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修復螺釘受損螺紋的刀具,它包括:具有突出部(4)的本體(2),用于容納待修復螺釘,并具有兩個凹進的主要表面;切削刀片(6),它具有鉸接到上述本體(2)上的后端和具有與待修復螺紋類型大致相匹配的切削面(46)的前端;導向刀片(7),具有鉸接到上述本體(2)上的后端和與待修復螺紋類型大致相匹配的前端,該導向刀片突出于上述切削刀片的切削面;以及可以調整上述前端和上述突出本體部(4)之間距離的裝置(10、12、14),用于容納不同直徑的螺釘。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修復螺釘損壞螺紋的螺紋刀具。
技術介紹
螺紋,尤其是螺釘的螺紋容易受沖擊而損壞,這是因為它們尖銳的螺牙尖端易于產生刻痕或者其他變形,而它們一旦損壞就難于再和螺母或者其他匹配元件相結合使用。當它們自身的螺紋在加工過程中可能受損時,有經驗的機械人員都會很小心的,不會強行使用這種元件。因此,在重新裝配螺紋元件之前,應該修復受損的螺釘螺紋。盡管在原則上,螺釘螺紋可以由螺紋板牙來修復,但是這卻需要幾組昂貴的大型成套板牙,一組成套板牙只能用于幾種螺紋規格中的一種,僅在汽車加工中就至少有五種規格。對于一般的工廠或者車間來說,和在自家地下室小規模的“自助”式(do-it-yourself)人員不同,這些都是不切實際的。當然,還可以使用三角銼對螺釘螺紋進行修復,但是這需要大量的技術工人,既費時又效果不好。在美國專利第5,060,330號中公開了這樣的一種刀具,由本專利技術申請人所持有,并結合在這里作為參考。盡管這種現有刀具的確在其他已有的刀具上做了相當大的改進,但是它不僅龐大笨重,而且還缺少對切刀的導向件,易于產生故障,尤其是對于嚴重受損的螺紋。
技術實現思路
因此,本專利技術的一個目的就是提供一種修復螺釘受損螺紋的刀具,不僅輕質、緊湊、簡單而易于操作,容易組裝且成本較低,而且還設計得能夠為主動切削刀片提供導向,從而大大便于刀具的螺紋修復操作。根據本專利技術,通過提供一種修復螺釘受損螺紋的刀具來完成,它包括具有突出部的本體,用于容納待修復螺釘,并具有兩個凹進的主要表面;切削刀片,它具有鉸接到上述本體上的后端和具有與待修復螺紋類型大致相匹配的切削面的前端;導向刀片,具有鉸接到上述本體上的后端和與待修復螺紋類型大致相匹配的前端,該導向刀片突出于上述切削刀片的切削面;以及可以調整上述前端和上述突出本體部之間距離的裝置,用于容納不同直徑的螺釘。附圖簡述下面,參考附圖并結合優選實施例來敘述本專利技術,以使得本專利技術得到更好地理解。現在,詳細的參考附圖,應該強調通過示出了特定的實例,目的是在于對本專利技術的優選實施例只是示意性討論,提供了被認為是本專利技術大部分概念和原理的有用且容易的理解敘述。在這個意義上說,和需要示出本專利技術的基本理解相比,不需要更詳細地示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細節。帶有附圖的敘述使得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顯而易見的獲知本專利技術的幾種形式是如何和實踐相結合的。在附圖中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中刀具的透視圖;圖2示出了圖1中刀具,其中去掉了一個蓋;圖3示出了圖1中刀具的分解視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中刀具的另一個實施例;圖5是圖4中刀具的分解視圖;圖6是螺紋槽內切削刀片的放大視圖;圖7是螺紋槽內導向刀片的放大視圖。優選實施例詳述下面,參考附圖,圖1示出了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完全組裝的刀具。可以清楚的看到,凹進體2,V形塊突起4,切削刀片6,導向刀片7,兩個蓋8、9和調整拇指螺釘10。在圖2中,去掉了蓋8,顯示了上述組裝刀具的內部情況。如圖所示,受壓墊12具有兩個整體凸耳14、14’,其中只有一個可以看到。進一步可以看到,平板彈簧16,它的下端錨定到型槽18的下部,即在刀具的中央壁22的重部20上。彈簧16的上端靠在刀片6、7上,并通過拇指螺釘10使它們相對著降低。相反的,當拇指螺釘10在擰開方向旋轉時,彈簧16將刀片6、7升高,保持著受壓墊12和拇指螺釘10的端部之間的接觸。在圖3的分解視圖中,可以看出凹進體2具有多級凹進,最外邊的是設置著蓋8處的凹進24,隨后是由上述壁部20所形成的凹進26,最后是形成中央壁22的凹進28。