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礦漿改質機,包括:筒體、入料口、出料口、攪拌裝置、動力傳動裝置、霧化裝置和一個以上開設有通孔的隔板;所述入料口設置在所述筒體的上端,所述出料口設置在所述筒體的底端;所述隔板設置在所述筒體的內部且位于所述入料口的下方,所述攪拌裝置設置在所述筒體內部且穿過所述隔板,所述攪拌裝置與所述動力傳動裝置聯動;所述霧化裝置設置在所述筒體內部且位于所述隔板的上方。該礦漿改質機能對礦漿進行充分改質和礦化,經礦漿改質機處理后的礦漿進入浮選設備時,有效提高了浮選效率,提高了精煤產率。(*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煤炭等金屬礦和非金屬礦洗選深加工
,具體涉及一種礦漿改質機。
技術介紹
在礦漿進入浮選設備進行浮選之前,為提高浮選效果,需要使礦漿首先與浮選藥劑充分接觸,并且保證礦漿具有一定的穩定濃度。目前,通常采用礦漿攪拌桶對礦漿和浮選藥劑進行攪拌混合。但是,采用該種攪拌混合方式,礦漿與浮選藥劑接觸效果有限,無法使浮選藥劑高度分散到礦漿,從而導致經攪拌桶處理后的礦漿進入浮選設備時,浮選效率較低,降低了精煤產率。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技術提供一種礦漿改質機,能對礦漿進行充分改質和礦化,經礦漿改質機處理后的礦漿進入浮選設備時,有效提高了浮選效率,提高了精煤產率。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本技術提供一種礦漿改質機,包括筒體、入料口、出料口、攪拌裝置、動力傳動裝置、霧化裝置和一個以上開設有通孔的隔板;所述入料口設置在所述筒體的上端,所述出料口設置在所述筒體的底端;所述隔板設置在所述筒體的內部且位于所述入料口的下方,所述攪拌裝置設置在所述筒體內部且穿過所述隔板,所述攪拌裝置與所述動力傳動裝置聯動;所述霧化裝置設置在所述筒體內部且位于所述隔板的上方。優選的,所述隔板的設置數量為三層,包括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三隔板按從上到下的順序設置在所述筒體的內部。優選的,所述通孔為柵欄孔。優選的,所述動力傳動裝置包括電機和減速器;所述攪拌裝置通過所述減速器與所述電機的輸出軸聯動。優選的,所述攪拌裝置包括攪拌軸和一個以上葉輪組;各個所述葉輪組由上到下設置在所述攪拌軸上;每個所述葉輪組包括多個葉輪,各個所述葉輪呈發散狀設置在所述攪拌軸周向。優選的,所述霧化裝置包括外環管、內環管、輸藥管道、輸氣管道和連接件;所述外環管與所述內環管通過連接件固定連接;所述內環管分別連通一個進氣口和多個出氣口 ;所述進氣口與所述輸氣管道密封連通;所述外環管分別連通一個進藥口和多個噴嘴,所述進藥口與所述輸藥管道密封連通;所述內環管連通的所述出氣口與所述噴嘴一一對應;所述出氣口連通到對應的所述噴嘴的進氣通道。優選的,所述入料口沿所述筒體的切向設置。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術提供的礦漿改質機,具有以下優點(I)結構簡單,便于加工制造與操作維護,生產效率高,性能穩定,安全可靠,不污染環境。(2)浮選前多段強制混合高效調漿改質與礦化,保證和提高了精煤回收率和質量,縮短了浮出時間,降低了浮選藥劑耗量,與傳統的礦漿預處理器相比,技術處理能力大,抗煤質波動能力強,功耗低,浮選效果十分顯著,精煤回收率可提高5% 10%以上,藥劑用量減少30%。(3)應用范圍廣,可以用于工業煉焦煤、無煙煤及高灰高硫難選煤泥的分選,同時也可以用于金屬礦、非金屬礦等礦物的浮選強制調漿混合作業生產。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提供的礦漿改質機的主視圖;圖2為圖1沿A-A剖線向上視圖;圖3為圖1沿B-B剖線向下視圖;圖4為圖1沿B-B剖線向上視圖;圖5為本技術提供的霧化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其中,I筒體;2入料口 ;3出料口 ;4攪拌裝置;5動力傳動裝置;6霧化裝置;7護欄;8豎梯;9隔板;41攪拌軸;42葉輪組;61外環管;62---內環管;63---輸藥管道;64---輸氣管道;65---連接件;66---噴嘴;91---第一隔板;92---第二隔板;93---第二隔板。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進行詳細說明如圖1所示,本技術提供一種礦漿改質機,包括筒體、入料口、出料口、攪拌裝置、動力傳動裝置、霧化裝置和一個以上開設有通孔的隔板;所述入料口設置在所述筒體的上端,所述出料口設置在所述筒體的底端;所述隔板設置在所述筒體的內部且位于所述入料口的下方,所述攪拌裝置設置在所述筒體內部且穿過所述隔板,所述攪拌裝置與所述動力傳動裝置聯動;所述霧化裝置設置在所述筒體內部且位于所述隔板的上方。其中,隔板設置的數量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調整,圖1中示出了三層隔板,包括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三隔板按從上到下的順序設置在所述筒體的內部。通孔為柵欄孔。