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光纖,具體涉及一種適應于長距離通信傳輸的低損耗單模光纖,同時涉及適應于長距離通信傳輸的低損耗單模光纖的制備方法。包括纖芯、包層和涂覆層;纖芯處于光纖最內層,纖芯外部設置有包層,包層采用二氧化硅,具有外下陷的折射率剖面結構,其外包層下陷幅度達到0.12%±0.04%。所述適應于長距離通信傳輸的低損耗單模光纖的制備方法通過拉絲、三步階梯式退火處理、冷卻、雙重涂覆、固化進行加工。本發明專利技術采用調整預制棒的折射率分布,拉絲采用在線退火,階梯式退火方式,在拉絲張力控制過程中采用恒張力PLC自動控制方式,在涂料選取方面采用小模量涂料,降低其微彎損耗,篩選過程中控制大盤收線張力在較小的水平。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光纖,具體涉及一種適應于長距離通信傳輸的低損耗單模光纖, 同時涉及適應于長距離通信傳輸的低損耗單模光纖的制備方法。
技術介紹
隨著光纖技術的發展,光纖的長距離傳輸的需求越來越大,現有的光纖由于其衰減損耗較高,在長距離通信傳輸的過程中需要增加中繼站進行信號的增強,但是由于中繼站的價格昂貴,運營商更加希望能夠有一種損耗較小的光纖使用在遠距離傳輸過程中,降低建設費用同時不影響正常的傳輸。
技術實現思路
專利技術目的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適應于長距離通信傳輸的低損耗單模光纖,本專利技術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適應于長距離通信傳輸的低損耗單模光纖的制備方法。技術方案,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適應于長距離通信傳輸的低損耗單模光纖包括纖芯、包層和涂覆層。纖芯處于光纖最內層,纖芯外部設置有包層,包層采用二氧化硅,具有外下陷的折射率剖面結構,其外包層下陷幅度達到O. 12%±0. 04%,涂覆層在包層外部。所述的涂覆層采用兩層涂覆,內層涂料采用小模量涂料,進行涂覆,再經過紫外光固化,外層涂料采用紫外光涂料,涂覆后進行紫外光固化。所述的小模量涂料采用紫外光固化涂料,模量低于O. 7MPa。 所述的適應于長距離通信傳輸的低損耗單模光纖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I)選用外包層下陷結構的預制棒,芯棒處于預制棒最內層,芯棒外部設置有包層,包層采用二氧化硅,具有外下陷的折射率剖面結構,其外包層下陷幅度達到O. 12%±0. 04%。(2)采用高溫熔爐進行拉絲,溫度控制在180(T2200°C ;(3)拉絲出爐后進行三步階梯式退火處理,第一次退火是在拉絲爐退火管,退火管設置石墨保溫層,使其在拉絲爐退火管中緩慢降溫,從2000度左右下降至1500度,退火時間為 3 7s ;第二次退火是在拉絲爐退火管下方15cm處,安裝f3m長加熱爐中進行保溫退火,設置退火溫度在1000 1200度,根據光纖溫度在線監測器顯示的數值調整控制退火溫度;第三次退火在保溫爐下部2(T50cm處,設置保溫管,內裝保溫層,不另外設置加溫器件,使光纖通過保溫管溫度緩慢下降。再經過3 5m的自然冷卻空間,進入氦氣冷卻管強制冷卻,將光纖溫度降低至100 度以下。形成具有外下陷包層的裸光纖。(4)拉絲過程中采用恒張力PLC控制系統,保持穩定張力2· (Γ3· 0N,進行生產,減少微裂紋的同時,保持光纖包層直徑的穩定。(5)對裸光纖進行兩層涂覆,內層涂料采用小模量涂料,進行涂覆,再經過紫外光 固化。外層涂料采用紫外光涂料,涂覆后進行紫外光固化。所述的小模量涂料采用紫外光 固化涂料,模量低于O. 7MPa ;(6 )最后采用收線裝置將光纖以小張力收線,張力小于O. 7N,繞到光纖盤完成生產。本專利技術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采用調整預制棒的折射率分布,拉絲采用在線退火,階 梯式退火方式,在拉絲張力控制過程中采用恒張力PLC自動控制方式,在涂料選取方面采 用小模量涂料,降低其微彎損耗,篩選過程中控制大盤收線張力在較小的水平,例如小于O.6N。最終能夠生產出一種適應于長距離通信傳輸的低損耗單模光纖,其1550nm處損耗可 以低至O. 175dB/km,遠小于標準規定的O. 3dB/km,尤其適用于遠距離通信傳輸。附圖說明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制備方法生產出的光纖的結構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制備方法的外下陷包層設計結構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制備方法的工藝流程示意圖。圖中1.