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碗形漂浮式魚礁與投放裝置
本技術屬于魚礁與投置裝置,特別涉及一種碗形漂浮式魚礁與投放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我國沿海大面積的填海造地,致使供魚類繁殖的淺灘急劇減少,使得大量需要在淺灘濕地上繁衍的魚類找不到安全富有食物的棲息地。沿海在30—40米深的海域,泥底、沙底較多,無法供魚類繁衍生息。有些大魚業公司大量的投放石頭礁,其后果是大量的破壞了陸地的自然環境來修補海洋環境,顧此失彼,而石頭礁體積小,只適合高經濟附加值的海參、鮑魚的養殖。另外由于漁民捕不到魚,只能遠海捕撈,甚至少數漁民進行跨國非法捕撈,造成船毀人亡事故時有發生。近期油價的上漲,X船費用很難收回,導致漁民不斷將漁網網孔縮小,下底拖網,嚴重的破壞了海底的自然環境,幼小的魚苗被大量捕撈,海底的藻類也被連根拔起,魚類無家可歸 。采用普通魚礁,時間久了就會被泥沙埋沒,失去作用。魚礁的投置裝置,目前也沒有更好的設備,也是急待解決的技術難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術不足,提供一種利用海水的漂浮力,使魚礁長久的漂浮在泥沙海底;投置裝置結構簡單、操作簡潔的碗形漂浮式魚礁與投放裝置。本技術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碗形漂浮式魚礁與投放裝置,其特征在于魚礁體底座制成碗形,中心設有空腔,下面設有錐形定位插頭,上蓋平面上用硬塑螺栓和硬塑螺母固定有魚礁體,魚礁體中間設有隔斷,隔斷均勻的設有多個通孔,在魚礁體的四周設有魚礁體窗口 ;多個魚礁體之間用硬塑連接螺栓相互連接固定在一起;魚礁體內設有魚類棲息室;魚礁體的上面固定有魚礁吊環,魚礁吊環用魚礁吊繩與掛鉤掛在一起,掛鉤下端活動地與支撐桿連接,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碗形漂浮式魚礁與投放裝置,其特征在于魚礁體底座(9)制成碗形,中心設有空腔(23),下面設有錐形定位插頭(10),上蓋平面上用硬塑螺栓(18)和硬塑螺母(19)固定有魚礁體(8),魚礁體(8)中間設有隔斷(21),隔斷(21)均勻的設有多個通孔(24),在魚礁體(8)的四周設有魚礁體窗口(25);多個魚礁體(8)之間用硬塑連接螺栓(22)相互連接固定在一起;魚礁體(8)內設有魚類棲息室(20);魚礁體(8)的上面固定有魚礁吊環(17),魚礁吊環(17)用魚礁吊繩(7)與掛鉤(6)掛在一起,掛鉤(6)下端活動地與支撐桿(6?1)連接,掛鉤(6)的上端用連接軸四(16)與四連桿(5)的下桿端頭活動連接,四連桿(5)的下連桿中間用連桿軸三(15)將兩個下連桿活動地連接在一起,下連桿的上端用連桿軸二(14)與兩個上連桿下端活動連接,兩個上連桿的上端用連桿軸一(11)活動地連接在一起,連桿軸一(11)固定在氣球(4)上,兩個上連桿分別用連桿固定繩(13)與氣球(4)固定連接;氣球(4)上設有電氣控制閥(12)和氣球吊環(26);氣球吊環(26)用吊掛繩(3)與四個輕氣囊(1)下面裝的吊環(2 ...
【技術特征摘要】
1. 一種碗形漂浮式魚礁與投放裝置,其特征在于魚礁體底座(9)制成碗形,中心設有空腔(23),下面設有錐形定位插頭(10),上蓋平面上用硬塑螺栓(18)和硬塑螺母(19)固定有魚礁體(8),魚礁體(8)中間設有隔斷(21),隔斷(21)均勻的設有多個通孔(24),在魚礁體(8)的四周設有魚礁體窗口(25);多個魚礁體(8)之間用硬塑連接螺栓(22)相互連接固定在一起;魚礁體(8)內設有魚類棲息室(20);魚礁體(8)的上面固定有魚礁吊環(17),魚礁吊環(17 )用魚礁吊繩(7 )與掛鉤(6 )掛在一起,掛鉤(6...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馬海東,
申請(專利權)人:大連中南維拓資源與環境技術研究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