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廚房家用電器的防溢結構技術領域,尤涉及一種可用于豆漿機的防溢結構,包括設置于煮漿杯上的杯蓋,其特征在于:所述杯蓋上設有開孔,開孔處設有溢泡腔,所述溢泡腔的截面積大于開孔的截面積。本方案中,溢泡腔為可將溢出的泡沫存留的腔體。該防溢結構在煮漿杯的杯蓋上設有開孔,在開孔處設置溢泡腔,并使溢泡腔的截面積大于開孔的面積,使因熱慣性產生的泡沫在通過開孔最低處時會被分割,未被分割繼續上升的泡沫則在溢泡腔內存留而不會溢出,泡沫在蒸汽流的作用下局部破裂釋放蒸汽,待冷卻后又自動回流至煮漿杯內,從而達到防溢的目的。(*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廚房家用電器的防溢結構
,尤涉及一種可用于豆漿機的防溢結構。
技術介紹
豆漿機在加熱使用時,豆漿受熱會有溢出的情況。因此,在現有的豆漿機中,一般設有防溢監控裝置,主要是利用防溢探頭去感應豆漿沸溢情況來監控。現有的防溢探頭一般為圓柱體,豆漿沸騰時產生泡沫,泡沫上溢接觸到防溢探頭后,防溢探頭則輸出防溢信號給單片機,由單片機對豆漿機控制加熱,達到防溢控制。然而,在實際使用中,由于防溢探頭的圓柱體結構設計,時常會出現停止加熱后,豆漿泡沫還粘附在防溢探頭上,不能及時回退,由此導致防溢探頭依然發出假的防溢信號給單片機,使豆漿機持續停止加熱,給使用帶來諸多不便。現有中國專利公告號為CN201640316U公開了一種豆漿機的防溢監控裝置,包括伸入豆漿機之容腔內的防溢探頭,該防溢探頭與豆漿機的粉碎刀組形成溢出信號發生單元,產生的溢出信號輸出給豆漿機的單片機,由單片機對豆漿機的防溢控制,所述防溢探頭有一個或多個,防溢探頭為錐形,豎立設置,錐端向下。這種豆漿機的錐形防溢探頭,可大大降低豆漿泡沫掛住的摩擦力,使豆漿泡沫及時清退,避免防溢探頭發出假的防溢信號,工作可靠,監控更準確。但是,這種防溢探頭仍為懸臂梁結構,結構復雜,強度低,清洗時易損壞,并且外觀不協調。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點,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防溢結構,在煮漿杯的杯蓋上設有開孔,在開孔處設置溢泡腔,并使溢泡腔的截面積大于開孔的面積,使因熱慣性產生的泡沫在溢泡腔內存留而不會溢出,待冷卻后又自動回流至煮漿杯內,從而達到防溢的目的。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防溢結構,包括設置于煮漿杯上的杯蓋,其特征在于所述杯蓋上設有開孔,開孔處設有溢泡腔,所述溢泡腔的截面積大于開孔的截面積。本方案中,溢泡腔為可將溢出的泡沫存留的腔體。進一步地,所述溢泡腔最上端的截面面積至少是開孔最下端截面面積的1. 5倍。優選地,所述溢泡腔最上端的端面與開孔最下端的端面的距離大于5mm。優選地,所述溢泡腔容積與煮漿杯容積之比為O. 5%_15%,優選溢泡腔容積與煮漿杯容積之比為1%_10%。優選地,所述溢泡腔最上端與開孔最下端之間的區域容積大于3ml。此外,開孔可以形成下沉的孔,以形成破泡結構,開口處的阻擋力小,泡沫液流會優先通過,通過時將整層的泡沫破孔,讓蒸汽通過,從而使泡沫的上升速度降低或者停止。可選地,所述溢泡腔為煮漿杯杯體與杯蓋形成的腔體。可選地,所述溢泡腔設于杯蓋的上方。可選地,所述開孔最下端齊平或高于煮漿杯杯口,杯蓋與煮漿杯之間設有密封圈。可選地,所述杯蓋包括上蓋與下蓋,所述溢泡腔設于上蓋上并與設于下蓋上的開孔連通,上蓋與下蓋之間設有密封結構。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防溢結構在煮漿杯的杯蓋上設有開孔,在開孔處設置溢泡腔,并使溢泡腔的截面積大于開孔的面積,使因熱慣性產生的泡沫在通過開孔最低處時會被分割,未被分割繼續上升的泡沫則在溢泡腔內存留而不會溢出,泡沫在蒸汽流的作用下局部破裂釋放蒸汽,待冷卻后又自動回流至煮漿杯內,從而達到防溢的目的。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防溢結構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防溢結構實施例一的另一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防溢結構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中B-B截面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防溢結構實施例三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技術防溢結構實施例四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技術防溢結構實施例四的改進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一如圖1至圖2所示為本技術防溢結構的第一實施例,包括設置于煮漿杯I上的杯蓋2,杯蓋2上設有開孔3,開孔3處設有溢泡腔4,溢泡腔4的截面積大于開孔3的截面積。