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雙鏈環縫的線跡開線的方法,該雙鏈環縫的線跡是通過能在與針的上下運動路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進行進退動作的彎針的前進來捉住保持縫線并上下運動的一根針在針板下形成的縫線環,并利用該彎針所保持的彎針線對縫線環進行互繞線而形成的,在使彎針處于前進狀態下結束通常縫制之后,維持使該彎針所捉住的縫線環位置保持于比針的下降位置更靠彎針的前進端側的位置的狀態,直至針下降并穿過由彎針捉到的縫線環為止,然后,解除縫線環的位置保持,以進行至少一針的縫制動作,從而利用針所保持的縫線對縫線環進行自繞線。藉此,能不受縫線及彎針線的施加張力的大小影響地,可靠且強力地防止一根針的雙鏈環縫的線跡開線的產生。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防雙鏈環縫的線跡開線的方法、雙鏈環縫紉機的防線跡開線裝置及雙鏈環縫的線跡結構,使用主要以橫筒型為代表的雙鏈環縫紉機,由縫線和彎針線形成雙鏈環縫的線跡,并防止在該雙鏈環縫的線跡的縫制結束部分產生開線。
技術介紹
一般的橫筒型等的雙鏈環縫紉機包括針,該針對縫線進行保持并上升及下降;以及彎針,該彎針對彎針線進行保持并朝與上述針的上下運動路徑大致正交的方向進退動作,通過反復利用上述彎針的前進動作來捕捉上述針在針板下方形成的縫線環,并利用該彎針所保持的彎針線對上述縫線進行互繞線,從而在縫制面料上形成雙鏈環縫的線跡。由雙鏈環縫紉機形成的一般的雙鏈環縫的線跡M的結構存在如下問題如圖27所示,在縫制結束時被切斷的彎針線10的端部被沿圖27中箭頭所示方向拉伸時,該彎針線10會從縫線20、20所形成的最終的縫線環20a、20b拔出,上述拔出容易朝縫制開始側波及移動,其結果是,線跡M整體會出現開線。圖27示出了由兩根縫線20、20和彎針線10形成的雙鏈環縫的線跡,但上述開線同樣也會在由一根縫線和彎針線形成的雙鏈環縫的線跡中產生。作為防止上述這種由雙鏈環縫紉機形成的線跡所特有的開線的方法,目前,如日本專利特許第2879399號公報所公開的那樣,提出了一種方法在使彎針處于前進狀態下結束通常的縫制之后,在利用彎針線掛線鉤使因彎針的前進而穿過縫線環的彎針線位于并保持于上述彎針的前進端側的位置的狀態下,進行一針的縫制動作,然后,切斷縫線及彎針線。在目前提出的防開線方法中,如圖28所示,被彎針線掛線鉤保持位置的彎針線10在與通常縫制后的一針的縫制動作之間由縫線20、20所形成的最終的縫線環20a、20b進行互繞線的狀態下交織在一起而形成線跡M。這樣交織在一起的彎針線10即使其端部被朝箭頭X方向拉伸,也不會從最終的縫線環20a、20b中拔出,因此,能防止線跡M的開線。另外,圖28示出了防止由兩根縫線20、20和彎針線10形成的雙鏈環縫的線跡開線的狀態,但若將其使用在由一根縫線20和彎針線10形成的雙鏈環縫的線跡M的情況中,則如圖29所示,形成彎針線10在互繞線的狀態下與由一根縫線20形成的最終的縫線環20a交織在一起而成的線跡M,從而能獲得彎針線10不會從最終的縫線環20a中拔出這樣的防開線狀態。如上所述,目前提出的防開線方法能極力防止雙鏈環縫的線跡所特有的開線的發生。然而,在目前提出的防開線方法中,存在以下問題若朝圖28及圖29的y方向施加拉伸力,則彎針線10的切斷端部容易從最終的縫線環20a、20b拔出,一旦發生拔出,彎針線10的拔出就容易朝縫制開始側依次行進,線跡整體會產生開線。例如,在縫制面料較薄或較柔軟的情況下,由于在使縫線及彎針線的施加張力較小的狀態下進行縫制,以能獲得良好的縫制效果,因此,縫線環20a、20b對彎針線10的系緊不足,其結果是,更容易產生上述開線。特別地,在由一根針形成的雙鏈環縫的線跡的情況下,彎針線10只是在互繞線的狀態下與縫線20的最終的一個縫線環20a交織在一起,因此,僅通過施加微小的拉伸力就可產生拔出,因而防開線效果非常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鑒于上述實際情況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防雙鏈環縫的線跡開線的方法、雙鏈環縫紉機的防線跡開線裝置及雙鏈環縫的線跡結構,能不受縫線及彎針線的施加張力的大小影響地,可靠且強力地防止一根針的雙鏈環縫的線跡產生開線。