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手持設備通過掃描碼控制電腦終端的方法和系統,可通過手持設備選擇并播放位于電腦終端上的視頻資源。其技術方案為:方法包括:電腦終端向服務器請求掃描碼或者自行產生掃描碼后向服務器注冊,將用戶名的信息承載到掃描碼上;該服務器獲取電腦終端的用戶名、外網IP和內網IP;手持設備用拍攝到的該掃描碼解析得到用戶名,并用該用戶名從服務器獲得電腦終端的外網IP和內網IP;手持設備判斷自身和該電腦終端是否處于同一外網和同一內網內;如果兩者處于同一外網和同一內網內,則手持設備向電腦終端發起控制請求;電腦終端收到手持設備的控制請求,建立電腦終端和手持設備之間的連接,以使手持設備控制電腦終端上的操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設備之間的控制技術,尤其涉及利用手持設備來控制電腦終端的方法和系統。
技術介紹
隨著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一系列手持設備的飛速發展和普及,開發人員為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開發了大量的應用軟件,例如原來只能運行在電腦上的視頻播放客戶端,現在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上也能運行了。然而,較之電腦的處理能力,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這類手持設備的處理能力比較有限,而且受手持設備上的存儲設備的容量所限,往往手持設備上的視頻資源遠遠不如電 腦上的資源豐富。而且,電腦上的資源豐富但便攜性較差,手持設備便攜性好但資源不豐富,由于手持設備和電腦之間不存在關聯,導致相互之間不能互補,造成數據資源浪費。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手持設備通過掃描碼控制電腦終端的方法和系統,可以通過手持設備對電腦終端進行控制,例如通過手持設備選擇并播放位于電腦終端上的視頻資源,使得電腦終端和手持設備的特性得到互補,避免了數據資源的浪費。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為本專利技術揭示了一種手持設備通過掃描碼控制電腦終端的方法,包括—電腦終端向一服務器請求掃描碼或者自行產生掃描碼后向該服務器注冊,該電腦終端將用戶名的信息承載到該掃描碼上;該服務器獲取該電腦終端的用戶名、外網IP和內網IP ;一手持設備用拍攝到的該掃描碼解析得到用戶名,并用該用戶名向該服務器請求,從該服務器獲得該電腦終端的外網IP和內網IP ;該手持設備根據從該服務器獲得的該電腦終端的外網IP和內網IP,判斷自身和該電腦終端是否處于同一外網和同一內網內;如果該手持設備和該電腦終端處于同一外網和同一內網內,則該手持設備向該電腦終端發起控制請求;該電腦終端收到該手持設備的控制請求,建立該電腦終端和該手持設備之間的連接,以使該手持設備控制該電腦終端上的操作。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手持設備通過掃描碼控制電腦終端的方法的一實施例,若該手持設備和該電腦終端位于同一外網,則代表該手持設備和該電腦終端是通過同一個DNS服務器進行互聯網網絡連接。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手持設備通過掃描碼控制電腦終端的方法的一實施例,處于同一個DNS服務器下的該手持設備和該電腦終端之間通過TCP/IP協議通信。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手持設備通過掃描碼控制電腦終端的方法的一實施例,若該手持設備和該電腦終端位于同一內網,則代表該手持設備和該電腦終端是處于同一網段內。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手持設備通過掃描碼控制電腦終端的方法的一實施例,在該電腦終端和該手持設備之間的連接建立完成之后還包括該手持設備控制該電腦終端上的視頻播放。本專利技術還揭示了一種手持設備通過掃描碼控制電腦終端的系統,包括一服務器、 一電腦終端以及一手持設備,其中該電腦終端包括一掃描碼信息承載模塊,該電腦終端向該服務器請求掃描碼或者自行產生掃描碼后向該服務器注冊,該電腦終端將用戶名的信息承載到該掃描碼上;該服務器包括一登錄信息獲取模塊,連接該電腦終端,獲得該電腦終端的用戶名、外網IP和內網IP ;一登錄信息發送模塊,連接該手持設備,根據該手持設備提供的用戶名信息將對應的電腦終端的外網IP和內網IP發送給該手持設備;該手持設備包括一掃描碼解析模塊,連接該服務器,用拍攝到的該掃描碼解析得到用戶名,并用該用戶名向該服務器請求;一判斷模塊,根據從該服務器獲得的該電腦終端的外網IP和內網IP,判斷自身和該電腦終端是否處于同一外網和同一內網內;—連接控制建立模塊,若該手持設備和該電腦終端處于同一外網和同一內網內, 則該手持設備向該電腦終端發 起控制請求,建立該電腦終端和該手持設備之間的連接,以使該手持設備控制該電腦終端上的操作。