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子設備,包括:板狀支撐構件,具有彼此相對的絕緣表面和導電表面;切起部,提供在支撐構件中,并且具有向導電表面側彎曲的接點和提供在切起部的側面的一對通孔;以及基板,插入在該一對通孔中,并且該接點與該基板彈性地且電氣地接觸。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電子設備
本公開涉及具有基板的電子設備,該基板具有諸如電路的兀件,該基板提供在于 一個表面上具有絕緣膜的導電支撐構件(例如,底架)上。
技術介紹
所有種類的電子設備在它們的運行過程中都產生電磁波(無線電波)。電子設備的 示例包括諸如個人計算機(PC)和便攜式電話的信息處理設備、諸如TV的家用電器和工廠 中使用的自動機械工具。從便攜式電話和TV等發射的無線電波例如對于信息傳輸是必要 的,且得到有效利用。另一方面,從PC發射的無線電波是不必要的,并且在TV的屏幕或聲 音中例如顯示為噪聲。由從電子設備發射的不必要無線電波(不必要輻射)導致的這些干擾 稱為電磁干擾(EMI)。例如,在諸如TV的顯示器中,已經采用下面的措施來克服EMI。例如,提供有印刷 電路的基板連接到用于接地的金屬部件(例如,底架),并且因此穩定了電位。這抑制了由于 來自印刷電路的不必要輻射引起的噪聲的產生。然而,存在這樣的情況,根據設計規范,底架例如被絕緣膜等覆蓋,否則,底架在根 據其結構用作外殼的一部分時會總是裸露。在此情況下,難于僅通過將基板放置在底架上 建立電氣連接,這使得針對EMI的措施不充分。為了應對該情形,例如,日本專利特開平6-350269號公報披露了一種電子設備, 其中基板和底架通過螺釘固定,并且通過這些螺釘保證了基板和底架之間的電氣連接。
技術實現思路
在日本專利特開平6-350269號公報公開的方法中,基板和底架的導電表面沒有 彼此直接接觸,而是通過螺釘建立電氣連接。因此,在保證充分的電氣連接方面仍存在進一 步改進的空間。所希望的是提供一種電子設備,其能夠保證基板和金屬部件之間的電氣連接。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所提供的電子設備包括板狀支撐構件,具有彼此相對的絕 緣表面和導電表面;切起部,提供在支撐構件中,并且具有接點(contact)和一對通孔,該 接點向該導電表面側彎曲,該一對通孔提供在該切起部的側面;以及基板,插入該一對通孔 中,并且該接點與該基板彈性地且電氣地接觸。在根據本技術上述實施例的電子設備中,通過將基板插入切起部的通孔中,基板 和支撐構件的導電表面通過向導電表面側彎曲的接點彼此直接電接觸。如這里所用,詞語 “彎曲”包括且是指,例如但不限于,使基板和支撐構件的導電表面彼此彈性地且電氣地接 觸的字母M狀、拱形形狀、梯形形狀和任何其他適當的形狀。根據本技術的上述實施例的電子設備,切起部提供在支撐構件中。在該切起部中, 提供向導電表面側彎曲的接點,并且要插入基板的一對通孔提供在側面。因此,基板和支撐 構件的導電表面允許通過該接點彼此直接接觸。因此,更加可靠地保證了基板和支撐構件的導電表面之間的電氣連接。應當理解的是,前面的總體描述和下面的詳細描述都是示范性的,并且旨在提供 對如權利要求所述的本技術的進一步說明。附圖說明附圖被包括以提供對本公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被結合在該說明書中且構成其一 部分。附圖示出了實施例,并且與說明書一起用于說明本技術的原理。圖1A和IB均為示出根據本公開實施例的電子設備的基板和支撐構件之間的電接 觸部分的截面圖。圖2A和2B均為示出圖1A和IB所示支撐構件的切起部形狀的示意圖。圖3是以根據本公開實施例的電子設備為示例示出顯示器的截面構造的示意圖。圖4是示出包括圖3所示顯示器的基板和支撐構件的構造的平面圖。圖5是示出根據比較示例I的基板和支撐構件之間的連接部分的截面圖。圖6是示出根據比較示例2的基板和支撐構件之間的連接部分的截面圖。圖7是示出根據本專利技術修改I的電接觸部分的截面圖。圖8是示出根據本專利技術修改2的電接觸部分的截面圖。圖9是示出根據本專利技術修改3的電接觸部分的截面圖。