進一步地,溢泡腔4最上端的截面面積至少是開孔3最下端截面面積的1. 5倍。其中,溢泡腔4最上端的端面與開孔3最下端的端面的距離d大于5mm ;溢泡腔4容積與煮漿杯I容積之比為O. 5%-15%,優選溢泡腔4容積與煮漿杯I容積之比為1%-10% ;溢泡腔4最上端與開孔3最下端之間的區域容積大于3ml。本實施例中,開孔3為下沉的孔,溢泡腔4的斜面可為漏斗型(如圖1)或直筒型(如圖2),從而形成臨時容器以容納泡沫,并且形成破泡結構,開口處的阻擋力小,泡沫液流會優先通過,通過時將整層的泡沫破孔,讓蒸汽通過,從而使泡沫的上升速度降低或者停止。如圖2所示,直筒型斜面的溢泡腔4,與底面以圓弧面連接,比漏斗型斜面的溢泡腔4具有更大的容納空間,泡沫更易停留,緩沖防溢效果更好。實施例二如圖3至圖4所示為本技術防溢結構的第二實施例,與實施例一不同的是,溢泡腔4為煮漿杯I杯體與杯蓋2共同形成的腔體,更容易清洗,也解決了實施例一中有少量泡沫無法回流到煮漿杯I內的問題。此外,煮漿杯I處的該結構還可以作為壺嘴倒出煮漿杯I內的豆漿。實施例三如圖5所示為本技術防溢結構的第三實施例,與實施例一不同的是,溢泡腔4設于杯蓋2的上方,使溢泡腔4不必占用煮漿杯I的空間,從而可以增大溢泡腔4的制造容積。實施例四如圖6所示為本技術防溢結構的第四實施例,與實施例一不同的是,開孔3最下端齊平或高于煮漿杯I杯口,杯蓋2與煮漿杯I之間設有密封圈。本實施例開孔3的最下端稍高于煮漿杯I的杯口,該結構設置可提高煮漿杯I的有效容積比,即提高煮漿杯I最大煮漿量體積與煮漿杯I總容積之比。作為對該實施例的進一步改進,如圖7所示,將杯蓋2分為上蓋21和下蓋22結構設計,溢泡腔4設于上蓋21上并與設于下蓋22上的開孔3連通,上蓋21與下蓋22之間設有密封結構。將杯蓋2分為上蓋21和下蓋22結構設計,并且有密封結構(密封圈)防止滲漏,整體性好,隔熱及保溫效果都大大提高。該防溢結構在煮漿杯I的杯蓋2上設有開孔3,在開孔3處設置溢泡腔4,并使溢泡腔4的截面積大于開孔3的面積,使因熱慣性產生的泡沫在通過開孔3最低處時會被分割,未被分割繼續上升的泡沫則在溢泡腔4內存留而不會溢出,泡沫在蒸汽流的作用下局部破裂釋放蒸汽,待冷卻后又自動回流至煮漿杯I內,從而達到防溢的目的。此外,該防溢結構可獨立防溢,也可以與其他可檢測泡沫位置的防溢裝置結合使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防溢結構,包括設置于煮漿杯上的杯蓋,其特征在于:所述杯蓋上設有開孔,開孔處設有溢泡腔,所述溢泡腔的截面積大于開孔的截面積。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防溢結構,包括設置于煮漿杯上的杯蓋,其特征在于所述杯蓋上設有開孔,開孔處設有溢泡腔,所述溢泡腔的截面積大于開孔的截面積。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泡腔最上端的截面面積至少是開孔最下端截面面積的1. 5倍。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防溢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泡腔最上端的端面與開孔最下端的端面的距離大于5_。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溢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泡腔容積與煮漿杯容積之比為O. 5%-15%ο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防溢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泡腔容積與煮漿杯容積之比為 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鄧強,朱許強,
申請(專利權)人: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