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鋼筋錐螺紋套絲機切削頭,它包括法蘭盤和刀座體,刀座體上從后向前依次套有撥動圈、蝸桿固定圈、活動圈和固定圈。刀座體前端安裝有刀座,刀座上固定有梳狀刀,該梳狀刀相對于被加工鋼筋的外圓呈切向布置,且其底面寬度大于頂面寬度以形成一與被加工鋼筋的錐角相吻合的夾角。使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對鋼筋進行加工,切削力小,刀具使用壽命長,加工成本低。(*該技術在2005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對鋼筋頭部進行螺紋加工的鋼筋錐螺紋套絲機切削頭。目前在建筑行業,對鋼筋頭部進行螺紋套絲的切削頭的刀具相對于被加工鋼筋的外徑都是呈徑向布置,在對鋼筋頭部進行套絲時,會隨套絲長度的增加而升溫,刀具的使用壽命短,加工成本高。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刀具使用壽命長、加工成本低的鋼筋錐螺紋套絲機切削頭。本技術的上述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解決方案實現的本技術的鋼筋錐螺紋套絲機切削頭有一法蘭盤和刀座體,刀座體上從后向前依次套裝有撥動圈、蝸桿固定圈和活動圈,刀座體的前端安裝有若干刀座,該刀座上固定有梳狀刀。其結構特點是刀座上的梳狀刀相對于被加工鋼筋的外圓呈切向布置,梳狀刀的底面寬度大于其頂面寬度,以形成一與被加工鋼筋的錐角相吻合的夾角。由于本技術的刀具相對于被加工鋼筋呈切向布置,在對鋼筋進行加工時,切削力小,刀具不會隨切削長度的增加而升溫,使用壽命長,經試用統計,其使用壽命是徑向布置刀具的2倍,大大降低了加工成本。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附圖說明圖1是鋼筋錐螺紋套絲機切削頭剖視示意圖;圖2是圖1的右視示意圖;圖3是刀座體剖視示意圖;圖4是圖3的左視示意圖;圖5是圖3的右視示意圖;圖6是蝸桿固定圈與刀座體配合狀態局部剖視示意圖7是刀座示意圖;圖8是圖7的A-A剖視示意圖;圖9是圖7的仰視示意圖;圖10是梳狀刀示意圖;圖11是圖10的俯視示意圖。參照圖1-11,本技術的切削頭法蘭盤1套在電動減速器的輸出軸2上。法蘭盤外圓周向凸棱上開有縱向通孔,刀座體28后端內側的梅花形凸臺上亦對應地加工有螺孔,通過雙頭螺釘將二者緊密地連接在一起。刀座體28的外徑上加工有兩個臺階,其小端外徑上加工有蝸輪,其小端端面上分別開有四個呈均勻分布且與轉軸6相配合的通孔和四個用以與刀座9相連的螺孔。刀座體28的另一個臺階上套裝一撥動圈3,該撥動圈的外圓徑向開有凹槽,與固定在撥叉18內側的撥叉滑塊17相配合,撥動圈3前面還對稱地設置有兩個定位銷16,定位銷的前端為錐形。該定位銷16與蝸桿固定圈4上的兩軸向通孔相配合。蝸桿固定圈的兩軸向通孔中心連線的兩側外圓上開有兩個與其中心連線相平行的徑向孔,其中一個孔與蝸桿固定圈4的內孔相割,用開口螺毋23將蝸桿22固定在該孔內,并使蝸桿22與刀座體28上的蝸輪相嚙合,以便調整刀具的切削外徑。另一個孔的底部與腰形孔相通,其內裝有頂桿26,頂桿上套有彈簧25,其口部用緊帽24固定。蝸桿固定圈4前面的刀座體28外圓上套有活動圈5,活動圈的后面對應地加工有與定位銷16相配合的兩個盲孔,該兩個盲孔中心連線的兩側分別對稱地開一通孔,通孔內通過緊配合與滑塊固定軸7的小頭相連接,滑塊固定軸的大端外徑上套有刀座滑塊8。刀座9的后面開有長槽29,該長槽與刀座滑塊8相配合。刀座9上加工有通孔30,該通孔與安裝在刀座體28上的轉軸6相配合,用刀座固定螺釘13使刀座9與轉軸6連接在一起。