明顯的,在凹進體2的看不見的另一面上還相對的設置著凹進24’,26’和28’。進一步可以看出,圖中的凹進體2在中央壁22有四個開口,第一個是在調整刀具以用于不同螺釘直徑時使具有凸耳14的受壓墊12能夠沿著滑動的窗型開口34;第二個是大致三角形的開口36,彈簧16經過該開口彎曲并作用在刀片6、7上;還有兩個孔38,38’,設置在沉頭孔41、41’中的螺釘40,40’經過這兩個孔,和蓋9中的螺紋孔42、42’相匹配,從而在組裝過程中保持著蓋8、9。第三螺釘43經過蓋8中的孔41”,刀片6中的孔44,壁部22中的孔44’,刀片7中的孔44”,并擰進蓋9中的螺紋孔42”中。因此,螺釘43就可以作為刀片6、7的轉軸,刀片可以繞著它進行旋轉。還可以看到用以保持V型塊突起4的主動面的硬質金屬襯套45。刀片6具有適于待修復螺紋類型的切削面46,切削刃48和切削角α。不參與在切削操作中的刀片7設有具有相同角度α的導向倒角49。而且它沒有切削面。事實上,如圖7所示,它的端部沒有接觸到螺紋,它突出得超過待修復螺釘的接觸點,因而比切削刀片6稍微長一些。當切削刃48和導向倒角49之間的距離必須是盡可能地靠近待修復螺紋螺距的倍數時,就必須通過蓋8、9和轉動螺釘43限制刀片6、7,使之有一些可容許的誤差,以便于刀片6、7能夠降低到上述螺紋上,并可以自身調整到那個距離。在操作中,上述待修復螺釘或者螺栓被放置到V型塊4上,如有需要,首先升高刀片6、7,并逆時針旋轉拇指螺釘10,隨后將它們降低到切削面46和導向倒角49,進入齒型空間(tooth space),就可以完成上述調節。隨后,旋轉上述螺釘或螺栓,或者上述螺栓是固定的,則繞上述螺栓旋轉上述刀具,直到剃掉上述損壞產生的障礙。在嚴重受損時,就需要分步驟來進行修復工作。圖4中示出了本專利技術的第二實施例,和圖1中的實施例在幾個細節上有些不同。一旦它處于上述方式可以調節時,切削刃48和導向倒角49之間的距離被牢固地鎖定。這通過設置圖5所示的兩個受壓墊50、50’和兩個拇指螺釘10、10’來完成。為了容納這些元件以及代替圖3中平板彈簧16的螺旋壓縮彈簧52,窗型開口34,現在是(now)54,被延長,使之經過刀具的整個寬度。而且,刀片6、7的上下刃部都設有雙面倒角,以便于和受壓墊50、50’的凸耳56、57、56’、57’相配合。圖5的分解視圖示出了兩個完整的受壓墊50、50’。可以看出,受壓墊50、50’分別包括兩對兩個凸耳56、57和56’、57’,每一對都大致垂直于上述凹進體2的主要表面延伸。可以進一步看出,每一對凸耳都構造成一個斜面,這些凸耳中的一對凸耳所在的平面都向外傾斜,而另一對凸耳所在的平面卻向內傾斜。在組裝過程中,受壓墊50的向外傾斜的凸耳平面都朝向受壓墊50’的向內傾斜的平面,反之亦然。在操作中,切削刃48和導向倒角49之間的距離可如上所述的進行調節,隨后,緩慢地而又交替地旋轉拇指螺釘10、10’。當靠在雙倒角向外面上的凸耳57和靠在向內面上的凸耳56相反于具有相對效果的凸耳56’、57’時,即使是嚴重受損的螺紋,也會產生鎖定操作,從而保持著切削刃48和導向倒角49之間的距離。圖6示出了在操作過程中帶有切削面46的刀片6,根據待修復螺釘尺寸而在或者靠近接觸點,而圖7示出了具有同一螺釘的導向刀片7。可以清楚地看出,導向刀片7要長于切削刀片6。切削刀片6的參數設定得在接觸點處,切削面46的傾斜角相對于徑向面在螺釘直徑的給定范圍內是最優的。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顯而易見的是本專利技術并不限定于上述示意性實施例中具體細節中,在不偏離本專利技術的精神和實質范圍下,本專利技術還可以包括其他特定的實例。因此,在各個方面,這些實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修復螺釘受損螺紋的刀具,它包括:具有突出部的本體,用于容納待修復螺釘,并具有兩個凹進的主要表面;切削刀片,它具有鉸接到上述本體上的后端和具有與待修復螺紋類型大致相匹配的切削面的前端;導向刀片,具有鉸接到上述本體上的后端和與待修復螺紋類型大致相匹配的前端,該導向刀片突出于上述切削刀片的切削面;以及可以調整上述前端和上述突出本體部之間距離的裝置,用于容納不同直徑的螺釘。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莫舍亞伯拉罕,澤弗斯塔爾,本亞明弗雷德金,
申請(專利權)人:希洛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IL[以色列]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