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電子地圖裝置,其包括:路徑計算單元路徑獲取單元,用于獲取起點與終點之間的路徑;路段拆分單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路徑后將所述路徑拆分為多個依次相連的路段;路況獲取單元,用于獲取與所有述多個依次相連的路段相關的路況信息;渲染單元,用于根據每個路段的路況信息相應采用不同格式渲染所述路段;以及顯示單元,用于在電子地圖中顯示渲染后的路段。在上述實施例的電子地圖裝置中,路況信息是直接通過將路徑自身渲染成不同格式來展現,顯示方式更加直觀,可以避免外置按鈕占用地圖顯示空間,方便用戶根據路況直接拖動帶有路況信息的路段以調整路徑方案。此外,本發明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電子地圖路徑呈現方法。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電子地圖,尤其涉及。
技術介紹
電子地圖,結合定位系統給人們的出行、駕車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當前除了基本的 路徑導航服務外,電子地圖還逐漸朝向智能化的方向發展。例如在電子地圖中同時提供路 況信息查詢服務。然而在現有互聯網地圖服務中,公交換乘及自駕路徑方案的展現與路況 信息的展示是分離的。例如,在某電子地圖服務中是中采用獨立外置的“路況信息”按鈕,用戶可以通過 點擊此按鈕以顯示/隱藏顯示路況信息的圖層,這種外置的按鈕占用了一部分地圖的顯示 空間。而另一電子地圖服務中采用位于地圖右上方的鼠標懸停展開式的菜單作為路況信息 入口,此種方式相較于前一種方式中的“路況信息”按鈕可減少占用地圖顯示空間。然而前述兩種電子地圖服務中都是用額外的圖層顯示路況信息。當用戶查詢一條 路徑后,該路徑是在疊加在路況信息圖層上,在此種情形下使得路況信息的顯示非常不直 觀,而有時用戶可能非常關注路況信息以便于調整路徑。此時采用此種方式比較難于滿足 用戶的需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電子地圖路徑呈現方法及電子地圖裝置,其可以直觀 方式同時展現路況信息及路徑。一種電子地圖裝置,其包括路徑計算單元路徑獲取單元,用于獲取起點與終點之 間的路徑;路段拆分單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路徑后將所述路徑拆分為多個依次相連的路 段;路況獲取單元,用于獲取與所有述多個依次相連的路段相關的路況信息;渲染單元,用 于根據每個路段的路況信息相應采用不同格式渲染所述路段;以及顯示單元,用于在電子 地圖中顯示渲染后的路段?!N電子地圖路徑呈現方法,其包括獲取起點與終點之間的路徑;將所述路徑 拆分為多個依次相連的路段;獲取每個路段的路況信息;根據每個路段的路況信息相應采 用不同格式渲染所述路段;以及在所述電子地圖上顯示渲染后的路徑。在上述的電子地圖裝置及電子地圖路徑呈現方法中,路況信息是直接通過將路徑 自身渲染成不同格式來展現,顯示方式更加直觀,可以避免外置按鈕占用地圖顯示空間,方 便用戶根據路況直接拖動帶有路況信息的路段以調整路徑方案。為讓本專利技術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 并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提供的電子地圖裝置的結構框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提供的電子地圖裝置顯示路徑的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第二實施例提供的電子地圖路徑呈現方法的流程圖。具體實施例方式為更進一步闡述本專利技術為實現預定專利技術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專利技術提出的電子地圖裝置及電子地圖路徑呈現方法的具體實施方式、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第一實施例參閱圖1,其為第一實施例提供的電子地圖裝置100的結構框圖。電子地圖裝置100包括路徑獲取單元11、路段拆分單元12、路況獲取單元13、渲染單元14、及顯示單元15。路徑獲取單元11用于獲取起點與終點之間的路徑。起點與終點可由用戶進行設定,設定完成后,路徑獲取單元11根據尋路算法計算兩點之間的最優路徑。