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演奏裝置,在根據演奏部件的發光部在拍攝空間的位置坐標發出樂音的演奏裝置中,實現演奏部件的耗電量的降低。演奏裝置(1)包括:桿部(10),由演奏者保持,前端具有發光和熄滅的標記部(15);照相機單元部(20),對保持桿部(10)的演奏者的動態圖像進行拍攝;以及中心單元部(30),根據照相機單元部(20)拍攝到的拍攝空間中的發光中的標記部(15)的位置坐標而使打擊樂器發音,桿部(10)以檢測演奏者的下揮動作的開始的情況為條件,使標記部(15)發光,以檢測相應動作的結束的情況為條件,使標記部(15)熄滅。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發出電子音的演奏裝置及用于該演奏裝置的發光控制裝置。
技術介紹
以往,提出了下述的演奏裝置,該演奏裝置在檢測演奏者的演奏動作時,發出與演奏動作相對應的電子音。例如,已知有僅僅通過桿(stick)上的部件,發出打擊樂器音的演奏裝置(氣鼓(air drum)),在該演奏裝置中,在桿狀的部件上設置傳感器,演奏者以手來保持并揮動該部件,由此,傳感器檢測演奏動作,發出打擊樂器音。根據這樣的演奏裝置,可以不需要實際的樂器而發出該樂器的樂音,因此能夠演奏場所、演奏空間不受制約地享受演奏。對于這樣的演奏裝置,例如,在JP專利第3599115號公報的圖1中,提出按照下述方式構成的樂器游戲裝置,該方式為對演奏者使用桿狀部件的演奏動作進行拍攝,并且在監視器上顯示將該演奏動作和表示成套樂器的虛擬圖像合成的合成圖像,根據桿狀部件和虛擬的成套樂器的位置信息,發出規定的樂音。但是,在對演奏者進行拍攝并發出樂音的演奏裝置中,必須能夠根據拍攝圖像識別演奏部件。更具體地說,必須在拍攝圖像中確定演奏部件中的與虛擬的樂器接觸的部分的位置坐標。在此方面,在JP專利第3599115號文獻所記載的樂器游戲裝置中,在演奏者使用的光筆卜pen light)的前端設置燈(圖4),通過確定該燈的位置坐標,來區分與虛擬的樂器接觸的部分。由此,在演奏部件(光筆)中,需要用于點亮燈的電源。但是,為了實現演奏場所、演奏空間不受制約等的上述特征,需要的不是以有線供給電源,而是在演奏部件的內部設置電池等電源。另外,演奏部件在演奏者保持著演奏這一特質上,需要將其重量抑制為一定,為了能夠長時間使用,設置大型的電池這一簡單的方法并不理想。關于該方面,在專利文獻I的樂器游戲裝置中,要求完全不考慮該燈的點亮控制而出于降低演奏部件的耗電量的觀點來進一步進行改良。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是鑒于這樣的愿望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在根據演奏部件的發光部在拍攝空間的位置坐標而發出樂音的演奏裝置中,實現演奏部件的耗電量的降低的演奏裝置及發光控制裝置。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的一種方式的演奏裝置的特征在于,包括演奏部件,由演奏者保持,具有發光和熄滅的發光部;拍攝裝置,對保持上述演奏部件的上述演奏者所存在的拍攝空間的圖像進行拍攝;發音裝置,根據上述拍攝裝置拍攝到的上述拍攝空間中的發光中的上述發光部的位置坐標而發音;檢測單元,檢測上述演奏者進行的上述演奏部件的下揮動作的開始和結束;以及發光熄滅控制單元,在上述檢測單元檢測出上述下揮動作開始時,執行使上述發光部發光的發光控制,在上述檢測單元檢測出上述下揮動作結束時,執行使上述發光部熄滅的熄滅控制。另外,本專利技術的一個方式的發光控制裝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檢測單元,檢測對具有發光部的部件賦予的動作的開始和結束;以及控制單元,對上述檢測單元對動作開始的檢測作出反應,使上述發光部點亮,并且對上述檢測單元對動作結束的檢測作出反應,使上述發光部熄滅。此外,本專利技術的一個方式的演奏裝置的控制方法,該演奏裝置包括演奏部件,包括發光和熄滅的發光部,由演奏者保持;拍攝裝置;以及發音裝置,該演奏裝置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拍攝步驟,通過上述拍攝裝置,對保持上述演奏部件的上述演奏者所存在的拍攝空間的圖像進行拍攝;發音步驟,根據上述拍攝裝置拍攝到的上述拍攝空間中的發光中的上述發光部的位置坐標,使上述發音裝置發音;檢測步驟,檢測上述演奏者進行的上述演奏部件的下揮動作的開始和結束;以及發光熄滅控制步驟,當在上述檢測步驟中檢測到上述下揮動作的開始時,執行使上述發光部發光的發光控制,當在上述檢測步驟中檢測到上述下揮動作的結束時,執行使上述發光部熄滅的熄滅控制。