圖10是不出根據本專利技術修改4的電接觸部分的截面圖。圖11是示出應用電接觸部分的模塊的示意性構造的平面圖。圖12A和12B是應用示例I的透視圖,即圖12A示出了從前面看時的外觀,而圖 12B 出了從背面看時的外觀。圖13是示出應用示例2的外觀的透視圖。圖14是示出應用示例3的外觀的透視圖。圖15A至15G是應用示例4的示意圖,即分別為開啟狀態的前視圖、開啟狀態的側 視圖、關閉狀態的如視圖、左側視圖、右側視圖、俯視圖和仰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參考附圖描述本公開的實施例。應當注意的是,描述以下面的順序提供。1.實施例(成形為字母M狀的切起部)1-1.切起部的構造1-2.顯示器的構造2.修改I(具有拱形形狀的切起部)3.修改2(具有梯形形狀的切起部)4.修改3(具有斷開部分的切起部)5.修改4(具有多個電接觸部分的切起部)6.應用示例I至5 (1-1.切起部的構造)圖1A和IB都示出了在根據本公開實施例的電子設備(例如顯示器I ;見圖3和圖4)中基板11和支撐構件21的切起部(cut-and-raised section) 22之間的電接觸部分X 的截面構造。圖2A示出了圖1B所示的切起部22的平面構造,而圖2B是切起部22的透視圖。圖1A和IB都示出了切起部22和基板11沿著圖2A所示的虛線1-1剖取的截面。支撐構件21是導電的板狀構件(例如,金屬板),并且在一側具有絕緣表面21A且在另一側具有導電表面21B。絕緣膜(未示出)形成在絕緣表面21A上。切起部22形成為在絕緣表面 21A側突出。在本實施例中,向導電表面2IB側彎曲的凹部22A形成在切起部22中。具體而言, 凹部22A例如加工成M狀,如圖1A和IB所示。此外,一對通孔22B形成在該切起部22的各側面上,并且通過將基板插入這些通孔22B中而使基板11連接到支撐構件21。切起部 22提供的凹部22A的深度和切起部22的側面中形成的每個通孔22B的位置根據在設置時基板11和支撐構件21之間的間隔以及基板11的厚度而適當調整。具體而言,例如,通孔 22B的底部和凹部22A的下側之間的距離Z設定為基板11的厚度,因此基板11和支撐構件 21的凹部22A彼此接觸。這使得能夠形成基板11和支撐構件21的導電表面21B之間的彈性的且電氣的接觸部分X (接點)。更優選距離Z小于基板11的厚度,從而基板11和支撐構件21的導電表面21B之間的接觸部分X通過將基板11壓合到支撐構件21的切起部22 中而可靠地形成。而且,因為還能將基板11固定到支撐構件21,所以用螺釘固定是不必要的。應當注意的是,切起部22提供有臺階22C,如圖1B所示。具體而言,在于絕緣表面21A 側突出的切起部處提供與支撐構件21上形成的平坦表面不同的平坦表面(臺階22C)。配合該臺階22C形成凹部22A和通孔22B使得基板11被更加穩定地支撐。(1-2.顯示器的構造)圖3是示出在基板11和支撐構件21之間具有電接觸部分X的顯示器I的總體構造的分解透視圖。例如,顯示器I可為用作電視接收機的液晶顯示器。在該顯示器I中,包括諸如光學片、光導板和光源(均未示出)的元件的顯示面板24容放在包括前框23和底架 21 (支撐構件)的殼體20中。基板11具有諸如控制驅動顯示面板24的電路的元件,設置在底架21的背面上。基板11由后蓋25覆蓋。切起部22和凹部22A等例如形成在底架21 中 。因此,底架21的背面上設置的基板11和底架21的導電表面21B彼此電連接,并且將基板11固定。殼體20例如基本上成形為矩形體。殼體2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子設備,包括:板狀支撐構件,具有彼此相對的絕緣表面和導電表面;切起部,提供在該支撐構件中,并且具有接點和一對通孔,該接點向該導電表面側彎曲,該一對通孔提供在該切起部的側面;以及基板,插入在該一對通孔中,且該接點與該基板彈性地且電氣地接觸。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吉松朋之,
申請(專利權)人:索尼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