纖芯,2.外下陷包層,3.外包層,4. 一次紫外固化涂層,5. 二次紫外固化涂層。具體實施方式參照附圖1、2、3,適應于長距離通信傳輸的低損耗單模光纖包括纖芯1、包層和涂 覆層。纖芯I處于光纖最內層,纖芯外部設置有包層,包層采用二氧化硅,具有外下陷的折 射率剖面結構,其外包層下陷幅度達到O. 12%±0. 04%。涂覆層在包層外部。所述的涂覆層采用兩層涂覆,內層涂料采用小模量涂料,進行涂覆,再經過紫外光 固化。外層涂料采用紫外光涂料,涂覆后進行紫外光固化。所述的小模量涂料采用紫外光 固化涂料,模量低于O. 7MPa ;所述的適應于長距離通信傳輸的低損耗單模光纖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 步驟(I)選用外包層下陷結構的預制棒,芯棒處于預制棒最內層,芯棒外部設置有包層,包 層采用二氧化硅,具有外下陷的折射率剖面結構,其外包層下陷幅度達到O. 12%±0. 04%。(2)采用高溫熔爐進行拉絲,溫度控制在180(T220(rC ;(3)拉絲出爐后進行三步階梯式退火處理,第一次退火是在拉絲爐退火管,退火管設置 石墨保溫層,使其在拉絲爐退火管中緩慢降溫,從2000度左右下降至1500度,退火時間為 3 7s ;第二次退火是在拉絲爐退火管下方15cm處,安裝f3m長加熱爐中進行保溫退火,設 置退火溫度在1000 1200度,根據光纖溫度在線監測器顯示的數值調整控制退火溫度;第 三次退火在保溫爐下部2(T50cm處,設置保溫管,內裝保溫層,不另外設置加溫器件,使光 纖通過保溫管溫度緩慢下降。再經過3 5m的自然冷卻空間,進入氦氣冷卻管強制冷卻,將光纖溫度降低至100 度以下,形成具有外下陷包層的裸光纖。(4)拉絲過程中采用恒張力PLC控制系統,保持穩定張力2· (Γ3· 0N,進行生產,減少微裂紋的同時,保持光纖包層直徑的穩定。(5)對裸光纖進行兩層涂覆,內層涂料采用小模量涂料,進行涂覆,再經過紫外光固化。外層涂料采用紫外光涂料,涂覆后進行紫外光固化。所述的小模量涂料采用紫外光固化涂料,模量低于O. 7MPa ;(6 )最后采用收線裝置將光纖以小張力收線,張力小于O. 7N,繞到光纖盤完成生產。通過測試光纖的光學衰減損耗性能,在23±5度,濕度50±5的條件下,使用光纖后向反射儀進行測試,其1550nm波段的衰減值為O. 174dB/km。本專利技術采用調整預制棒的折射率分布,拉絲采用階梯式退火方式,在拉絲張力控制過程中采用恒張力PLC自動控制方式,在涂料選取方面采用小模量涂料,降低其微彎損耗,篩選過程中控制大盤收線張力在較小的水平,例如小于O. 6N。最終能夠生產出一種適應于長距離通信傳輸的低損耗單模光纖,其1550nm處損耗可以低至O. 1 75dB/km,遠小于標準規定的O. 3dB/km,尤其適用于遠距離通信傳輸。權利要求1.一種適應于長距離通信傳輸的低損耗單模光纖,其特征在于包括纖芯、包層和涂覆層;纖芯處于光纖最內層,纖芯外部設置有包層,包層采用二氧化硅,具有外下陷的折射率剖面結構,其外包層下陷幅度達到O. 12%±0. 04%,涂覆層在包層外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應于長距離通信傳輸的低損耗單模光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涂覆層采用兩層涂覆,內層涂料采用小模量涂料,進行涂覆,再經過紫外光固化,外層涂料采用紫外光涂料,涂覆后進行紫外光固化。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適應于長距離通信傳輸的低損耗單模光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模量涂料采用紫外光固化涂料,模量低于O. 7MPa。4.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應于長距離通信傳輸的低損耗單模光纖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選用外包層下陷結構的預制棒,芯棒處于預制棒最內層,芯棒外部設置有包層,包層采用二氧化硅,具有外下陷的折射率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適應于長距離通信傳輸的低損耗單模光纖,其特征在于:包括纖芯、包層和涂覆層;纖芯處于光纖最內層,纖芯外部設置有包層,包層采用二氧化硅,具有外下陷的折射率剖面結構,其外包層下陷幅度達到0.12%±0.04%,涂覆層在包層外部。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曹珊珊,張海濤,薛馳,劉志忠,孫志成,管慶國,王震,
申請(專利權)人:中天科技光纖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