動力傳動裝置用于帶動攪拌裝置,從而攪拌礦漿,具體可以包括電機和減速器;所述攪拌裝置通過所述減速器與所述電機的輸出軸聯動。攪拌裝置包括攪拌軸和一個以上葉輪組;各個所述葉輪組由上到下設置在所述攪拌軸上;每個所述葉輪組包括多個葉輪,各個所述葉輪呈發散狀設置在所述攪拌軸周向。霧化裝置用于向礦漿內注入浮選藥劑,具體可以包括外環管、內環管、輸藥管道、輸氣管道和連接件;所述外環管與所述內環管通過連接件固定連接;所述內環管分別連通一個進氣口和多個出氣口 ;所述進氣口與所述輸氣管道密封連通;所述外環管分別連通一個進藥口和多個噴嘴,所述進藥口與所述輸藥管道密封連通;所述內環管連通的所述出氣口與所述噴嘴——對應;所述出氣口連通到對應的所述噴嘴的進氣通道。以設置三層隔板為例,將筒體內部由上到下劃分為四個區域第一區域,第一隔板以上區域;第二區域,第一隔板與第二隔板之間區域;第三區域,第二隔板與第三隔板之間區域;第四區域,第三隔板與筒體之間區域;本技術提供的礦漿改質機的工作過程為在浮選入料前,煤泥水礦漿沿切線入料口進入筒體并和高效霧化的捕收劑進行強制調漿混合,經后彎葉輪進行逐級的分散、混合、擦洗、剪切改質和充分攪拌、接觸,(I)在浮選入料前,將需要處理的礦漿沿切線入料口進入筒體的第一區域,同時,啟動霧化裝置和攪拌裝置;通過霧化裝置向礦漿注入浮選藥劑,在攪拌裝置的攪拌作用下,礦漿與高效霧化的浮選藥劑進行強制調漿混合,經后彎葉輪進行分散、混合、擦洗、剪切改質和充分攪拌、接觸,得到初級礦漿;礦漿通過入料口沿筒體切向設置進入,在高剪切條件下,對礦漿中煤粒表面產生擦洗作用,以去除煤顆粒表面氧化層或表面的高灰細泥,改善礦物顆粒的潤濕性,形成新鮮表面,從而實現藥劑與煤顆粒高效親和,便于浮選藥劑的吸附,同時也有利于浮選藥劑更好地與礦漿混合分散,提高可浮選性。(2)初級礦漿通過第一隔板的柵欄孔向下滲入第二區域;在第二區域中,攪拌裝置繼續攪拌初級礦漿,使礦漿與浮選藥劑進一步充分接觸混合,得到二級礦漿;(3) 二級礦漿通過第二隔板的柵欄孔向下滲入第三區域;在第三區域中,攪拌裝置繼續攪拌二級礦漿,使礦漿與浮選藥劑進一步充分接觸混合,得到三級礦漿;(4)三級礦漿通過第三隔板的柵欄孔向下滲入第四區域;在第四區域中,通過出料口排出與浮選藥劑充分混合接觸的礦漿。上述通過多段混合高效調漿改質,可使礦漿充分礦化,實現礦漿與藥劑高剪切強制混合,達到提聞浮選效率和提聞設備處理能力的目的。綜上所述,本技術提供的礦漿改質機,具有以下優點(I)結構簡單,便于加工制造與操作維護,生產效率高,性能穩定,安全可靠,不污染環境。(2)浮選前多段強制混合高效調漿改質與礦化,保證和提高了精煤回收率和質量,縮短了浮出時間,降低了浮選藥劑耗量,與傳統的礦漿預處理器相比,技術處理能力大,抗煤質波動能力強,功耗低,浮選效果十分顯著,精煤回收率可提高5% 10%以上,藥劑用量減少30%。(3)應用范圍廣,可以用于工業煉焦煤、無煙煤及高灰高硫難選煤泥的分選,同時也可以用于金屬礦、非金屬礦等礦物的浮選強制調漿混合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礦漿改質機,其特征在于,包括:筒體、入料口、出料口、攪拌裝置、動力傳動裝置、霧化裝置和一個以上開設有通孔的隔板;所述入料口設置在所述筒體的上端,所述出料口設置在所述筒體的底端;所述隔板設置在所述筒體的內部且位于所述入料口的下方,所述攪拌裝置設置在所述筒體內部且穿過所述隔板,所述攪拌裝置與所述動力傳動裝置聯動;所述霧化裝置設置在所述筒體內部且位于所述隔板的上方。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礦漿改質機,其特征在于,包括筒體、入料口、出料口、攪拌裝置、動力傳動裝置、霧化裝置和一個以上開設有通孔的隔板;所述入料口設置在所述筒體的上端,所述出料口設置在所述筒體的底端;所述隔板設置在所述筒體的內部且位于所述入料口的下方,所述攪拌裝置設置在所述筒體內部且穿過所述隔板,所述攪拌裝置與所述動力傳動裝置聯動;所述霧化裝置設置在所述筒體內部且位于所述隔板的上方。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漿改質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設置數量為三層,包括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三隔板按從上到下的順序設置在所述筒體的內部。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漿改質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為柵欄孔。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漿改質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傳動裝置包括電機和減速器;所述攪拌...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屈飛,梁照民,鄒云霞,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三礦通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