附圖說明圖1A和圖1B為表示本專利技術的演奏裝置的一個實施方式的概要的圖。圖2為表示構成上述演奏裝置的桿部的硬件結構的框圖。圖3為上述桿部的立體圖。圖4為表示構成上述演奏裝置的照相機單元部的硬件結構的框圖。圖5為表示構成上述演奏裝置的中心單元部的硬件結構的框圖。圖6為表示上述桿部的處理的流程的流程圖。圖7為表不與運動傳感器部的垂直方向的加速度有關的輸出的變化的圖。圖8為表示上述桿部的處理的流程的流程圖。圖9為上述表示上述照相機單元部的處理的流程的流程圖。圖10為上述表示上述中心單元部的處理的流程的流程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用附圖描述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演奏裝置I的概要)首先,參照圖1,對作為本專利技術一個實施方式的演奏裝置I的概要進行說明。如圖1A所示,本專利技術的演奏裝置I包括桿部10A、10B ;照相機單元部20 ;以及中心單元部30。為了實現使用兩個桿部的虛擬的鼓(drum)演奏,本實施方式的演奏裝置I具有兩個桿部10A、10B。但是,桿部的數量不限定于此,既可以為一個,也可以為三個以上。另夕卜,在下面,在不區分桿部10AU0B的場合,將兩者統稱為“桿部10”。桿部10為沿長度方向延伸的桿狀的部件,相當于本專利技術的演奏部件。演奏者通過手中持握桿部10的一端(根側)并進行以手腕等為中心的上揮下揮動作,從而進行演奏動作。為了檢測這樣的演奏者的演奏動作,在桿部10的另一端(前端側),設置有加速度傳感器等各種傳感器(后述的運動傳感器部14)。并且,根據各種傳感器檢測到的演奏動作,桿部10將事件記錄(note on event)發送給中心單元部30。另外,在桿部10的前端側,設置有后述的標記部15 (參照圖2),在拍攝時,照相機單元部20能夠判別出桿部10的前端。照相機單元部20為光學式照相機,按照規定的幀頻,對保持桿部10并進行演奏動作的演奏者的動態圖像(動畫)進行拍攝,該照相機單元部20相當于本專利技術的拍攝裝置。照相機單元部20確定拍攝空間內的發光中的標記部15的位置坐標,發送給中心單元部30。中心單兀部30在從桿部10接收事件記錄時,根據接收時的標記部15的位置坐標數據,發出規定的樂音。具體來說,中心單元部30將圖1B所示的成套虛擬鼓D (仮想F 7夂七〃卜)的位置坐標數據與照相機單元部20的拍攝空間對應關聯地存儲。并且,根據該成套虛擬鼓D的位置坐標數據和事件記錄接收時的標記部15的位置坐標數據,確定桿部10打擊的樂器,發出與該樂器相對應的樂音。在這樣的演奏裝置I中,本實施方式的桿部10降低耗電量,并且進行標記部15的發光控制和熄滅控制。具體來說,在演奏裝置I中,需要在桿部10打擊到虛擬的樂器時發出樂音,但是,一般在打擊樂器中,桿部10的打擊是在桿部10的下揮時進行,不在桿部10的上揮時進行。于是,本實施方式的桿部10以對下揮動作的開始進行檢測的情況為條件,進行標記部15的發光控制,之后,以對下揮動作的結束、上揮動作的開始進行檢測的情況為條件,進行標記部15的熄滅控制,由此實現耗電量的降低。另外,所謂發光控制,是指讓標記部15發光的控制和維持發光的狀態的控制。但是,所謂發光的狀態,不僅包括始終發光的狀態,還包括以閃爍的方式暫時熄滅的狀態。另外,所謂熄滅控制,是指讓標記部15的發光熄滅的控制和維持熄滅的狀態的控制。下面對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進行具體說明。(演奏裝置I的結構)首先,參照圖2 圖5,對構成本專利技術演奏裝置I的桿部10,照相機單元部20及中心單元部30的結構進行說明。圖2為表示桿部10的硬件結構的框圖。圖3為桿部10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演奏裝置,包括:演奏部件,由演奏者保持,包括發光及熄滅的發光部;拍攝裝置,對保持上述演奏部件的上述演奏者所存在的拍攝空間的圖像進行拍攝;發音裝置,根據上述拍攝裝置拍攝到的上述拍攝空間中的發光中的上述發光部的位置坐標而發音;檢測單元,檢測由上述演奏者進行的上述演奏部件的下揮動作的開始和結束;以及發光熄滅控制單元,在上述檢測單元檢測上述下揮動作的開始時,執行使上述發光部發光的發光控制,在上述檢測單元檢測上述下揮動作的結束時,執行使上述發光部熄滅的熄滅控制。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田畑裕二,
申請(專利權)人:卡西歐計算機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