刀座9上的通孔30的外側加工有梳狀刀安裝槽31,梳狀刀的底面34和側面33分別與該安裝槽31的底面36和側面37相接觸,用螺釘10、壓板11和調節螺釘14將梳狀刀12固定在刀座9上的安裝槽31內。梳狀刀12底面34的寬度大于其頂面35的寬度,用以形成一夾角,該夾角與被加工鋼筋的錐角相吻合。撥叉18的外側裝有一個手柄21,該手柄對側的拔叉外側通過軸20與支架19相鉸接。本技術工作時,通過手柄21使撥動圈3與蝸桿固定圈4合攏。此時定位銷16的圓柱部分插入設置于活動圈5上的定位套15內,轉動蝸桿22,使刀具與被加工鋼筋外徑相適應,即可開始切削。當手柄21接觸到設置在機架上的行程限位裝置后,定位銷16從活動圈5上的定位套15內逐漸拔出,加上蝸桿固定圈4上的彈簧25、頂桿26以及固定在活動圈5上的限位銷27的作用,使活動圈5轉動并帶動刀座9轉動,從而實現自動退刀。權利要求1.鋼筋錐螺紋套絲機切削頭,包括法蘭盤(1)和刀座體(28),刀座體上從后向前依次套裝有撥動圈(3)、蝸桿固定圈(4)和活動圈(5),刀座體(28)的前端安裝有若干刀座(9),該刀座上固定有梳狀刀(12),其特征在于刀座(9)上的梳狀刀(12)相對于被加工鋼筋的外圓呈切向布置;梳狀刀的底面(34)的寬度大于其頂面(35)的寬度,以形成一與被加工鋼筋的錐角相吻合的夾角。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筋錐螺紋套絲機切削頭,其特征在于刀座體(28)的外徑上有多個臺階,其最前段的外徑上加工有蝸輪,沿其軸向鏜有若干與轉軸(6)相配合的通孔,其后端通過螺栓套接在法蘭盤(1)上。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鋼筋錐螺紋套絲機切削頭,其特征在于蝸桿固定圈(4)上對稱地開有兩個與其中心線相平行、用以與定位銷(16)相配合的軸向孔,該兩軸向孔中心連線的兩側外圓上開有兩個中心連線相互平行的徑向孔,其一與蝸桿固定圈(4)的內孔相割,其內安裝有蝸桿(22),該蝸桿與刀座體(28)上的蝸輪相嚙合;另一個孔的底部與蝸桿固定圈(4)上的軸向腰形孔相通,其內裝有頂桿(26),該頂桿上套有彈簧(25),其口部用緊帽(24)固定。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一種鋼筋錐螺紋套絲機切削頭,它包括法蘭盤和刀座體,刀座體上從后向前依次套有撥動圈、蝸桿固定圈、活動圈和固定圈。刀座體前端安裝有刀座,刀座上固定有梳狀刀,該梳狀刀相對于被加工鋼筋的外圓呈切向布置,且其底面寬度大于頂面寬度以形成一與被加工鋼筋的錐角相吻合的夾角。使用本技術對鋼筋進行加工,切削力小,刀具使用壽命長,加工成本低。文檔編號B23G5/00GK2241599SQ9524114公開日1996年12月4日 申請日期1995年12月22日 優先權日1995年12月22日專利技術者胡炳炎, 陸彩林, 蘇耀法, 徐軍民 申請人:錫山市氣壓焊接機廠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鋼筋錐螺紋套絲機切削頭,包括法蘭盤(1)和刀座體(28),刀座體上從后向前依次套裝有撥動圈(3)、蝸桿固定圈(4)和活動圈(5),刀座體(28)的前端安裝有若干刀座(9),該刀座上固定有梳狀刀(12),其特征在于刀座(9)上的梳狀刀(12)相對于被加工鋼筋的外圓呈切向布置;梳狀刀的底面(34)的寬度大于其頂面(35)的寬度,以形成一與被加工鋼筋的錐角相吻合的夾角。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胡炳炎,陸彩林,蘇耀法,徐軍民,
申請(專利權)人:錫山市氣壓焊接機廠,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32[中國|江蘇]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