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灌腸器,屬于醫療器械
技術介紹
在治療盆腔炎、腸粘連、結腸炎等疾病,以及腸道清潔都需要采用灌腸處理,常規的灌腸處理方式是采用直徑10毫米 15毫米的普通柔性塑膠管,該塑膠管的前端有一出水孔,塑膠管的后端直接連接輸送灌腸液的管道或儀器。該塑膠管雖然結構簡單,但在使用中,該塑膠管銳利的前端很容易劃傷病人腸道黏膜,并且由于前端有一個直徑較大的出水·孔,致使灌腸過程中因灌注速度過快給病人帶來痛苦。另外,保留灌腸是治療和基礎護理中常用的技術操作方法,采用上述塑膠管保留灌腸法因存在藥液容易外溢,塑膠管容易從腸道中滑脫,液體在腸道內保留時間短且吸收不完全等諸多不足,而且推注藥液的速度難以掌握。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一種使用安全,藥液不易外溢,操作方便的灌腸器。本技術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灌腸器,包括管狀主體,所述管狀主體的頂端設有封閉體,管狀主體的底端設有通液閥門和注液口,在管狀主體的外壁設有氣囊,氣囊分別通過管狀主體側壁內設有的氣道、充放氣管與充氣閥連通,位于氣囊上面且在管狀主體I的側壁設有I個或I個以上的出液口。作為改進,位于氣囊下面且在管狀主體的外壁圓周設有標志節,所述標志節與封閉體的頂端距離為15 20厘米。上述管狀主體的材料采用硅橡膠或軟聚氯乙烯塑料。上述封閉體為半球體或半橢圓體形狀。上述出液口的直徑為O. 8 1. 2毫米。上述注液口的內徑與注射器前端乳頭的外徑相適配。本技術的技術效果是本技術封閉體采用半球體或半橢圓體形狀,頂端圓滑,容易插入腸道,而且不會劃傷病人腸道黏膜,使用安全,減輕病人痛苦。本技術管狀主體設有氣囊,當需要固定本技術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灌腸器,包括管狀主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狀主體(1)的頂端設有封閉體(10),管狀主體(1)的底端設有通液閥門(7)和注液口(8),在管狀主體(1)的外壁設有氣囊(2),氣囊(2)分別通過管狀主體(1)側壁內設有的氣道(9)、充放氣管(6)與充氣閥(5)連通,位于氣囊(2)上部且在管狀主體(1)的側壁設有1個或1個以上的出液口(3)。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灌腸器,包括管狀主體(I),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狀主體(I)的頂端設有封閉體(10),管狀主體(I)的底端設有通液閥門(7)和注液口(8),在管狀主體(I)的外壁設有氣囊(2),氣囊(2)分別通過管狀主體(I)側壁內設有的氣道(9)、充放氣管(6)與充氣閥(5)連通,位于氣囊(2)上部且在管狀主體(I)的側壁設有I個或I個以上的出液口(3)。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灌腸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氣囊(2)下面且在管狀主體(I)的外壁圓周設有標...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建華,董杰,朱桂波,高建美,孫翠玲,
申請(專利權)人:王建華,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