線13 ;所述羊毛紗線12由羊毛纖維組成,所述羊毛纖維的支數為66s,所述羊毛纖維的直徑為20微米,所述羊毛纖維的長度為5CM。其中,布料提花的一側面視為正面,反之則視為反面。面料紡織完成后,采用季銨鹽聚醚有機硅三元共聚型整理劑對面料進行整理,使 得產品親水、柔軟,且更蓬松,進一步提升產品的舒適性。經測試,整理后的面料保暖率不小于50%,彈子頂破強力不小于300N,耐水色和洗 色牢度均不小于3級,耐摩擦色牢度,干摩不小于3級,濕摩不小于2級,親水潤濕時間不大 于3s0實施例二一種厚重型混紡面料,包括兩層布料,分別為第一層布料2和第二層布料3,且兩層布 料的反面相對設置,布料由線圈I通過沉降弧或延展線相互連結構成,線圈I由絹絲紗線 11、羊毛紗線12和毛絨紗線13相互纏繞構成,所述線圈I的反面位于所述布料的反面;所 述絹絲紗線11占所述面料總體重量的60%,所述羊毛紗線12占所述面料總體重量的50%, 其余為毛絨紗線13 ;所述羊毛紗線12由羊毛纖維組成,所述羊毛纖維的支數為70s,所述羊 毛纖維的直徑為18微米,所述羊毛纖維的長度為9CM。實施例三一種厚重型混紡面料,包括兩層布料,分別為第一層布料2和第二層布料3,且兩層布 料的反面相對設置,布料由線圈I通過沉降弧或延展線相互連結構成,線圈I由絹絲紗線11、羊毛紗線12和毛絨紗線13相互纏繞構成,所述線圈I的反面位于所述布料的反面;所 述絹絲紗線11占所述面料總體重量的45%,所述羊毛紗線12占所述面料總體重量的40%, 其余為毛絨紗線13 ;所述羊毛紗線12由羊毛纖維組成,所述羊毛纖維的支數為74s,所述羊 毛纖維的直徑為19微米,所述羊毛纖維的長度為7CM。權利要求1.一種厚重型混紡面料,包括絹絲紗線、羊毛紗線和毛絨紗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絹絲紗線占所述面料總體重量的40飛0%,所述羊毛紗線占所述面料總體重量的3(Γ50%,其余為毛絨紗線;所述羊毛紗線由羊毛纖維組成,所述羊毛纖維的支數不小于66s,所述羊毛纖維的直徑不大于20微米,所述羊毛纖維的長度為5、CM。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厚重型混紡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包括兩層布料,且兩層布料的反面相對設置。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厚重型混紡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絹絲紗線、羊毛紗線和毛絨紗線相互纏繞構成線圈,所述線圈通過沉降弧或延展線相互連結構成所述布料。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厚重型混紡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線圈的反面位于所述布料的反面。全文摘要一種厚重型混紡面料,包括絹絲紗線、羊毛紗線和毛絨紗線,所述絹絲紗線占所述面料總體重量的40~60%,所述羊毛紗線占所述面料總體重量的30~50%,其余為毛絨紗線;所述羊毛紗線由羊毛纖維組成,所述羊毛纖維的支數不小于66s,所述羊毛纖維的直徑不大于20微米,所述羊毛纖維的長度為5~9CM。本專利技術采用真絲、羊毛相互交織而成,保留了毛紡產品厚重、蓬松及保暖的特點,改善了純羊毛產品穿著刺癢和易起毛起球的缺陷,而選用精細的羊毛纖維,可提高混紡的支數,進一步減小刺癢感,同時增加一部分毛絨,進一步提高面料的蓬松性和柔軟性;而面料的雙層設計可使面料正反面具有不同風格的花紋設計,美觀度好。文檔編號D04B1/14GK102995264SQ20111026950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13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13日專利技術者沈正發 申請人:譜拉歌世服飾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厚重型混紡面料,包括絹絲紗線、羊毛紗線和毛絨紗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絹絲紗線占所述面料總體重量的40~60%,所述羊毛紗線占所述面料總體重量的30~50%,其余為毛絨紗線;所述羊毛紗線由羊毛纖維組成,所述羊毛纖維的支數不小于66s,所述羊毛纖維的直徑不大于20微米,所述羊毛纖維的長度為5~9CM。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沈正發,
申請(專利權)人:譜拉歌世服飾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