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插拔銷裝置及具有該裝置的工程機械,其中該插拔銷裝置包括固定支座、手柄、第一連桿、轉動杠桿、第二連桿,其中,手柄與第一連桿的第一端鉸接;第一連桿的第二端與轉動杠桿的第一端鉸接;轉動杠桿的第二端與第二連桿的第一端鉸接;第二連桿的第二端連接至銷軸;手柄鉸接設置在固定支座上,并能夠通過鉸接處繞固定支座轉動;轉動杠桿設置有鉸接固定點,并繞鉸接固定點轉動,鉸接固定點與第一連桿和/或第二連桿不共線設置。本實用能夠利用杠桿原理和連桿機構能夠實現遠距離操作插拔銷軸的動作,方便操作人員在空間或操作距離受限的條件下插拔銷軸,避免某些情況下造成人身傷害的風險,并且操作方便、結構簡單可靠。(*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工程機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插拔銷裝置及具有該裝置的工程機械。
技術介紹
隨著起重機向大噸位方向的發展,其結構形式日趨復雜,為了方便運輸以及道路要求,必須將龐大的整機拆解為多個部分,而這些部件之間大多是通過銷軸連接的。目前除了很少一部分銷軸實現了自拆裝,絕大多數銷軸要依靠操作人員手工去插拔銷,在插拔這些銷軸時,操作人員面臨的困難是有些銷軸所處的位置空間非常狹窄或者遠離操作平臺,不方便或者很難接近并且實現插拔銷,有時甚至有造成人身傷害的風險。因此設計一款能夠實現“遠程”插拔銷的裝置十分有必要。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技術提出一種插拔銷裝置及具有該裝置的工程機械,該插拔銷裝置利用杠桿原理和連接桿機構能夠實現遠距離操作插拔銷軸的動作,使插拔銷不再受銷軸所處空間狹窄空間或位置遠離操作平臺的限制,并避免某些情況下造成人身傷害的風險。一方面,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插拔銷裝置,包括固定支座、手柄、第一連桿、轉動杠桿、第二連桿,其中,所述手柄與第一連桿的第一端鉸接;所述第一連桿的第二端與所述轉動杠桿的第一端鉸接;所述轉動杠桿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連桿的第一端鉸接;所述第二連桿的第二端連接至銷軸;所述手柄鉸接設置在所述固定支座上,并能夠通過鉸接處繞所述固定支座轉動;所述轉動杠桿設置有鉸接固定點,并繞所述鉸接固定點轉動,所述鉸接固定點與所述第一連桿和/或所述第二連桿不共線設置。進一步地,所述插拔銷裝置還包括鎖定銷,所述固定支座開設有與所述鎖定銷配合的第一鎖定銷孔,所述第一鎖定銷孔的位置如下設置所述第一鎖定銷孔靠近所述手柄與所述固定支座的鉸接處,使得與所述第一鎖定銷孔配合的鎖定銷能夠限制所述手柄繞所述固定支座轉動。進一步地,所述手柄上設置有與所述鎖定銷配合的第二鎖定銷孔,所述第二鎖定銷孔的位置如下設置所述手柄轉動至預定位置時,所述第二鎖定銷孔與所述第一鎖定銷孔對應,由所述鎖定銷固定所述手柄。進一步地,所述手柄包括用于操作的操作桿和用于牽引所述第一連桿的牽引部件,其中,所述牽引部件包括與所述操作桿連接的第一端部,與所述第一連桿連接的第二端部,以及與所述固定支座鉸接的第三端部;所述第三端部位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間。進一步地,所述操作桿和所述牽引部件的第一端部鉸接,所述操作桿能夠通過鉸接處繞所述牽引部件轉動,且所述操作桿繞所述牽引部件轉動的方向與所述手柄繞所述固定支座的轉動方向不相同。進一步地,所述操作桿繞所述牽引部件轉動的方向與所述手柄繞所述固定支座轉動的方向垂直。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鎖定銷孔設置在所述手柄的所述牽引部件上。進一步地,所述轉動杠桿為折線形,所述轉動杠桿的鉸接固定點位于折線的折點處。進一步地,所述插拔銷裝置還包括用于驅動所述銷軸復位的復位裝置,所述復位裝置具有固定設置的固定端和與所述銷軸連接的自由端。本技術的另一方面還提供了一種工程機械,設置有如上所述的插拔銷裝置,其中,所述固定支座和所述轉動杠桿的鉸接固定點均設置在所述工程機械上。本技術的插拔銷裝置,一方面能夠利用杠桿原理和連桿機構能夠實現遠距離操作插拔銷軸的動作,方便操作人員在空間或操作距離受限的條件下插拔銷軸,并避免某些情況下造成人身傷害的風險;另一方面本技術的插拔銷裝置將銷軸的插拔動作轉換為操縱手柄的掰動,操作方便、結構簡單可靠、成本低廉。