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第一專利技術的防雙鏈環縫的線跡開線的方法是防止如下所述形成的雙鏈環縫的線跡開線的方法,該雙鏈環縫的線跡是通過能在與針的上下運動路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進行進退動作的彎針的前進來捉住保持縫線并上下運動的一根上述針在針板下形成的縫線環,并利用該彎針所保持的彎針線對上述縫線環進行互繞線而形成的,上述防雙鏈環縫的線跡開線的方法的特征是,在使上述彎針處于前進狀態下結束通常縫制之后,維持使該彎針所捉住的縫線環位置保持于比上述針的下降位置更靠上述彎針的前進端側的位置的狀態,直至上述針下降并穿過由上述彎針捉到的縫線環為止,然后,解除上述縫線環的上述位置保持,以進行包括上述針下降并穿過上述縫線環在內的至少一針的縫制動作,從而利用上述針所保持的縫線對上述縫線環進行自繞線。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第二專利技術的防雙鏈環縫的線跡開線的方法是防止如下所述形成的雙鏈環縫的線跡開線的方法,該雙鏈環縫的線跡是通過能在與針的上下運動路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進行進退動作的彎針的前進來捉住保持縫線并上下運動的一根上述針在針板下形成的縫線環,并利用該彎針所保持的彎針線對上述縫線環進行互繞線而形成的,上述防雙鏈環縫的線跡開線的方法的特征是,在使上述彎針處于前進狀態下結束通常縫制之后,維持使該彎針所捉住的縫線環位置保持于比上述針的下降位置更靠上述彎針的前進端側的位置的狀態,直至上述針下降并穿過由上述彎針捉到的縫線環為止,然后,解除上述縫線環的上述位置保持,在上述縫制面料的送料停止或送料量比通常縫制時的送料量小的送料的情況下,進行包括上述針下降并穿過上述縫線環在內的至少一針的縫制動作,從而利用上述針所保持的縫線對上述縫線環進行自繞線。另外,本第三專利技術的雙鏈環縫紉機的防線跡開線裝置是安裝于下述雙鏈環縫紉機以防止線跡開線的防線跡開線裝置,該雙鏈環縫紉機包括一根針,該一根針對縫線進行保持并上下運動;以及彎針,該彎針對彎針線進行保持并能沿與上述針的上下運動路徑大致正交的方向進退動作,在前進動作時捕捉上述針在針板下形成的縫線環,利用該彎針所保持的彎針線對上述彎針前進動作而捉到的上述縫線環進行互繞線,從而在縫制面料上形成雙鏈環縫的線跡,上述雙鏈環縫紉機的防線跡開線裝置的特征是,包括縫線保持機構,該縫線保持機構能接近及遠離上述彎針,并在接近動作時,將上述彎針捉到的縫線環保持在比上述針的下降位置更靠上述彎針的前進端側的位置;以及控制部,該控制部進行控制,使上述縫線保持機構的接近分離動作與上述針和彎針的動作及上述縫制面料的送料動作相關聯,上述控制部在上述彎針位于前進位置、上述針位于上升位置而結束通常縫制之后,維持使上述縫線保持機構進行接近動作以使上述縫線環位置保持于比上述針的下降位置更靠上述彎針的前進端側的位置的狀態,直至上述針下降并穿過由上述彎針捉到的縫線環為止,然后,解除上述縫線環的上述位置保持,以與上述針的下降及上升、上述彎針的進退動作及上述縫制面料的送料動作配合地,進行包括上述針下降并穿過上述縫線環在內的至少一針的縫制動作。另外,本第四專利技術的雙鏈環縫紉機的防線跡開線裝置是安裝于下述雙鏈環縫紉機并防止線跡開線的防線跡開線裝置,該雙鏈環縫紉機包括一根針,該一根針對縫線進行保持并上下運動;以及彎針,該彎針對彎針線進行保持并能沿與上述針的上下運動路徑大致正交的方向進退動作,在前進動作時捕捉上述針在針板下形成的縫線環,利用該彎針所保持的彎針線對上述彎針前進動作而捉到的上述縫線環進行互繞線,從而在縫制面料上形成雙鏈環縫的線跡,上述雙鏈環縫紉機的防線跡開線裝置的特征是,包括縫線保持機構,該縫線保持機構能接近及遠離上述彎針,在接近動作時,將上述彎針捉到的縫線環保持在比上述針的下降位置更靠上述彎針的前進端側的位置;以及控制部,該控制部進行控制,使上述縫線保持機構的接近分離動作與上述針和彎針的動作及上述縫制面料的送料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防雙鏈環縫的線跡開線的方法,該雙鏈環縫的線跡是通過能在與針的上下運動路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進行進退動作的彎針的前進來捉住保持縫線并上下運動的一根針在針板下形成的縫線環,并利用該彎針所保持的彎針線對所述縫線環進行互繞線而形成的,所述防雙鏈環縫的線跡開線的方法的特征在于,在使所述彎針處于前進狀態下結束通常縫制之后,維持使該彎針所捉住的縫線環位置保持于比所述針的下降位置更靠所述彎針的前進端側的位置的狀態,直至所述針下降并穿過由所述彎針捉到的縫線環為止,然后,解除所述縫線環的所述位置保持,以進行包括所述針下降并穿過所述縫線環在內的至少一針的縫制動作,從而利用所述針所保持的縫線對所述縫線環進行自繞線。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橋本誠冶,
申請(專利權)人:大和縫紉機制造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