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手持設備通過掃描碼控制電腦終端的系統的一實施例,在該判斷模塊中,若該手持設備和該電腦終端位于同一外網,則代表該手持設備和該電腦終端是通過同一個DNS服務器進行互聯網網絡連接。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手持設備通過掃描碼控制電腦終端的系統的一實施例,處于同一個 DNS服務器下的該手持設備和該電腦終端之間通過TCP/IP協議通信。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手持設備通過掃描碼控制電腦終端的系統的一實施例,在判斷模塊中,若該手持設備和該電腦終端位于同一內網,則代表該手持設備和該電腦終端是處于同一網段內。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手持設備通過掃描碼控制電腦終端的系統的一實施例,該手持設備還包括播放控制模塊,控制該電腦終端上的視頻播放。本專利技術對比現有技術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的方案是手持設備通過解析掃描碼獲得用戶名,基于解析到的用戶名信息請求服務器獲得電腦終端的外網IP和內網IP,并以此來判斷手持設備和電腦終端是否處于同一個外網和同一個內網內,從而在兩者之間建立連接控制,進而進行后續的通過手持設備選擇播放電腦終端上的視頻。附圖說明圖1示出了本專利技術的手持設備通過掃描碼控制電腦終端的方法的較佳實施例的流程圖。圖2示出了本專利技術的手持設備通過掃描碼控制電腦終端的系統的較佳實施例的原理圖。圖3示出了本專利技術的手持設備通過掃描碼進行電腦控制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描述。手持設備通過掃描碼控制電腦終端的方法的實施例圖1示出了本專利技術的手持設備通過掃描碼控制電腦終端的方法的較佳實施例的流程。請參見圖1,本實施例的方法包含如下的處理步驟。步驟SlO :電腦終端向服務器請求掃描碼或者自行產生掃描碼后向服務器注冊,電腦終端將用戶名的信息承載到該掃描碼上。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電腦終端向服務器請求掃描碼并顯示,獲得掃描碼之后,將用戶名信息承載到掃描碼上;第二種是電腦終端自行產生掃描碼并向服務器注冊。步驟Sll :服務器獲取電腦終端的用戶名、外網IP和內網IP。步驟S12 :手持設備用拍攝到的掃描碼解析得到用戶名,并用用戶名向該服務器請求,從服務器獲得電腦終端的外網IP和內網IP。手持設備開啟控制界面,選擇通過掃描碼的方式,用攝像頭拍攝到的電腦終端的掃描碼解析得到用戶名。步驟S13 :手持設備根據從服務器獲得的電腦終端的外網IP和內網IP,判斷自身和電腦終端是否處于同一外網和同一內網內。步驟S14 :如果手持設備和電腦終端處于同一外網和同一內網內,則手持設備向電腦終端發起控制請求。外網IP是指互聯網連接的DNS服務器地址。若手持設備和電腦終端位于同一外網,則代表手持設備和電腦終端是通過同一個DNS服務器進行互聯網網絡連接。而處于同一個DNS服務器下的手持設備和電腦終端之間通過TCP/IP協議通信。內網IP是指局域網IP。若手持設備和電腦終端位于同一內網,則代表手持設備和電腦終端是處于同一網段內,例如連接在同一路由器下。外網IP相同不一定是處于同一網段內,也就是說一個DNS服務器下可以劃分出多個網段,跨網段之間的終端設備可以通過路由轉發來實現通信。步驟S15 :電腦終端收到手持設備的控制請求,建立電腦終端和手持設備之間的連接,以使手持設備控制該電腦終端上的操作。較佳的,在電腦終端和手持設備之間的連接建立完成之后還包括手持設備控制電腦終端上的視頻播放。在電腦終端和手持設備建立連接之后,具體的操作有以下三種1、客戶端n界面的同步在手持設備的客戶端n界面上的操作,映射在電腦終端的客戶端Π界面上;此外,值得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用戶在手持設備的客戶端Π界面上可以選擇開啟或關閉同步功能。2、語音控制用戶通過語音向手持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手持設備通過掃描碼控制電腦終端的方法,包括:一電腦終端向一服務器請求掃描碼或者自行產生掃描碼后向該服務器注冊,該電腦終端將用戶名的信息承載到該掃描碼上;該服務器獲取該電腦終端的用戶名、外網IP和內網IP;一手持設備用拍攝到的該掃描碼解析得到用戶名,并用該用戶名向該服務器請求,從該服務器獲得該電腦終端的外網IP和內網IP;該手持設備根據從該服務器獲得的該電腦終端的外網IP和內網IP,判斷自身和該電腦終端是否處于同一外網和/或同一內網內;如果該手持設備和該電腦終端處于同一外網和/或同一內網內,則該手持設備向該電腦終端發起控制請求;該電腦終端收到該手持設備的控制請求,建立該電腦終端和該手持設備之間的連接,以使該手持設備控制該電腦終端上的操作。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雷量,唐黃平,汪洋,
申請(專利權)人:傳聚互動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