附圖說明構成本技術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技術的進一步理解,本技術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技術,并不構成對本技術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1為本技術的一種插拔銷裝置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的插拔銷裝置實施例的另一工作狀態的示意圖;圖3為圖1所示的插拔銷裝置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1所示的插拔銷裝置實施例的另一視角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技術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技術。本技術針對現有的插拔銷裝置的缺陷,提出一種可“遠程”操作的插拔銷裝置,其結構利用杠桿原理和機械連桿機構,實現遠距離插拔銷軸的目的。下面附圖,對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1所示,本技術提供一種插拔銷裝置實施例,包括固定支座1、手柄2、第一連桿3、轉動杠桿4、第二連桿5,其中,手柄2與第一連桿3的第一端鉸接;第一連桿3的第二端與轉動杠桿4的第一端鉸接;轉動杠桿4的第二端與第二連桿5的第一端鉸接;第二連桿5的第二端連接至銷軸;手柄2鉸接設置在固定支座I上,并能夠通過鉸接處繞固定支座I轉動;轉動杠桿4包括鉸接固定點,并繞鉸接固定點轉動,該鉸接固定點與第一連桿3和/或第二連桿5不共線設置。本技術的插拔銷裝置的手柄2的動作,可以帶動第一連桿3運動,第一連桿3進一步地帶動與其連接的轉動杠桿4,第一連桿3通過轉動杠桿4與第二連桿5鉸接,進而帶動第二連桿5,第二連桿5用于鉸接銷軸7,最終實現插拔銷軸。第一連桿3和第二連桿5可以根據設計需求選擇長度,固定支座I和轉動杠桿4的設置位置可以調整,從而,本技術的插拔銷裝置一方面能夠利用杠桿原理和連桿機構能夠實現遠距離操作插拔銷軸的動作,方便操作人員在空間或操作距離受限的條件下插拔銷軸,并避免某些情況下造成人身傷害的風險;另一方面本技術的插拔銷裝置將銷軸的插拔動作轉換為操縱手柄的掰動,操作方便、結構簡單可靠、成本低廉。針對上述實施例需要說明的是,其中所述的轉動杠桿4的鉸接固定點與第一連桿3和/或第二連桿5不共線設置,是指雖然轉動杠桿4鉸接固定點相對于工程機械的設置的位置可調,但是為了保證第一連桿3能夠通過帶動轉動杠桿4,進而帶動第二連桿5運動,需要保證鉸接固定的位置點不同時與第一連桿3和第二連桿5的延長線上,避免出現死點。操作人員向右拉動或掰動手柄2,進而拔出銷軸7,為防止操作人員誤操作,造成不必要的操作事故,還可以在該實施例的基礎上,該插拔銷裝置還可以優選包括鎖定銷6,固定支座I開設有與鎖定銷6配合的第一鎖定銷孔,第一鎖定銷孔的位置按如下方式設置第一鎖定銷孔靠近手柄2與固定支座I的鉸接處,使得與第一鎖定銷孔配合的鎖定銷6能夠限制所述手柄2繞固定支座I轉動。參照圖1,第一鎖定銷孔設置在手柄2與固定支座I鉸接處的右側,插入在第一鎖定銷孔中的鎖定銷6頂靠住手柄2,使得手柄2無法向右轉動,即限制了操作人員向右掰動手柄,防止操作人員因為誤操作或其他無意間的動作導致手柄2轉動,拔出銷軸7,避免引發不必要的故障或事故。進一步地,如圖2所示,在手柄2向右掰動至水平位置,拔出銷軸7時,也需要有相應的結構限制操作人員因誤操作導致手柄回轉至初始豎直位置,導致銷軸7回到初始位置,上述實施例中的手柄2上也可以設置與鎖定銷6配合的第二鎖定銷孔,該第二鎖定銷孔的位置按如下方式設置手柄I轉動至預定位置時,第二鎖定銷孔與第一鎖定銷孔對應,由鎖定銷6固定手柄2。再次參見圖1,第二鎖定銷孔可以設置在手柄2與固定支座I鉸接處的上方,待手柄2向右轉動到水平位置,完全拔出銷軸7時,第二鎖定銷孔剛好與固定支座I上的第一鎖定銷孔重合,插入鎖定銷6,鎖定手柄2與固定支座1,防止因為誤操作或其他無意間的動作導致手柄2轉動。基于上述實施例的設計構思,本實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插拔銷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座(1)、手柄(2)、第一連桿(3)、轉動杠桿(4)、第二連桿(5),其中,所述手柄(2)與第一連桿(3)的第一端鉸接;所述第一連桿(3)的第二端與所述轉動杠桿(4)的第一端鉸接;所述轉動杠桿(4)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連桿(5)的第一端鉸接;所述第二連桿(5)的第二端連接至銷軸;所述手柄(2)鉸接設置在所述固定支座(1)上,并能夠通過鉸接處繞所述固定支座(1)轉動;所述轉動杠桿(4)設置有鉸接固定點,并繞所述鉸接固定點轉動,所述鉸接固定點與所述第一連桿(3)和/或所述第二連桿(5)不共線設置。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陸進添,劉會敏,劉木南,
申請(專利權)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