換言之,路徑獲取單元執行方法getPathO,此方法返回路徑P,路徑P例如可以采用點Point的序列來表述,即P= {Point i=(xi, yi) I l〈=i〈=k},其中x1、yi分別為點Point i的橫座標與縱座標,k為點的總數。其具體的實現屬于電子地圖相關領域中所熟知的內容,在此不再贅述。路段拆分單元12用于將路徑P拆分為多個依次相連的路段L,即P ={Li I l〈=i〈=n},其中n為路段的數目。與路徑P類似,路段L同樣可以采用點序列表述,即L= {Point j=(xj, yj) 11< = j <=m},其中m為路段L中點的數目。路段的劃分可以是與路況數據相關的,也可以是與路況數據無關的。舉例來說,如果路況信息是以路為單位描述的,則路徑經過該條路的全部可以作為一個路段;而如果路況信息是以更小的單位例如每個路口、或者特定節點描述的,則相應地,可以根據路況信息的最小單位將路徑經過該條路的部分拆分為多個路段,每個路段對應一個路況信息的節點。路段還可以是比路況信息描述單位更小的單位,例如將路徑按固定長度拆分為多個路段,固定長度例如是50米或者更小,從實際使用上,路況信息描述的最小單位的長度不會小于這個固定長度,采用此種方式則在拆分路段時無須考慮路況信息的描述節點。參閱圖2,其為電子地圖裝置100顯示的一條路徑的示意圖。依據路況信息描述的最小單位,該路徑被分為第一路段101、第二路段102、第三路段103、第四路段104、第五路段105、及第六路段106。其中,第二路段102與第三路段103位于兩個路口之間,即這兩個路口中間存在一個路況描述節點。路況獲取單元12用于獲取每個路段的路況信息。路況信息可以向路況數據庫查詢而得,一般來說,路況信息的初始數據來自交通管理部門的監視裝置。在判定路況信息時可以采用繼承的方式,例如,某個路段屬于某條路,則該條路的路況即為該路段的路況。一般來說,路況可以包括以下幾種情形暢通、緩行、擁堵、事故、施工、管制。當然以上僅為示例。實際可以采用任意的路況描述信息。渲染單元13用于根據每個路段的路況信息相應采用不同格式渲染所述路段。為了讓用戶能夠直觀的區分上述各種路況,可以針對每種路況采用特定的格式渲染該路段。上述特定格式例如可包括不同顏色、粗細、填充圖案、圖例或者其組合。例如,可用綠色表示暢通,用黃色表示緩行,用紅色表示擁堵、在路段旁用相應的圖例分別表示事故、施工與管制。對于路段L = {Pointj= (xj, yj) l< = j <=m},其渲染的具體過程就是從Pointl 開始在相信的兩點之間繪制相應格式的線條、填充相應的圖案等。如圖2所示,第一路段101與第二路段102暢通,在圖中以粗線條表示綠色;第三路段103緩行,在圖中采用細線條表示黃色;第四路段104正在施工處于擁堵中,采用斜填充線表示紅色;第五路段、第六路段106暢通,在圖中以粗實線表示綠色。此外,對于第四路段104,除了顯示擁堵外,還在其旁顯示表示正在進行施工的圖例107,使用戶可進一步了解相關信息。在圖例107旁邊可進一步顯示提示信息108以提示用戶進行何種操作可以規避當前路徑中的擁堵路段。顯示單元14用于在電子地圖中顯示渲染后的路段。此外,電子地圖裝置100還可包括路徑調整單元15,用于在顯示單元14顯示的路段被拖動后調用路徑獲取單元11根據拖動的位置重新獲取起點與終點之間的路徑并將獲取的路徑傳遞給路段拆分單元12。相應地,路段拆分單元12完成拆分后由渲染單元13進行渲染,最后由顯示單元14顯示。本實施例的電子地圖裝置100中,路況信息是直接通過將路徑自身渲染成不同格式來展現,顯示方式更加直觀,可以避免外置按鈕占用地圖顯示空間,方便用戶根據路況直接拖動帶有路況信息的路段以調整路徑方案。第二實施例 參閱圖3,本專利技術第二實施例提供一種電子地圖路徑的呈現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步驟S201,獲取起點與終點之間的路徑;步驟S202,將所述路徑拆分為多個依次相連的路段;步驟S203,獲取每個路段的路況信息;步驟S204,根據每個路段的路況信息相應采用不同格式渲染路段;以及步驟S205,在電子地圖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子地圖裝置,其包括:路徑獲取單元,用于獲取起點與終點之間的路徑;路段拆分單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路徑后將所述路徑拆分為多個依次相連的路段;路況獲取單元,用于獲取與所述多個依次相連的路段相關的路況信息;渲染單元,用于根據每個路段的路況信息相應采用不同格式渲染所述路段;以及顯示單元,用于在電子地圖中顯示渲染后的路段。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田密,唐家意,王建宇,孔帥,李慧,郭新濤,
申請(專利權)人: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